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信通院官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在2019年12月26日发布了《5G成果专题报告》。 5G商业应用在2019年和4G在2010年的商用元年相比较,得出一个结论,5G初期发展速度超过了4G,一方面网络数量年底会达到65,终端数量全球超过200款、基站出货量达到100万,用户数今年年底会超过一千万,这是超出大家发展预期的速度。
总体来看,目前5G整体发展全球仍然处在初期阶段,一方面业务是以移动宽带增强的场景和部分国家采用固定无线接入场景为主体,行业应用发展处在初步探索阶段,特别是在医疗和工业互联网的领域广为关注。我国在2019年6月6日由工信部向四个运营企业发放了5G商用牌照,10月底三大运营企业正式开启5G商业应用,预期在今年年底5G套餐的签约用户数量会超过300万,基站数量也会完成十三万的发展目标。
一方面中国移动在今年建设超过五万个基站的同时,中国电信和联通的网络共建共享也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双方在区域性进行了相应的合作和划分,到今年12月份,双方开通的共享基站的数量已经超过了2.7万个。广电也在近期逐步公布了网络建设,总体来看,我国四个运营企业都在积极推动独立组网的网络建设的工作。
针对独立组网技术和产业的推进,2019年是5G逐步成熟和完备的过程。一方面从基站设备较早的具备了独立组网和非独立组网双模的功能,站型也出现了系列化的基站,包括宏站等多种站型,2020年也有新版本的基站出台,在功耗和新的功能方面会有进一步的优化,在基站的频段和带宽方面也能够适应国内各方面的需求。
5G终端芯片是用户感受到5G最为关键的一环,在今年特别是针对独立组网支持能力的芯片,从年初开始从海思、高通、MTK等企业相继推出5G双模的芯片,逐步支撑了国内九个相应的品牌和企业,推出了24+7,24款手机和7款其他形态的终端已经实现了组网,整个终端的发展出乎了世界人士的想象。
核心网络引入了新型的孵化的架构,针对这个架构在产业界特别是运营企业通过这一年的努力在进一步的优化,通过标准实现的规范来提高不同厂家互联互通,在网络切片方面也实现了功能级能力的实现,但是在自动配置以及不同厂家和不同域之间的协同也进一步的推动。
边缘计算由于在各行各业应用场景不同、产业链各界对本身边缘计算的定位和看法也有比较大的差异,在结构和功能、架构方面是有不同的理解,在未来使用过程中在功能的增强、特别是不同产业的互通和云边协同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5G网络建设带动了承载网络的发展,一方面在边缘侧,无线的网络承载网由于三大运营企业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路线,中国电信和联通基于NSA共享,中国移动采用SPN的模式,不同的场景部署光纤和WGM的方式。核心承载网络方面,在核心云会采用IP+光网络的融合组网。5G的发展会带动整个高速光互联的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在今年从50到100G,明年重点推动200G到400G产业的发展,同时在网络切片过程中传输也是作为非常重要的一环和核心网络等实现网络切片编排的协同,共同构建智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