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大元帅

注册:2003-9-6

爱心徽章,06年为希望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家园05年十大网友 爱心徽章,08年为希望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1 20:17: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月13日,中科院———清华大学国研中心主任胡鞍钢先生组织了一批专家、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厂商,以开放的3G为题,广泛听取对3G牌照发放时间及方式的不同意见,并一再表示,“此次会议后形成的相关报告,将向国务院领导同志汇报”。

  面对这个撰写建议报告的学者,与会的代表不再讳言,情绪激烈。

  催发3G牌照矛头直指信产部

  中国要尽快启动3G,3G手机市场的成熟度不是取决于自我技术成不成熟,而是取决于需求市场是否存在和成熟,潜在的需求能否创造为巨大的现实市场。

  在这次论坛上,国务院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主任史炜称,在信产部王旭东部长的讲话之前,3G牌照一直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但现在已经不再是不能碰的“雷区”。

  1月13日,在中科院———清华大学国研中心的倡导组织下,相关企业和专家,开诚布公地讨论中国久拖不决的3G牌照发放问题。据一位与会代表介绍,这是中科院———清华大学国研中心首次提出这样的论题。

  在论坛的开场白中,胡鞍钢博士开诚布公地表示,举办此次会议的主要原因,就是在2003年3月温总理作为新一届的政府上台以后,他有一个重大的游戏规则的改变,就是温总理在第一次国务院会议通过国务院工作规则,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因此,在这样的一个规则下,要加快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的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社会听政制度,决策责任制度,所有的重大决策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集体讨论决定。

  面对3G牌照久拖不决,迟迟不能发放的现状,胡鞍钢对记者表示,中国要尽快启动3G,3G手机市场的成熟度不是取决于自我技术成不成熟,而是取决于需求市场是否存在和成熟,潜在的需求能否创造为巨大的现实市场。

  胡鞍钢博士明确提出,中国要尽快开放3G市场。开放市场可以分步实施,第一步先发3G牌照,给厂商以明确的市场信息,制定合理的牌照发放和市场准入规则;第二步顺应全球电信技术发展和服务融合的大趋势,发放全服务牌照。这是建立更加透明、公平竞争、开放性的电信市场的基本条件和最有效的制度安排。

  其次,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针对目前反应强烈的电信市场普及服务欠佳的现状,他强调,政府的作用要从目前过度干预的“越位”状态退出来,从而转向那些市场失效或市场失灵的公共服务领域,诸如农村电信普遍服务,消除“数字鸿沟”,规范市场,监管市场,服务市场,确保消费者享有优质价廉的通讯服务。胡鞍钢博士指出,“在适当的时候(如下一届政府),撤销信息产业部这个产业部委,建立独立的、与国际接轨的电信监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能,有关政府职能可以转向综合部门,有关社会职能可以转向行业部门。”

  他还认为,政府要减少干预相关运营商的3G标准选择,实行鼓励市场竞争原则和倡导技术的中立原则。

  利益集团矛盾影响牌照发放时间

  在3G政策方面,政府必须持有明确信息并公开发布,要给发放3G牌照制定明确的时间表,而不是采取模糊政策。相关企业为了获得政府在3G政策上的立志和态度,必须采取各种办法获得信息。但由于信息的极度不对称,运营商和企业获取此类信息的成本很高。

  在当天下午的会议中,作为曾经影响过国家政策多次决策的经济学家,胡鞍钢毫不隐讳地认为,在经济转轨期间,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国家被俘获(government capture),它是指国家的某些部门或者公共政策被少数利益集团所影响,所俘获,使其公共政策、公共投资、公共资源分配明显有利于这些利益集团,而以牺牲全社会利益和整体福利为代价。

  他进一步指出,中国的改革实践中经常会看到某些部门或集团常常以所谓国家利益、国家安全为借口,从而导致政府失效或政策失效,形成某种行业租金,使其独占或垄断市场,而某些公共政策就沦为某些部门和利益集团的特殊政策或优惠政策。

  为此,必须使目前国家公共政策更加透明、更加民主、更加广泛参与,才能够摆脱国家俘获,有利于国家发展。

  会议当天,在记者保证匿名的情况下,一位与会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虽然胡鞍钢没有指名某一个部委,但针对中国3G牌照发放一直拖而不决,信产部无疑是他此次批评的对象。

  胡鞍钢明确指出,我们应该用国内技术解决国内特殊的需求,而不能以充分发展国内技术和产业为由而迟滞国内3G产业的准入决策。

  他进一步告诉记者,在3G政策方面,政府必须持有明确信息并公开发布,要给发放3G牌照制定明确的时间表,而不是采取模糊政策。据胡鞍钢指出,相关企业为了获得政府在3G政策上的立志和态度,必须采取各种办法获得信息。但由于信息的极度不对称,运营商和企业获取此类信息的成本很高。

  专家建言“分地区、分阶段发放3G牌照”

  中国的版图上,东北、内蒙古、西北、西南等,有60%以上人烟稀少,如果每一个运营商都发牌照,难以想象当你到青海湖的时候,居然能看到几家运营商各自都在那里建自己的基站,这个对国家资源是一个巨大的浪费。

  此次论坛代表参会的目的,无疑与胡鞍钢的背景有关。据一位与会的副总工程师称,“胡鞍钢的话很有效”。

  于是,在胡鞍钢一再强烈提出“讲矛盾,讲观点,讲建议”的要求下,各位代表开始了一次真正意义的“3G畅想”。

  一位国内电信设备厂商的高层说,“我看了许多分析文章,大家都在说发多少牌照,发多还是发少。我们能不能改变一个角度,改变一个思路去考虑?”。

  据这位业内人士称,中国的版图上,东北、内蒙古、西北、西南等,有60%以上人烟稀少,如果每一个运营商都发牌照,难以想象当你到青海湖的时候,居然能看到几家运营商各自都在那里建自己的基站,这个对国家资源是一个巨大的浪费。

  对此,他认为,在中国划定三个台阶,第一个台阶在沿海和大城市,在这些地区,每个运营商都发3G牌照。

  第二个台阶,可以给一到两家运营商发放3G牌照,让他们获得充分的业务量。而在一些电信落后的地区,国家应该挑选部分小运营商发一张3G牌照,让他们独家投资和独家经营。

  他最后介绍说,只要国家允许,同样制式的3G服务均可以在任何一家运营商的服务范围内实现漫游。

  这位“通信界的老兵”十分激动地说,“中国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中国的军队、中国的政府、中国的建立、中国的煤炭、中国的长江、大河,所有关系到中国经济命脉的移动通信都没有解决,为什么不能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发展两家运营商专门解决行业的应用呢?”

  针对中国标准的3G标准TD-SCDMA,他旗帜鲜明地认为,因为它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应用性,国家决定必须上马TD-SCDMA这一技术,但只要政府预留TD-SCDMA的应用,先上和后上并不是发放3G牌照的瓶颈。

  ■专家建言 3G牌照有序发放

  记者从一位相关人士处获得一份关于中国3G牌照发放的最新建议。

  1、TD—SCDMA、WCDMA、CDMA2000,三种标准各发一张牌照,WCDMA+ TD—SCDMA混合组网发一张牌照,共四张3G牌照;

  2、WCDMA牌照发给中国移动,是覆盖全国的全国性网络牌照;CDMA2000牌照发给中国联通,是覆盖全国的全国性网络牌照;TD—SCDMA牌照发给中国电信,是覆盖全国的全国性网络牌照;WCDMA+ TD—SCDMA牌照发给中国网通,是覆盖部分地区的区域性牌照;

  3、中国联通的GSM 2G移动网络划拨给中国网通,中国网通以此为基础组建区域性3G移动网络;

  4、发放3G牌照的时间次序。

  第一张牌照,中国联通在2005年5月17日得到第一张3G移动牌照,从牌照的发放时间上,对中国联通因剥离GSM网络用户进行补偿。

  第二张牌照,中国网通在2005年7月17日得到第二张3G移动牌照,使其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东部地区,含香港及澳门、中部省会及部分地市县、西部部分省会)建设以WCDMA+TD—SCDMA技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为使大唐电信公司为TD—SCDMA大规模组网探索经验,尽快完善其TD—SCDMA标准所需的所有设备。

  第三张牌照,中国电信在2006年2月17日得到第三张3G移动牌照,令其用大唐电信公司所得到的TD—SCDMA组网经验从发达地区开始组建全国性网络。

  第四张牌照,中国移动在2006年5月17日得到第四张3G移动牌照,在全国范围内组建第三代移动通信网。

  5、双模手机、多模手机的限制。在2006年8月30日以前,只允许WCDMA与TD—SCDMA双模手机、PHS(现在的小灵通)与TD—SCDMA双模手机、SCDMA(现在的大灵通)与TD—SCDMA双模手机进入市场,其他双模或多模手机一律不允许生产、销售、使用。

  ■记者观察 真的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了

  或许,由于此次论坛的结果将汇报国家相关领导层,发言的代表大多都要求匿名,或一再声明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时的高峰会议相比,激烈多于冷静。

  但不论怎样,一直困扰六大运营商和国内外电信巨头的中国3G牌照难题,似乎真到了揭开盖子的时候。

  作为中科院———清华大学国研中心主任的胡鞍钢先生,曾经先后通过向中央领导直接报告或汇报,影响了国家和政府在失业问题、三农问题、通货紧缩等重大问题上的重要决策。在这次论坛上,胡鞍钢更是明确表示,他将把相关讨论结果形成具体报告,汇报到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信产部等。

  我们注意到,2005年3G真的不能不启动了。王旭东部长首次发话,政府官员讲话也多有松动。在这一特殊时期,具有政府公共决策背景的胡鞍钢和国研中心的这一特殊举动,确实让与会的各界人士心领神会。

  真的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了。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0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9 15:16 , Processed in 0.24198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