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4277|回复: 153
打印

建言中国卫通集团 [复制链接]

Male不在线
jqb

军衔等级:

  少尉

注册:2006-7-3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10 09:34: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六家电信运营商之中,中国卫通的企业规模最小,收入水平最低,仍处于亏损状况之中。中国卫通成立至今,企业战略毫无头绪,业务拓展狭隘保守,员工队伍思想不稳。中国卫通的种种缺陷一言难尽,概括起来就是:没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没有一个完整的品牌概念,没有一个顺畅有效的组织架构,没有一个协同指挥的管理机制。
    国资委规定了卫通主营业务方向为“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数字集群和卫星导航”三大业务,导致卫通与盈利呼声高的3G业务无缘。在这种情况下,卫通集团公司亟待创新企业发展模式、寻求可持续性发展之路。据悉,8月底卫通集团将召开会议,审视现实,定位未来。做为卫通的基层员工,笔者建言如下:
    1、调整思路,整合优势资源
    集团公司除了下属省级和地市分公司之外,还有许多经营专项业务的子公司。如这些子公司与各地分公司之间的协调存在很大的问题。子公司自成体系、独立运作。一方面省以下分公司无业务可做,一方面子公司的业务分头由代理商代理:比如,中宇公司的业务大多数给了代理商,省分、地市公司只能销售终端;再比如四维公司的地图,奇货可居,其他单位和省分公司无法共享。子公司的业务并不通过各地的分公司,而是分头宣传,各行其是,单打独斗,造成人力资源浪费,既加大了成本费用支出,又增加了管理内耗。
为此,建议集团公司强化集权,理顺组织架构和内部机制,把现有子公司的主要业务逐步收拢于集团总部,以便谋划、指挥和协同全国性的业务发展,从而做到全国一盘棋。改子公司模式为事业部制,减少管理层次,改变资源分散、发展无序的状况,扭转业务组织脱节、机构重叠、各自为战的局面,从而保证集团公司的战略实施。对于一些不能划入总部的参股企业或暂时无法整合的企业,应该择机采取出售股权等方式脱身。同时做精做强省级分公司,强化省分公司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完善业已覆盖的205个城市的营销渠道,实现综合营销,使其成为推广集团公司业务的桥头堡。
     2、扬长避短,明确战略方向
   从原中国电信脱离至今,卫通集团没有新增一颗卫星,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尽管中国卫通号称横跨电信、广电、航天三个领域,而匮乏卫星资源,哪里还有什么话语权?中国辽阔的疆域、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汽车的迅速普及,卫星电视广播、卫星电话、卫星宽带和卫星导航的市场非常惊人。卫通应该以卫星资源建设为动力,以卫星资源经营为核心,明确业务的重点。卫通集团占据优势的业务是卫星通信和广播电视业务,随着卫星宽带(IPSTAR)关口站竣工,卫通将进入潜力巨大的互联网接入市场。这是当前的拳头业务,应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予以倾斜,举全集团之力抓好。
    但是,目前国内的卫星资源处于高度分散的状态,而其他国家的卫星市场却处于高度垄断。各国在国际空间段的市场竞争激烈,而中国大陆正处于内战阶段,这是导致卫通经营和发展的困难重重。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不仅限制着中国卫通的生存,也不利于国家安全。在卫星移动电话方面,中国卫通一穷二白:全球星电话是美国的――价格高、亚星电话是印尼的--信号差,都没有太大商业空间。而在卫星导航方面,中国卫通同样不具备优势。因为GPS的开放性,很多厂商直接在为客户提供服务,卫通在这个服务过程中只充当了小跟班的角色。中国卫通参与的、由欧洲主导的伽利略系统还在建设中,远水不解近渴。除了卫星导航定位依托美国定位卫星外,还需要与中国移动、联通进行短信费用结算,实无实际收益。从集团的层面上看,应当全力促进卫星资源的整合,构建现金流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服务载体,非如此,中卫通永远不会有成长的可能。
    目前,省及省以下分公司主要经营的是IP通信业务。可是六大运营商都在做IP,导致竞争激烈,卫通市场占有率很低。加之卫通未做任何品牌推广,导致用户的认可度非常低,只能通过低价策略来倾销,反而加剧了其他运营商的封堵。因为政策的限制,以及自身缺乏地面网络覆盖等原因,VOIP不太可能做大。由于移动通信单向收费迫在眉睫,固定电话网势必加速衰减,IP业务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为避免重蹈小网通、吉通的覆辙,笔者认为,集团公司应该早下决心,逐步退出IP业务市场。适当保留NGN地面网络通道,为推广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集群通信奠定基础。
    3、带好队伍,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
    原来的集团高层高高在上,似乎热衷于空谈政治,说得多做得少,且毫无组织管理全国性电信运营的经验和办法。由于政策的歧视性,使得省及下分公司入不敷出,苟延残喘的窘境几类乞丐。
    笔者认为,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这样的电信运营商相比,卫通集团缺乏的不仅仅是服务网络和运营经验,更缺乏雄厚的人力资源,最缺乏善待员工的企业文化。卫通集团上下,要树立追求业绩的价值导向,提倡说实话、办实事的工作作风,狠刹用人唯亲的歪风邪气。当初大家选择了卫通,看好的是卫星通信的特殊前景,为的是实现人生价值。虽然目前的经营状况不佳,条件待遇很低,但员工能留下来,坚守的是希望和未来。笔者呼吁,集团决策层面要历史地、辨证地看待现有的省及以下分公司,珍惜血汗和泪水打造的业务渠道,而不该视现有分支机构为包袱,随意关停。笔者渴望,卫通集团学习其他电信运营商的管理之道,高度重视和强化省级分公司的建设,对待基层单位和员工要一视同仁,切不可厚此薄彼。
    发展才是硬道理,惟有发展才有尊严。愿中国卫通集团在新班子的带领下,出现新气象,取得真成绩!愿全国的卫通员工建功立业、早日脱贫!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53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7-21 16:18 , Processed in 0.15484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