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491|回复: 0
打印

VoLTE技术白皮书 [复制链接]

军衔等级:

  上等兵

注册:2015-11-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24 19:47: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前言
结合产业和市场发展,中国移动发布近两年面向 VoLTE 的 TD-LTE
网络发展技术要求,涵盖 TD-LTE 网络建设、终端、业务、用户发展
等方面所需的端到端主要技术要求1,旨在高效推进 TD-LTE 产业端到
端设备开发以更好的契合中国移动 TD-LTE 发展需求。
本白皮书主要针对 2013 年至 2014 年的技术要求,产业需提前考
虑相关功能推出的测试验证时间。
2.发展愿景
中国移动 TD-LTE 网络发展将遵循以下四点原则:
- 坚持 TDD 与 FDD 融合发展:标准、产品、产业、网络运营的全
面融合;
- 坚持 TDD 与 FDD 同步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同时推出;
- 打造一流的网络性能:充分发挥 TDD 优势,确保网络竞争力;
- 采用开放的标准方案:坚持接口开放,保证互联互通,营造健
康生态环境;
为满足中国移动 VoLTE 语音业务需求,中国移动希望通过整个产
业链的推动实现如下四个目标:
- VoLTE 成为全球语音主流方案:与全球运营商合作,逐渐将
VoLTE 演进为全球运营商语音及语音漫游的主流方案;
1 不作为采购承诺
本文档仅用于通信从业者学习交流
6
- VoLTE 提供高质量音视频业务体验:支持高清语音、高清视频,
采用 eSRVCC 支持语音业务连续性,与融合通信结合,提供更
为丰富的业务体验;
- 全球漫游能力:FDD 和 TDD 协同发展,全球运营商共同推动
VoLTE 国际漫游网络建设,实现真正的全球无缝漫游;
- 2014 年中端到端设备具备商用能力
3.面向 VoLTE 的 TD-LTE 相关要求
3.1 概述
目前中国移动 TD-LTE 端到端设备已要求遵循 3GPP R9 版本。2014
年,TD-LTE 端到端设备、IMS 网络设备主要遵循 3GPP R10 版本。
中国移动 TD-LTE 语音解决方案以 VoLTE 为主,同时兼顾 CSFB,
双待机作为一种终端形态将长期存在。其中 VoLTE 由 IMS 网络实现呼
叫控制,通过 PCC 架构提供端到端的 QoS 保障。在移动到没有 TD-LTE
覆盖时,采用切换至 GSM 的方案实现语音业务连续性,切换方案主要
采用 3GPP R10 的 eSRVCC 功能。
本白皮书涵盖了 VoLTE 和数据业务的端到端相关要求。
3.2 无线网络方面
3.2.1 多频段组网
中国移动拥有多段 TD-LTE 频谱,需多频段间协作保障网络容量和
性能。
1 、 使 用 频 段 : 中 国 移 动 TD-LTE 网 络 主 要 部 署 频 段 为
B39(1880-1915MHz)、B40(2320-2370MHz)、B412(2575-2635 MHz)。
其中,
 B39、B40、B41 将同期引入;
 B39 用于全网覆盖, 要求设备支持 35MHz 带宽;
 B41 用于全网覆盖, 要求设备支持 60MHz 带宽;
 B40 仅用于室内覆盖,要求支持 50MHz 带宽。
2、相关配置:
 带宽:支持 5MHz、10MHz、15MHz、20MHz 带宽灵活配置,以充
分利用频谱资源;
 时隙:B39、B40和B41频段支持时隙配置为3DL:1UL和2DL:2UL,
特殊时隙配置为 10:2:2 和 3:9:2;B39 频段还需考虑与 TD-S
系统邻频共存时的 6:6:2 等特殊时隙优化方案;
 同步:
- 为避免 TDD 系统间的上下行时隙干扰,B39 频段设备需支
持与 TD-SCDMA 系统上下行转换点对齐;
2 B38(2575-2615MHz)和 B41(2575-2635MHz)存在频率重叠,B41 频率范围为预判 14 年政府可能分配的频率
本文档仅用于通信从业者学习交流
8
- 为减少终端的异频段间测量时间,TD-LTE 全网支持同步,
即 B39/40/41 帧头同步;
3、相关功能:
 支持同/异时隙配置下异频段间的测量和移动性过程;
 要求不同厂家设备间基于开放的 X2 接口互通信息,同时支持
异厂商设备间(含 B39 和 B41 频段间、宏微基站间)的负载均
衡;
 为兼顾 B38 和 B41 的终端均能正常接入,网络设备需在广播消
息中增加多频段指示信息,B38 终端及 B41 终端均应能正确解
读;
3.2.2 连续及深度覆盖
主要采用宏基站实现室外覆盖,部分区域可根据不同部署场景选
择采用微站(可集成天线)或微微站(含企业级、家庭级)、中继站
(如 Relay 等)多样化站型进行补充覆盖。
1、室外覆盖: 由于 8 通道宏站设备在覆盖和网络性能方面具有
优势,室外以 8 通道设备为主;为进一步增强深度覆盖能力,在已应
用微站的基础上,为降低覆盖建设难度,可采用中继站等进行覆盖。
2、室内覆盖:可采取多种覆盖方式解决室内深度覆盖问题,如室
分系统、微微站、中继站等。为减少室内切换及干扰,要求设备具备
小区合并功能;为减少部分室内场景工程建设的复杂度,要求设备具
备支持 BBU 和 RRU 间接口的级联功能。此外,室分器件及天线需支持
本文档仅用于通信从业者学习交流
9
到 2.6GHz 频段,室分天线宜采用室内双极化天线。
为保证 TD-LTE 覆盖尤其是室外站覆盖室内效果,需通过引入公共
导频功率增强、下行控制信道链路自适应等算法增强覆盖。
3.2.3 基站建设
设备应支持共站建设和新建基站两种方式;应遵循开放的 BBU 和
RRU 间接口,应支持系统间干扰的规避方案;且应具备集中化部署能
力。
1、共站方式,分为新引入设备和现网设备升级两种方案,均要
求具备与现网系统共传输、共 GPS、共天线、共机房电源的能力,以
有效利用现有站址资源。
对于现网设备升级方案,要求现有网络具备可升级能力,针对不
同场景选择适合的天线设备。
 现有网络设备升级:对于 3G 而言,主要通过新增 BBU 板卡、软
件升级 RRU 实现 TD-SCDMA/TD-LTE 双模同时工作,要求 BBU 具
备共平台板卡混插能力,RRU 支持室内 B40 频段 50MHz 双模能
力、室外 B39 频段 35MHz 以上双模能力。为减少 BBU 和 RRU 间
接口光纤数量,要求双模设备通过接口压缩技术降低带宽需求。
对于 2G 而言,采取共用机框、传输和电源等方案。
 天线设备:需根据新建、共站独立天馈、共站共天馈等不同场
景建设需求,选取宽频、高增益、集束接口、内置合路器、独
立电调等适宜天线方案降低天线施工难度、提高天线性能。
本文档仅用于通信从业者学习交流
10
2、系统间干扰规避: B39 频段需考虑与 LTE FDD、GSM1800、CDMA
等系统的干扰,重点考虑 1850~1880MHz 频段 LTE FDD 或 GSM1800 的
阻塞干扰风险,因此要求 B39 频段设备满足阻塞指标要求为:在 5MHz
过渡带以外可承受功率为-5dBm、带宽为 5MHz 的干扰信号。
3、新型部署方案:为降低基站部署成本和节省站址资源,可采用
集中化部署。集中化部署方式主要采用 C-RAN 方案,要求 BBU 至少支
持 18 个 8 通道 RRU 或 36 个 2 通道 RRU 的集中处理,并尽量采取 Ir
压缩等相关技术降低光纤使用量。
3.2.4 网络性能
TD-LTE 网络应达到基本性能要求,并可通过增强型传输技术和增
强型干扰抑制技术实现网络性能提升。
1、基本网络性能要求:
 20MHz 带宽,2DL:2UL 配置下,峰值速率可达 80Mbps/20Mbps;
3DL:1UL 配置下,峰值速率可达 110Mbps/10Mbps;
 单小区最大在线用户数可达到 200 个以上;
2、增强网络性能要求:
通过多天线增强(包含上行多用户复用,下行双流波束赋形,
及下行多用户波束赋形等)、载波聚合(含 40MHz 带宽 B40、B41
频段内载波聚合和 B39、B41 频段间载波聚合)、上行 SU-MIMO、
CoMP 等技术,进一步提升网络性能。增强性能应达到:
 40MHz 带宽,2DL:2UL 配置下,峰值速率可达 160Mbps/80Mbps;
本文档仅用于通信从业者学习交流
11
3DL:1UL 配置下,峰值速率可达 220Mbps/40Mbps;
 单小区最大在线用户数可增强到 400 个以上;
3.2.5 语音及数据业务互操作
1、VoLTE 方案: eNodeB 应支持语音、视频业务的承载组合;为
提升 VoLTE 业务质量,eNodeB 应支持包头压缩 RoHC、半持续调度 SPS、
TTI bundling 和 eSRVCC 等无线优化方案。
2、数据业务互操作:为了充分利用已有网络覆盖优势,TD-LTE
采用与 2G/3G 系统间数据业务互操作方案保障用户数据业务的连续
性。
3.2.6 TDD 和 FDD 融合组网
TD-LTE 设备在与 FDD 同步发展的基础上,具备融合组网的能力,
以保证在 FDD/TDD LTE 共同覆盖区域充分发挥 TDD 和 FDD 的优势,通
过 FDD 和 TDD 网络之间的协作提升用户业务体验,不低于同系统异频
段组网的性能水平。
 设备融合:为利用 LTE 产业规模,降低成本,基带设备支
持 TDD 和 FDD 软硬件融合,并可支持两制式的板卡混插同
时工作。
 网络协同:在 FDD/TDD 共同覆盖区域,支持基于信号强度、
链路质量及业务类型等的重选、切换和负载均衡。
 天馈融合:通过采用内置或外置合路器的宽频双通道天线,
本文档仅用于通信从业者学习交流
12
实现共天馈部署。
3.3 核心网方面
3.3.1 EPC 融合核心网
EPC 核心网逐步实现全融合核心网,支持 2G/3G/LTE 接入,支持
接入 IMS 和 eSRVCC 功能。
1、支持融合组网功能要求:
 EPC 设备应具备 2G/3G/LTE 融合核心网能力;
 EPC 及与 EPC 设备互操作的 SGSN 设备应支持 IPv6 及 IPv4v6
PDN 类型;
 支持 2G/3G/LTE 融合 PCC 架构;
 为提升用户体验,P-GW 应支持通用 APN 融合、重定向、智能
分流。
2、支持 VoLTE 功能要求:
 为支持 EPC 接入 IMS 实现 VoLTE,P-GW 应支持 P-CSCF 发现功
能,支持为 VoLTE 用户分配 IMS 入口点 P-CSCF 地址;
 为支持 eSRVCC,MME 应支持 Sv 接口及 eSRVCC 空口切换控制;
 PCRF 通过 Rx 接口与 IMS 及业务平台互通,通过端到端 QoS 机
制实现对 VoLTE 等业务的质量保障;
 SAE-GW 应支持 QCI=1 的专用承载建立。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7 13:37 , Processed in 0.20878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