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降本增效 势在必行 贯彻落实国资委提质增效工作要求,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打造低成本高效率运营优势,持续提升公司价值管理能力。 积极储备 具备条件 有线、无线结合,BBU池机房储备3300个,具备推动C-RAN组网条件。新建基站C-RAN组网管控,力争塔费零增长;存量基站C-RAN组网改造,压降塔费支出。 项目总体目标
降本增效 新增管控,有效简化新建站点的配套建设,降低网络运维成本;存量改造,腾退机房或一体化柜,压降塔费、降低能耗。 盘活资源 盘活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腾退设备及板件拆除入库再利用,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建设效益。 制定标准 制定统一标准,指导未来的C-RAN组网建设及改造。 工作举措
专业联合,高效生产
管理升级,规范安全 加强入网站点管控,确保符合条件站点入网必堆叠。 加强BBU池机房管控,缓解超限机房压力。
智能审核,手段创新 制定三步八维C-RAN设计审核规则。 开发嵌入平台的智能审核机制。
存量挖潜、SOP流程
多专业联合,合理BBU池规划, 搭建C-RAN组网基础 提前对业务做发展预判,统筹机房、分纤点、管道、光缆四个方面,由计划建设部牵头,传输、无线配合,省、市公司跨部门、跨专业协同,以管线系统为抓手,“分层次、分元素” 实施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同步完成BBU池规划。
分层次:“从下到上”实施规划,“从上到下”开展建设 分元素:每个网络层面内按照“面”→“点”→“线”的顺序实施规划。
立足源头,升级规划管理, 强化新建站点入池管控 坚持在C-RAN适用范围内,只要BBU池投产,其辖区内的新建站就必须堆叠拉远,否则不允许入网。通过“三大” 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改造,强化入池设计管控。
智能审核,创新管控手段, 嵌入基站开通流程 基于全生命周期平台,在基站开通流程中,嵌入C-RAN组网审核机制,实现“快、准、精”三位一体的站点设计方案把控,确保C-RAN组网要求顺利落地。 BBU池规划信息生成快 传输管线系统输出BBU池辖区图层,导入全生命周期规划平台,智能生成BBU池规划设计方案。
智能化审核准确度高 嵌入站点开通流程中,智能审核站点是否按CRAN组网架构实施设计,保障设计方案准确性。 开通复核精确度高 CRAN站点数据制作完成后,在告警工参检查平台二次复核,确保规划机房经纬度在允许误差100米范围内,达到精确开通目标。
存量挖潜,标准化改造流程, 铁塔产品订单精细管控 协商铁塔跨公司联合行动,推动存量站点C-RAN改造,探索存量站点改造流程、指导改造施工,实施铁塔产品订单精细化管控,实现铁塔服务费压降。
项目案例 福州晋安师专基站,整改前铁塔订单机房产品为租赁机房配套,将该站BBU搬迁至自有CRAN机房内,整改后推动铁塔订单机房产品修改为RRU拉远,压降铁塔服务费17022元/年。
项目全年预估成效
新建基站C-RAN组网比例99% 有效控制塔费新增 截至三季度,符合条件新建站点6428个,C-RAN组网6352个,组网比例99%。 C-RAN规划区域全年新建基站C-RAN组网比例95%以上。 存量站点C-RAN改造4010个 积极推动存量塔费压降 截至三季度,全省完成存量整改且完成铁塔订单修改站点4010个,预计压降塔费1283万/年。 全年计划完成存量站点改造5513个,预计预计压降塔费1543万/年,同时,节约电费、腾退设备及板件利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