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VoIP市场并非完全停滞不前。在网络通信的三个组成部分中,PC to PC和Phone to Phone方式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没有明显的政策障碍。业内最看好但监管政策不明朗的则是PC to Phone 市场。
根据调查公司iResearch的数据,2004 年中国使用PC to PC 方式的VoIP 用户规模已达1900 万个,Phone to Phone的VoIP 用户规模更是达到了2900 万个。PC to PC 方式属于免费的市场,虽然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却没有可观的收入,而Phone to Phone的VoIP 市场从收入上来看已经非常成熟了。
iResearch的数据还显示,2002 年来自电信运营商IP 电话(Phone to Phone)的收入达到230 亿元,2004 年这一数字增加到了320 亿元,预计今后来自Phone to Phone的VoIP 收入还将继续增长,2008 年达到1000 亿元。
实际上,除传统电信运营商之外的众多公司已经进入这一市场,并且成绩不菲。“263在北京地区Phone to Phone的VoIP 收入实际上比很多传统运营商都大,而这部分收入也是目前263最大的收入。”李小龙表示。
不过在Phone to Phone模式中,263这样的公司只能充当传统电信运营商的渠道,出售完全由运营商提供的产品,这使得263们处于价值链中的不利位置。“在Phone to Phone模式中我们只是打工仔,而在PC to PC和PC to Phone模式中我们有了自己的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李小龙更看重基础话音之外的增值服务。
一直以来,最有潜力的PC to Phone领域没有获得真正的发展。根据iResearch的数据,2004年国内PC to Phone 的VoIP 用户仅有60 万个,VoIP 市场来自PC to Phone 的收入也仅有200 万元。
然而,这一市场的需求已经不可阻挡。iResearch预计2005 年中国VoIP 市场来自PC to Phone 的收入将会有很大的提高,达到1 亿元。尽管“地下运营商”们为这个庞大的数字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真正的破冰将来自于众多正规公司和资本的大规模进入。
8月初,263高调宣布进军网络通信领域,并将其定位为最核心的业务。虽然263目前只运营PC to PC业务,但没有盈利模式的PC to PC并不能满足核心业务的收益需求。嗅觉敏锐的李小龙显然在为263的PC to Phone业务作准备。
总部位于北京的尚阳科技的作为则更让人确信这一市场即将迎来新的转机。在9月初的互联网大会上,尚阳科技租用了现场最大的展位,向参会者讲解自己的UUphone产品。据介绍,通过这款类似于Skype的网络通信产品,用户可以实现PC to Phone的通话,包括向固定电话、手机和小灵通的呼叫。该公司甚至还可以出租给用户一个特殊的号码前缀,实现电话向电脑的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