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15-6-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3-24 18:27: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远端供电技术规范书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海南有限公司
2011年2月
一、
概述
本文件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海南有限公司远端供电产品招标文件的技术规范书,投标方必须对所有供货质量和服务质量负责,即:保证所有供货符合技术要求、服务质量要求、交货验收要求、价格规定要求。
投标方必须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每一款作出明确答复,应答方式为“满足”、“部分满足”、“不满足”,并给出详细的技术数据和指标。诸如“已知”、“理解”、“同意”、“明白”等答复视为无效回答。
投标方应详尽叙述该产品技术性能。生产厂商应具有完善的检测手段及相应的检测设备。
投标方以中文书面形式提供设备的全套技术文件及文件清单。技术文件内容要与提供的设备完全一致,因投标设备软硬件修改而导致文件的任何修改,厂商应提供修改或补充的印刷文件。所有的文件均应有简洁明了的名称和编号,所有图纸和图形符号等均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规范化。投标方应提供设备说明书、企业内部检测标准、通讯协议、主要部件、元器件的产地及技术资料、安装、维护和操作手册等。提供产品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
设备说明书包括设备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和指标、制造厂商的机组装配示意图、接线及控制原理图、外形尺寸和运行重量、设备可靠性指标及计算依据等。
安装、维护和操作手册包括安装手册、维护操作手册、人机命令手册、备品备件清单等。
投标方负责提供远端供电系统及所有附件的供应、运输、安装、开通、调试及通过招标方的验收直至交付使用、人员培训以及工程的保修,并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
本招标文件解释权属于招标方。
二、 招标设备
2.1招标的设备为端供电系统:近端模块、远端模块、防雷模块和复合线缆。
2.2招标的规格要求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容量
单位
数量
安装地点
1
近端模块
2
远端模块
3
防雷模块
4
复合线缆
三、 引用标准
1.《电信电源维护技术指标》;
2.YD/T1817-2008通信设备用直流远供电源系统
3.YD/T 944-2007  通信电源设备的防雷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4.GB/T 3873-19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5.GB 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6.YD/T 637-2006 通信用直流-直流变换设备
7.YD/T 950-1998 电信交换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8.GB/T 3805-2008  特低电压(ELV)限值
9.YD/T 1051-200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10.IEC60950-21 2002 《信息技术类设备安全要求 第21 部分:远供电源》
四、 选型依据
1.设备生产厂商必须通过ISO9000系列认证。
2.代理公司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正式授权代理证书。并采用符合ISO9000系列要求的质量管理系统。
3.对厂商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估。
4.根据选型技术要求,对设备进行的检查测试结果。
五、 技术要求
1.近端模块
(1) 具有DC/DC隔离升压功能;
(2) 输入电压:-48Vdc(-39Vdc~60Vdc)
(3) 输出电压:采用隔离升压技术,保证直流电压,输出对地处于悬浮状态;输出电压可根据传输距离和负载的大小进行调整,调整范围为:210V410V
(4)效率:≥90%
(5)稳压精度:不超过直流输出电压整定值的±1%。
6)均流误差:各模块输出电流在50%100%额定电流范围,均流误差≤±10%
7)源效应(电压调整率):不超过直流输出电压整定值的±0.2%
8)负载效应(电流调整率):不超过直流输出电压整定值的±0.5%
9)温度系数(1/℃):不超过直流输出电压整定值的±2%
10)瞬态特性:
总的瞬态恢复时间:<500μs
过冲幅度:负载电流为标称值的25%50%25%50%75%50%时,输出电压过冲幅度不超过标称值的±5%
11)杂音电压
12)峰-峰值杂音电压:≤200mV。
13)宽频带杂音电压(3.4KHz~30MHz):≤50mV
14)绝缘电阻:在正常大气压条件下,相对湿度为90%,试验电压为直流500V时,变换器主回路的直流输入与机壳、直流输出与机壳、直流输入与输出间的绝缘电阻均不低于5MΩ。
15)绝缘强度:
a. 在正常大气压条件下,相对湿度为90%,直流输入与机壳、直流输出与机壳、直流输入与输出间能承受DC500V的直流电压1min,无击穿、无飞弧现象,漏电流10mA
b. 控制电路对地能承受DC500V的直流电压1min,无击穿、无飞弧现象,漏电流10mA
c. 对地漏电流:≤3.5mA
(16) 具有输出过压保护功能,保护时间≤30 ms;具有输出过载保护功能,保护时间≤50 ms;具有输入过压、欠压保护功能;开路保护:当传输线路(正极或负极电缆)部分或全部被破坏时,为确保维护人员与设备安全,系统告警,切断高压输出,输出检测电压40V,保护时间≤50 ms 短路保护:当传输线路中,某处电缆的正极与负极短接时,为了保证设备和线路的安全,系统告警,切断高压输出,输出检测电压40V,保护时间≤50 ms;漏电保护:当远供传输线路中任何一处对地绝缘阻抗下降,产生对地电流时(15mA),系统告警,切断高压输出,输出检测电压≤40V,保护时间≤50 ms,可最大限度确保人身与设备的安全;强电入侵保护:当局端设备检测到有市电与远供传输线路产生搭接时,系统告警,切断局端的高压输出,输出检测电压40V,保护时间≤50 ms,可保证设备和线路安全。
17)告警功能:当系统保护时,具有声、光报警功能,可实现不同的保护状态对应不同的指示灯方便维护人员查障
18)能提供RS232通讯接口;按RS232协议格式、和通信行业开关电源监控协议,格式定义通信协议;可监测参量包括:局端输出电压、电流;传输线路是否开路、短路、漏电、强电搭接等共计6个监测量;具有宏基站动力监控通道完成远供电源系统监控。
19)可机架式安装及壁挂式等安装方式。
2. 远端模块
(1) 输入电压:200Vdc~410Vdc
(2) 输出电压:输出电压:额定 48Vdc 220Vac两种规格。
(3)效率:≥90%
(4)具有输出短路、过压、过流保护功能;具有直流输入端防雷保护(等级20KA)功能;
(5)具有综合异常报警功能,可实现接入其它监控设备,以达到远程监控功能。
(6)防护等级:户外型远端可达到IP55,具有良好的防水、防雨、防尘、防盗等措施;
(7) 可机架式,壁挂式,抱杆式各种安装方式。
3. 防雷模块
具有防雷、防浪涌功能,应能承受额定20KA8/20μs,最大40KA8/20μs的模拟雷击。并且要有正负极防雷故障指示灯及故障告警输出干接点,供监控采集告警信号。
4. 复合光缆
1.概述
层绞式馈电光缆中心以钢绞线(钢绞线外层需要挤上一层PE护套)作为加强构件,周围以SZ绞方式紧密排列着内含多芯光纤及油膏的松套管和馈电线,松套管和馈电线的间隙充满阻水油膏,轧纹钢带绕包铠装、外护套采用优质线性低密度或高密度黑色聚乙烯塑料。光缆要全截面阻水,具有低损耗、低色散的优点,适用于长途通信线路及市内接入网,局域网通信的管道、架空敷设或直埋。
2.光缆结构物理特性要求
光纤
采用采用B1单模光纤,全色谱识别,满足YD/T 901-2001
电线
RYJ 2.5mm2,使用不同颜色或数字进行区分,导体符合GB/T 3956-1997中第5种软铜导体,绝缘符合GB/T 12706.1-2002中表6交联聚乙烯绝缘标称厚度。
护套(聚乙烯护套完整版)
护套表面应圆整光滑,任何横断面上均无目力可见的气泡,砂眼和裂纹。禁止使用回收料等劣质材料。
内护套: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外护套:线性低密度或高密度聚乙烯
外护套厚度(mm)
GYTY53-mB1-2×2.5RV:2.0±0.2
GYTY53-mB1-4×2.5RV:2.0±0.2
GYTY53-mB1-6×2.5RV:2.0±0.2
GYTY53-mB1-8×2.5RV:2.0+0.5
内护套厚度(mm)
1.0±0.2
加强芯PE护套厚度(mm)
≤1.0±0.2(视馈电线数量而调整)
中心加强件
光缆用1×7×0.83和1×7×1.0 镀锌钢绞线,中心加强件不允许有接头外层需要挤上一层PE护套
绕包钢带
采用双面涂刷防锈涂料的扎纹钢带,缠绕铠装
松套管
PBT管
3.光缆基本要求
复合馈电光缆应满足YD/T901-2001、GB/T 3956-1997和GB/T 12706.1-2002及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
光缆结构及外观
光缆结构完整,护套外观光滑,无气泡,无缺陷
标志的完整性和可识别性
印字内容齐全清晰完整
电线数量(2.5mm2额定电压:450/750V)
参考表1
金属挡潮层和铠装层电气导通性
电气导通
聚乙烯护套完整性
AC12KV或D18KV不击穿
阻水要求
光缆护套内的所有间隙应有有效的阻水措施,阻水材料满足YD/T901-2001的规定
本产品保质期为25年
4.电缆基本要求
执行标准:导体符合GB/T 3956-1997中第5种软铜导体,绝缘符合GB/T 12706.1-2002中表6交联聚乙烯绝缘标称厚度 , 额定电压:450/750V
项目
技术要求
备注
绝缘平均厚度(mm)
0.7
绝缘最薄点厚度
0.53
导体单线最大直径
0.26
平均外径(mm)
3.5
导体最高工作温度
70
25时全年安全载流量(每相平均值)
32A
单根
19A
多根电线组成馈电光缆时
成品电缆抗拉试验(N)
1000
除电线外
成品电缆耐压试验(N)
1000
电线
20时导体电阻(Ω/km)
7.98
耐电压试验(2000V/5min)
不击穿
导体导通试验
导通
外观
平整光滑,无气泡,毛刺
印刷标志耐擦试验
用脱水棉轻擦试10次字迹清晰
5.光纤特性
项目
技术要求
模场直径(μm)
9.3±0.5
包层直径(μm)
125±1
模场同心度误差(μm)
<1
包层不圆度(%)
<2
截止波长(μm)
<1260
衰减系数(dB/km)
0.36 (1310nm)
0.22 (1550nm)
高低温下光纤附加损耗(dB/km)
0.05
-40~+70
零色散波长范围(μm)
1300-1324
零色散斜率最大值
0.092
1288-1339色散系数最大值
3.5
1271-1360色散系数最大值
5.3
1550色散系数最大值
18
6.光缆工作环境特性
项目
技术要求
备注
允许弯曲半径(mm)
动态
30D
静态
20D
允许拉力(N)
短期
3000
长期
1500
允许压扁力(N/100mm2)
短期
3000
长期
1000
工作温度范围
电线
-40℃~+90℃
导体符合GB/T 3956-1997中第5种软铜导体,绝缘符合GB/T 12706.1-2002中表6
除电线外其它材料
-40℃~+70℃
阻水/防水性能
纵向:1m水头,3m光缆24h不渗水
电线内导体除外
长期浸泡在水中不渗水
不产生漏电
施工温度范围
-20℃~+60℃
除电线外
0℃~+60℃
电线
重量
约370kg/km (RYJ-2×2.5mm2)
约395kg/km (RYJ-4×2.5mm2)
约480kg/km (RYJ-6×2.5mm2)
约580kg/km (RYJ-8×2.5mm2)
机械性能
光缆的拉伸,压扁,冲击,反复弯曲,扭转,卷绕,磨损等应符合YD/T 901-2001 试验要求。
适用的敷设方式
适合直埋,管道,槽道,电缆沟等敷设方式。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6 03:35 , Processed in 0.57255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