工程管理规定 1、项目经理部接到下达的施工任务分配单时起就是施工任务的开始。从一开始就应按管理程序的要求实施。所有收发文要进行登记,特别是设计文件、图纸,分项目经理部领回后,应做好领取或借阅登记,在工程竣工后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防止设计文件、图纸散失。 2、设计文件、图纸是施工生产的根本依据,项目经理要组织技术人员全面学习、熟悉、审核设计文件、图纸,掌握工程内容、设计意图、工程特点,以及工程中的特殊要求,并参加设计内部预审/会审。 3、核对设计预算、修正概算,有无差错和遗漏。 4、派人员进行现场勘察,了解施工现场准备情况(如施工许可、劳力计划、材料分屯等)。落实机房位置、机房出入制度、施工条件、交通情况,核对设计文件与现场实际是否相符,光缆是否引入、是否成端。同时,核对设计所列设备、材料的品种、数量、规格和到货情况,掌握能否满足施工。特别是设计中的关键部位、特殊路由以及其它工程及原有设备的连接处,是否与实际相符,发现问题后,及时提出,并以书面形式报相关部门,求得解决;需要变更设计的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变更手续,同时要积极主动创造条件尽早施工。 5、按我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要求.根据现场勘查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施工的指导性文件,要有详细的劳力分析,核定的工程量,进度安排,机具、仪表、车辆的配备,辅助材料计划以及要制定技术组织措施、安全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 6、落实工程所需的人员、车辆、机具仪表,组织所有施工人员,召开动员大会,明确任务和目标。同时做好关键工序技术的工前培训,确保工程质量。 7、按工程需要准备好各种表格(竣工表格、监理表格、贯标表格、记录报表等)。 8、与建设单位联系落实施工条件及工程随工人员,协调业主代表、监理单位和设备厂家,以保证工程顺利开工。 9、根据现场摸底情况及沟通情况,合理调整施工方案,调配施工资源,编制阶段作业计划,并给各队(组)下达任务要求。 10、施工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工程技术、安全交底,明确组织分工、任务要求、工序交叉衔接,特殊质量标准要求及安全事项。按队(组)分发、领用施工图纸,做好领用登记,明确责任,完工交回。 11、开工之日填报开工报告,并分别报送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 12、从开工之日起,按分项目经理部规定做好各项原始记录,应按监理规划报送相应的报表。现场施工管理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进行全面的指挥、协调和控制。施工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履行合同。 . 2.5施工管理流程 根据招标文件及本工程的特征,为了缩短建设周期,本工程项目的进度,将项目组成部分分解为更小、更易于管理工序单元,以便进行管理和控制。 将施工过程分为5个管理流程分别是: →工程实施前期准备阶段 | | | | | 工程施工合同签订(条款、工作界面、施工价格、初步计划) | | | | | | |
→工程实施阶段 | | | | | 包括工程实施计划,工程分工界面,技术文档,管理要求、施工前期条件检查等 | | | | | | | | | | | | | | | |
→验收阶段 | | | | | 核对竣工文件和设备安装情况是否一致,确认工余料是否清理完成,确认各类测试数据是否满足要求 | | | | | | 积极主动配合各相关人员进行测试检查,对存在问题做认真记录 |
→工程收尾阶段 | | | | | 项目概况、实施情况、项目成果(生产能力情况)、需改进或值得推广的经验 | | | 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清理,并及时将整改情况上报甲方 | | | |
→保修阶段 | | | | | 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试运行期间和保修期间的施工方责任问题无条件免费保修 ┃ | | |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配合建设单位进行处理抢修和治理,对于抢修,无偿积极配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