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推进“阿尔法战略”,发布“AI终端全家桶”。在此之前,中兴通讯终端业务提出“AI for All”战略,推动 AI 能力在全品类终端中的融合落地。星纪魅族提出“All inAI”战略,以Flyme AIOS作为基底,在此之上打造开放的智能硬件生态。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实现设备实时动态组网,所有设备协同如一个整体。华为的新版 HarmonyOS 以统一 AI 底座、系统级智能体、原生智能应用和开放生态为支撑,推动“小艺”向具备全场景感知与多模态交互能力的智能体升级。
“主流手机厂商加速向 AI 终端生态平台演化,核心驱动力在于通过多模态AI 体验构建差异化优势,提升用户粘性与品牌护城河。”在东吴证券看来,消费电子端侧商业模式未来可能面临变革。其一,智能体逐步取代传统App,成为智能交互的中枢,端侧AI能力从工具向生产力伙伴演进。其二,多模态终端矩阵助力端侧AI实现个性化建模与人机共生,可穿戴设备作为关键数据入口和智能体节点价值显著提升,或将拉动整个终端产品矩阵。其三,订阅收入推动盈利模式变革,增强估值弹性。其四,“私有语境”成为差异化竞争核心,数据构建护城河。
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指出“未来 AI 的潜力要想真正释放,必须让用户以自然的方式日常使用 AI”。不过,目前各类AI终端产品频出,产品体验却并没有达到一些消费者预期,叠加功能同质化严重,使得部分用户不愿为设备的AI可用性付出产品溢价。
比如,AI 玩具的价格从百元左右到上万元不等,是普通玩具几倍乃至几十倍。基础款功能主要是AI大模型对话,高端 AI 玩具价格在万元以上,为具备复杂编程和高度拟人化交互功能的机器人。商业模式上,AI玩具的B端变现模式包括销售机芯、玩具AI SaaS服务费等,C端变现模式主要包括商品售卖、AI功能订阅费、周边产品销售等,而一些用户不愿为后续订阅服务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