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白犀牛通信,作者:袁大 近日,中国移动旗下 10086 App 近日在客户端内发布公告称,10086 App 将于 2022 年 1 月 30 日 0 时停止运营,届时将关闭查询、缴纳话费等所有服务。同时邀请用户使用中国移动 App。
![]()
对此,网上评论多以“嘲讽、批评”为主,比如——
有人说,“中国移动的10086APP早就该停止了,一家企业,开发多个运用,很多产品和服务其实都存在重复,既加大了运营成本,还无法真正对品牌形成有效的推广,反而让用户无所适从,根本搞不清什么业务该在什么APP上办,这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有人说,“摊大饼式的企业发展模式,早就该终结了。为什么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因为太急于开发与主业关联的周边产品了。产品不能聚焦,急于拓展商业化的周边服务,这在任何企业都是大忌。”
还有人说,“要追责,到底当时这个1008APP的开发花了多少钱?如何招投标的?每年维护费用有多少?谁来为这个拍脑袋决策担责?” ![]()
事实上,很多人的评论都是在理的,中国移动旗下APP众多是一直以来的一个痛点,甚至,中国移动不光是这两个APP存在资源浪费,还有很多五花八门的各种APP,比如移动智慧生活、掌上营业厅、移动手机营业厅、移动惠生活,等等。
另外,还有就是中国移动各省、各市也喜欢自己做APP,比如广东移动有“广东移动APP”、江苏移动有“江苏移动APP”,甚至一些地市也自行开发APP,命其名曰为用户提供本地个性化的服务,比如属地化的优惠政策。
但结果就是,过多的APP分散了用户的聚焦,甚至造成用户感知的混乱,用户根本不知道什么样的业务、服务应该上什么样的APP,如此一来就难以形成用户粘性,而用户粘性对一个APP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个事情上,可以看到中国移动过去在管理上存在的无力感,“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在中国移动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现在,中国移动正是希望拨乱反正,把过去“一省一市一APP”的情况彻底扭转过来,真正实现其高呼了很多年的“集中化”。 ![]()
那中国移动应该怎么打造一个能“一统江湖”的APP呢? 如果想成功做好一个APP,关键点有以下几个:双边、N连接、高频、流量与生态。
双边:如果你的App只有一边是长尾,那么你做的就是业务,而业务是无法构建生态体系的,因为另外一边只有你自己。中国移动10086APP就是这样,只能给用户提供中国移动业务和服务,这样是很难形成粘性,成长为平台。
N连接:如果你的APP是单一连接,很难打造生态。支付宝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的本质上是一边无数多的人和一边N个商家的支付连接,但是其在平台上增加了人和小贷的连接、人和购物的连接、人和健康码的连接,这样其实现了N个连接。
高频:对APP来说,高频是成功的关键,所谓“高频杀死低频”,微信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它的使用频率太高了,其中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朋友圈,里面有24小时不间断的信息流,能让用户自觉不自觉地都打开。中国移动APP,如果不能做到高频这一点,也很难成功。
流量与生态:中国移动过去对一个APP的考核大多是“安装率”,大不了再加一个“打开率”,实际上,一个APP要有价值,流量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激发用户流量,这是需要下功夫的。生态则是不光能把流量给自己带来业务,还能给第三方合作方带来业务,这样自然就能形成生态。 ![]()
总结一下,中国移动要做一个成功的APP,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第一、把单边的通信业务服务渠道,改成双边的平台,比如,让第三方服务入驻!
第二、平台功能多元化,不仅要有缴费、业务办理,更需要增加内容、安全、教育、权益等N连接。
第三、重点集成2C2H的高频业务,比如,在中国移动APP中集成移动看家、头部内容,让这些高频业务形成用户的打开惯性。
第四、全力做好APP的引流,即营销工作,并进一步处理好引入、留存、活跃的工作。
第五、生态体系的再升级,从平台到生态模式的升级!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中国移动APP在架构上要轻量化,要确保用户的使用体验,要是点击个服务,圈圈转半天都显示不出来,那一切免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