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 430 分贝 0 家园分 3512 在线时间: 1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13-2-22 帖子: 75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4-8-1 UID: 24889
注册:2004-8-1
天馈安装问题检查方法
关键词 :天馈问题
摘
要 :
缩略语清单 :
I.
需求背景
目前在网络上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些和天馈安装有关的问题,由此造成了网络质量严重影响,本文给出针对目前网上收集整理的天馈安装有关问题的分析报告,从路测、话统等方面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II.
问题分析 及解决方法 A.
发射天线接错 通过路测或使用测试手机在基站天线周围环绕测试查看小区BCCH频点电平强度变化,即可以很容易发现该类问题。
1.
使用 测试手机时方法判断 在一个待检查基站附近,首先根据指北针的指示确定一个待测小区,把测试手机锁定在被测小区的 BCCH 频点上(或直接观测比较各小区接收电平), SAGEM 新型测试手机可直接利用电平排序功能查看,原则上当前小区的接收电平应比同一基站另两个小区的电平高,环绕基站测试,如果结果符合上述规律,则该基站小区发射天线安装无误。其中应排除基站天线周围无强反射,同时应考虑副瓣影响,根据经验环绕测试应能够很好的判断此类问题,若个别小区存在异常可结合在该小区方向上多点测试加以验证。
注意:
因天线后瓣功率和反射信号的影响,在基站附近测试到的 3 个小区信号会很接近,因此锁频测试时应尽可能在天线的主瓣方向 50 米 之外进行。
1.
路测 方法判断 在下图中,天井村的第 2 、 3 小区的频点显示与基站小区方向相反。 2 小区 99 号频点的服务区域显示的服务频率为 105 , 3 小区 105 号频率的服务区域显示的服务频率为 99 ,由此可以断定 2 、 3 小区的天线接反。
图一 发射天线接错案例
B.
在使用双 发双收时
若主BCCH所在载频天线接错判断方法与2.1相同,若非主BCCH所在载频天线接错,此时话统上可明显表现有较高拥塞率,通过登记小区扫描功能可发现主、分集扫描电平有着较大的不一致,此时将两路发射天线对调后使用2.1描述方法很容易发现问题。
C.
在未使用 双工设备时,发射天线安装正确而接收天线全错 此时从上下行平衡统计及话统指标很容易发现。当接收全错时由于造成严重的上下行不平衡的情况,此时话统统计的主要指标一般都很差,以下就上下行平衡统计加以说明。
上下行平衡性能测量针对 TCH 信道进行统计,在统计时针对功率控制、及手机和基站的接收灵敏度进行了修正。对上下行平衡性能测量各测量指标的说明,参见表 1 。
该统计类型是针对 TRX 的。该统计类型是可选的。
表 1
上下行平衡性能测量的测量指标
测量指标
含义
等级一的次数
下行接收功率小于上行接收功率,且差值 超过 15dBm 的次数。
等级二的次数
下行接收功率小于上行接收功率, 且差值在 10~14dBm范围内的次数。
等级三的次数
下行接收功率小于上行接收功率, 且差值在 6~9dBm 范围内的次数。
等级四的次数
下行接收功率小于上行接收功率, 且差值在 3~5dBm 范围内的次数。
等级五的次数
下行接收功率小于上行接收功率, 且差值在 1~2dBm 范围内的次数。
等级六的次数
上下行完全平衡(这是最理想的情况)的次数。
等级七的次数
下行接收功率大于上行接收功率, 且差值在 1~2dBm 范围内的次数。
等级八的次数
下行接收功率大于上行接收功率, 且差值在 3~5dBm 范围内的次数。范围内的次数。
等级九的次数
下行接收功率大于上行接收功率, 且差值在 6~9dBm 范围内的次数。
等级十的次数
下行接收功率大于上行接收功率, 且差值在10~14dBm范围内的次数。
等级十一的次数
下行接收功率大于上行接收功率, 且差值 超过 15dBm 的次数。
当出现上述天馈安装问题时,在上、下行平衡性能测量结果中等级十一的次数将相当多。
A.
未使用 双工设备时,发正确收一对、一错时,或主接收与发射共用一个天线、分集接反时 问题较难发现,需通过硬件检查,或收发倒置(注意是否有塔放及塔放类型,以免造成塔放损坏),或在不中断服务时将其中一路接收断开加以判断(及易发现问题但需要人员配合)。或使用小区频点扫描性能测量功能加以判断:若主、分集天线安装不一致或其中一个接反,将在主/分集扫描电平统计上呈现较大不一致性。可以较好判断接收天线出现接错的问题。以下对小区频点扫描功能加以说明(基站0529及以后版本支持)。
小区频点扫描有两种统计类型: 900 频点和 1800 频点。对小区频点扫描性能测量各测量指标参见表 2 、 3 。
表 2
900 频点的测量指标
测量指标
含义
频点 1 (主集 / 分集)
表示在频点 1 上,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单位为 dBm 。例如 : “ -80/- 70 ” 表示主集天线接收信号强度为- 80dBm, 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强度为- 70dBm.
频点 n (主集 / 分集)( 1<n<124 ,整数)
表示在频点 n 上,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单位为 dBm 。例如 : “ -80/- 70 ” 表示主集天线接收信号强度为- 80dBm, 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强度为- 70dBm.
频点 124 (主集 / 分集)
表示在频点 124 上,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单位为 dBm 。例如 : “ -80/- 70 ” 表示主集天线接收信号强度为- 80dBm, 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强度为- 70dBm.
表1 表 3
1800 频点的测量指标
测量指标
含义
频点 512 (主集 / 分集)
表示在频点 512 上,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单位为 dBm 。例如 : “ -80/- 70 ” 表示主集天线接收信号强度为- 80dBm, 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强度为- 70dBm.
频点 n (主集 / 分集)( 512<n<875 ,整数)
表示在频点 n 上,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单位为 dBm 。例如 : “ -80/- 70 ” 表示主集天线接收信号强度为- 80dBm, 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强度为- 70dBm.
频点 875 (主集 / 分集)
表示在频点 875 上,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单位为 dBm 。例如 : “ -80/- 70 ” 表示主集天线接收信号强度为- 80dBm, 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强度为- 70dBm.
当主集与分集天线不一致时将会在主集 / 分集接收场强上呈现较大的差别。
以上就天馈问题的检查方法给出了判断解决说明,欢迎大家根据实际经验提出建议,加以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