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建议 --仅供参考 政治: 1. 参考书籍,我用的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也买了肖秀荣的《1000题》和《命题人讲真题(各年的真题)》,《精讲精练》这本书感觉还好,就是开始看的时候一个是马原这块看不懂啊,第二个是看了完全记不住,我想对于刚开始接触政治的同学来说都差不多吧,因此我觉得这种时候视频教程就有很大的作用,我拷贝给你的徐之明的马原视频是我觉得对于初次接触马原的同学最好的视频,里面对于一些名词,知识点有很详细的解释,这在所有的书籍里都不会有的,不过这视频他只讲重点考察的知识点,不过我听完它的视频后感觉帮助很大。对于《1000题》可以看一章《精讲精练》再做一章。 2. 关注肖秀荣的新浪微博里面有视频会每隔一段时间更新,挺不错的,有关政治的相关知识也会有更新,而且里面的知识点也挺好的。 3. 背诵的书籍,我前期用的是风中劲草(其实叫思想政治理论,不过大家都习惯称风中劲草)(杨杰主编),由于背的较晚,后来知道完全背不下来就放弃了,到了后面肖秀荣出了《命题人考点预测》,这本较风中劲草来说更加精练,内容也少,所以就开始背这本书了,这也是我失败的地方,所以我的建议是要么风中劲草这本书一出来(大约在十月份)就买,每天按计划背诵,如果拖到后面的话,就直接等到肖秀荣的《命题人考点预测》吧。到了后期自然是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八套卷由于没时间就没做,只做了些选择题,来重点说下四套卷这是必背的,而且要背的很熟,每年都会压到题,大题的知识点有可能会出在选择题中,15年就有两三个选择题是大题里面的知识点。所以四套卷一出来就要马上背,直到考试前,我在这方面也没做好,考前一周我才开始背,虽然背的效率也还高,可也只背了一遍多,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不背上个三遍以上是不可能记住的。还有一个《形势与政策》,也是到后期买来背的 总结:政治自然是以背为主了,不过关于以上提到的背诵的书籍,要想真正记住都是要背多遍的,我就没有很好做到这点,所以考前最怕的就是政治了,心底完全没底,还好选择题做的比较好,50分的选择题差不多拿了将近40分,因此选择题很关键,大题我倒觉得大家都拉不了太大的分值,我大题完全是在胡说八道,想到什么写什么,反正尽量填满,幸运的是50分中还让我得了20来分。 英语: 1. 单词:单词是要坚持不懈的背,我在这方面做的很失败,前两三个月还很认真的背,到后来觉得没啥效果就没坚持背,因此考试前也是很没底的,其实前期就算没啥效果慢慢的到后面效果就出来了,坚持背的话到后期就会突然感觉单词似乎都记住了,这点要切记。 作文:你基础不好,作文方面就要想办法不要失太多的分,作文还是可以拿到些分的,买一本作文背诵(至于什么书好可以自己多问问,多查查),把模板背下来,最好能总结出自己的模板那就非常好了,我的作文也没背好,所以结果是:单词也不会写,句子也是乱写的,作文方面得的分是可想而知了。作文也要背多遍的才能记住,至少提前一个月背,晚了就背不下来了,平时能多练练手也很关键。 2. 英语的复习我只做了真题,其他的题都没做过,我觉得把真题搞透了,考试时也就有资本了,怎么才叫“透”呢,真题里所有的单词都认识,所有的句子都知道什么意思,文章都理解,其实真能达到这个水平的话,应对考试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但这也是比较难的,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人不多,这也是得复习多遍的,看你复习的效果了。至于其他的资料题之类的就不要太花什么时间了,只作为辅助的有针对性的看下就行了。 3. 资料:张剑的黄皮书,即历年真题。 数学: 数学我其实是没什么可说的,虽然考前对数学期望能很高,也是比较有信心的一科,花的时间最长可得到的效果却不成比例,结果却不甚满意啊,我想了有以下原因 第一:真题没有真正做透,真题好像只做了一遍多点,虽然感觉题目都不难,可只做了一遍是吃不透的,我有一个同学,复习全书也没看,其他的复习资料也没怎么看,就把真题做了五六遍,考前他还害怕数学,没想到结果出来竟然考了将近130,可见真题的重要性,当然这可不能误以为只做真题就可以,数学还是得多做的,只是真题尤为重要罢了。 第二:盲目的吸取他人的经验,因为听上届的学长学姐说把复习全书做上三遍包考高分,因此当时很注重复习全书的复习的次数,把大量时间用来做复习全书,想把复习全书吃透其实是绝对正确的做法,因为根据各届学长学姐的经验都证明复习全书的实用性,但太过于关注做的遍数,而忽视了其他的,就走偏了,我就走偏了,这点切记。 总结:数学的资料我用的是《660题》,《复习全书》及《历年真题》,《660题》对于练习选择填空题还是很不错的资料,《复习全书》就不多说了,很多人都知道它的价值,个人觉得真题的难度不会超过全书的难度,真正把《复习全书》弄通,再加上《历年真题》的细细琢磨,数学的成绩决差不了! 专业课: 专业课当然主要讲的是怎么获取资料了,我获取资料的途径有加QQ、贴吧、论坛及专门卖专业书籍的网站和其他的考研相关网站,其实如果能联系上本科已考上相关院校的学长学姐那是最好的了(有很多同学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资料的),那资料什么的都能很快的获取了。可我在自己的本科院校却没有找到考上中大的学长学姐。所以只能大海捞针似的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到了后期加了个中山大学在校研究生创的QQ群,里面的师兄对加群的师弟师妹们很帮助,有什么问题都很耐心的回答而且还为我们推荐去哪买资料,这类资料的含金量是很高的,到了复试阶段甚至为我们从各大论坛里整理复试资料发给我们,这个帮助真是太大了,没有这些资料,我复试是不可能晋级的。不过能加到这样的QQ群只能靠拼人品了,因为我也加了很多相关QQ群,要末直接私聊拿钱购买,要么就是专门卖专业书籍的网站相关人员创建用来宣传其买的资料,而且群里面还会有卧底,伪装成考生,说自己在相关网站买的资料很好用怎么怎么的,我就被坑了,花了好多钱不说,买的资料也没什么含金量还错误一大堆。还有就是自己要学会怎么去逛贴吧,逛论坛,由于论坛、贴吧是不断更新的,因此有好资料要及时收藏最好能下载,这是很重要的。最后要说的是,初试的真题一般在目标院校的官网上都有下载,但没答案,不过也有一些院校的官网做的很差,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都没有,真是悲哀。 考研常用网站及贴吧: 1. 中国研究生招生网:这是最重要的网站了,因为考研前期报名及后期调剂什么的都得在这个网站上进行。 2. 贴吧:考研吧,这个贴吧也是很不错的,里面会有很多学长学姐的考研经验贴很值得借鉴,也会有好心的师兄师姐发资料红包。 3. 论坛:考研论坛,我当时还不懂得利用论坛,很失败,不过论坛的资料很多的,而且都是免费的。 4. 还有就是现在微信用的很多了,如果选定了目标院校可以关注目标院校的公共号,即目标院校的新浪微博,可以及时了解该院校的考研动向。 5. 目标院校的研究生官网也是要时刻关注的。有些学校每个学院里都会有自己的官网,相关信息动态都会在该学院官网更新,里面会有往届录取的名单及分数,这才真正的有参考价值,不过这也是时刻更新的,过一段时间可能就没有了,我到后期才知道这个事,前期只知道逛目标院校的研究生官网,不过也有很多学校在这方面做得很垃圾,官网没官网的样子,一点价值都没有。中山大学在这方面做得还是很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