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onica 于 2019-6-7 15:49 编辑
很多美国人在关注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电信产业,在5G时代落后了呢?
我最近在外媒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叫做《为什么美国没有能跟华为竞争的对手》,作者是英国《金融时报》驻华盛顿的记者。
这篇文章一发出来,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今天 就来带你看看这篇文章里的观点。 其实,美国的电信公司曾经是很辉煌的。不过辉煌的时间有点早,是固定电话时代。像AT&T,也就是美国现在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它的电信设备曾经在全世界各地销售。像是贝尔实验室,曾经也是电信技术的大脑、是创意发源地。
但是到今天,美国电信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了。你看5G设备这个领域,谁是领头羊呢?最大的有三家,中国的华为,芬兰的诺基亚,还有瑞典的爱立信,没有美国公司什么事。
你也许会说,美国这不还有思科?但思科不是给手机网络做通信基站设备的。所以思科跟华为、诺基亚,不算是5G领域的竞争对手。 那美国通信设备公司从巅峰走到现在这个地步,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金融时报》这篇文章的作者认为,转折点发生在1996年,那还是2G时代。
当时,美国议会推出了一个全新的电信法案。法案的目的,是要提高电信行业的开放性,为美国家庭带来更好的电信服务。
在此之前,美国政府一直都对电信领域的监管特别严,设置了很多壁垒。比如做本地电话的运营商,不能跟长途电话的运营商竞争。再比如做电话的运营商,不能抢有线电视的生意,反过来也不行。 但是1996年的法案一出来,这些壁垒都被打破了。市场一开放,新玩家进来了,老玩家也加紧扩张地盘。
这件事本来初衷是好的,可没想到,就是这个法案,变成了美国电信产业衰落的起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法案带来了两个意料之外的后果:
- 第一,竞争让市场变得碎片化,这件事最终让电信设备提供商陷入了债务危机。
当时,美国的电信设备提供商,做的最大的就是摩托罗拉和朗讯。当时行业里常见的做法,是设备提供商先借钱给运营商,帮他们买设备。等对方赚钱之后,再把费用收回来。
可是,市场竞争一变得激烈,有些运营商为了抢占市场过快地扩张,导致自己欠了大量的债。运营商没钱还债,朗讯、摩托罗拉也就收不回来钱了。
你知道,现在5G有一个全球统一的技术标准,但是在2G的时代可不是这样。
1996年的法案出来之后,有很多运营商,他们为了建立起竞争壁垒,就开始研发自己的技术标准。比如说,像Sprint这家运营商,用的是一个叫WiMax的技术标准,但是另一个运营商Nextel,用的就是iDen。这些名字都不重要啊,重要的是一下子出现了很多种标准,把市场给割裂了。
在同一个时间点,欧洲反而是出了一个统一的标准,你可能也知道,就是GSM。美国是好多匹马,往不同的方向拉车。但欧洲是所有的马,往一个方向拉车。后来,亚洲也加入,开始使用欧洲的技术标准。
在这个过程中,朗讯和摩托罗拉,可以说是错过了国际拓展的窗口期。后来的结果,你可能也知道了。朗讯在2006年的时候,被一家法国公司收购,后来被诺基亚吞并了。摩托罗拉的电信业务,也卖给了诺基亚。
好,说到这你就明白,为什么美国电信在今天没有竞争力了。1996年的电信法案,成了美国电信产业衰落的起点。这个法案加速了市场的碎片化,让运营商、设备商陷入了债务危机,也让他们错过了国际扩张的最佳时期。在这场竞争里,赢家反而成了欧洲。
张弛有度,是监管最难做到的一件事。 我们在监管的时候其实一直面临着一个矛盾,就是你是要管制,还是要促进。能在这两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的监管,才是好的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