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士

注册:2009-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17 14:31: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架空光缆敷设要求
1)架空光缆在平地敷设光缆时,使用挂钩吊挂,山地或陡坡敷设光缆,使用绑扎方式敷设光缆。
2)光缆接头应选择易于维护的直线杆位置,预留光缆用预留支架固定在电杆上。
3)引上架空(墙壁)光缆用镀锌钢管保护。
4)架空光缆每隔4 档杆左右及跨路、跨河、跨桥等特殊地段应悬挂的光缆警示标志牌。架空光缆跨越省道、国道、县道及乡道等主要道路时,吊线距地面高度应不低于5.0 米。光缆跨越乡村小道吊线距地面高度应不低于4.5 米。
5)架空吊线与电力线交叉处应增加三叉保护管保护,每端伸长不得小于1 米。
6)近公路边的电杆拉线应套包发光棒,长度为2 米。
7)为防止吊线感应电流伤人,每处电杆拉线要求与吊线电气连接,各拉线位应安装拉线式地线, 要求吊线直接用衬环接续,在终端直接接地。
8)光缆终端引入机房时,架空吊线不得直接终结至铁塔。应在将架空吊线终结至塔下机房,以便光缆的顺利引入。
二、 管道光缆敷设要求
1)按人工敷设方式考虑,为了减少光缆接头损耗,管道光缆应采用整盘敷设,
2)为了减少布放时的牵引力,整盘光缆应由中间分别向两边布放,并在每个人孔安排人员作中间辅助牵引。
3)光缆在人(手)孔内安装,光缆要订固在人(手)井内壁上。
4)光缆出管孔15cm 以内不应作弯曲处理。
5)每个手孔内及机房光缆和ODF 架上均采用塑料标志牌以示区别。
三、直埋光缆是隐蔽工程,技术要求较高,在敷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直埋光缆的埋深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
市区、村镇的一般场合 ≥1.2 不包括车行道􀂾
街坊和智能化小区内、人行道下 ≥1.0 包括绿化地带
􀂾
穿越铁路、道路 ≥1.2 距道碴底或距路面􀂾
普通土质(硬土路) ≥1.2􀂾
砂砾土质(半石质土等) ≥1.0
(2)在敷设光缆前应先清洗沟底,沟底应平整,无碎石和硬土块等有碍于施工的杂物。
(3)在同一路由上,且同沟敷设光缆或电缆时,应同期分别牵引敷设。
(4)直埋光缆的敷设位置,应在统一的管线规划综合协调下进行安排布置,以减少管线设施之间的矛盾。
A.直埋光缆沟深度要按标准进行挖掘,标准见下表:
B.不能挖沟的地方可以架空或钻孔预埋管道敷设。
C.沟底应保正平缓坚固,需要时可预填一部分沙子、水泥或支撑
物。
D.敷设时可用人工或机械牵引,但要注意导向和润滑。
E.敷设完成后,应尽快回土覆盖并夯实。
五、机房内光缆敷设要求
1)机房内光缆在经由走线架、拐弯点(前、后)应予绑扎,垂直上升段应分段(段长不大于1 米)绑扎,上下走道或墙壁应每隔50cm 用2~3 圈绑扎,绑扎部位应垫胶管,避免受到侧压力。
2)机房内光缆不改变程式时,采用PVC 阻燃胶带包扎作防火处理,进线孔洞要求用防火泥堵塞。
3)ODF 架端子板或终端设施(光缆终端盒)上应清楚注明各端子的局向和序号。
4)机房内光缆预留盘圈绑扎固定在走线架或墙壁上,基站光缆可预留在基站外的终端杆上。
5)机房内光缆一般从局前手井经地下进线室引至光传输设备。局内光缆应挂按相关规定制作的标识牌以便识别。
6)光缆在进线室内应选择安全的位置,当处于易受外界损伤的位置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7)机房内光缆应布放整齐美观,沿上线井布放的光缆应绑扎在上线加固横铁上。
8)按规定预留在设备侧的光缆,可以留在传输设备机房或进线室。有特殊要求预留的光缆,应按设计要求留足。
9)光缆引入基站后应堵塞进线管孔,不得渗水、漏水。
六、光缆成端
1)应根据规定或设计要求留足预留光缆。
2)在设备机房的光缆终端接头安装位置应稳定安全,远离热源。
3)成端光缆和自光缆终端接头引出的单芯软光纤应按照ODF 的说明书进行。
4)走线并按设计要求进行保护和绑扎。
5)单芯软光纤所带的连接器,应按设计要求顺序插入光配线架(分配盘)。或者在指定的位置安装光缆终端盒。
6)末连接软光纤的光配线架(分配盘)的接口端部应盖上塑料防尘帽。
8)软光纤在机架内的盘线应大于规定的曲率半径。
9)光缆在光配线架(ODF)成端处,将金属构件用铜芯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引出,并将其连接到保护地线上。
10)软光纤应在醒目部位标明方向和序号。
七、杆路
1、杆号要清淅不能错喷,要求白底蓝字,表明属于哪一段工程,第几号通信杆路。杆号一般从城市至乡镇,乡镇至村顺序从小到大进行编号。杆号字(牌)的高度,最末一个字(牌)下边缘距地面2.5米,杆号应面向道路侧。
2、杆路要直,(在平原无障碍区内)不能有弯。电杆要立的竖直。
3、埋深要达到标准:8 米水泥电杆一般普通土为1.5 米,软石1.4 米,坚石不低于1.2 米;10 米杆为1.6~1.8 米,最低1.6 米;12 米杆为2.0~2.2 米。(坚石)杆根夯实。达不到埋深标准的用石护墩保护。
4、在架空过公路、铁路的时候,优先采用顶管过路方式,杆路上跨必须使用10~12 米通信电杆,很特殊情况使用15 米电杆。
5、新建杆路建设原则上满足50 米/杆档(1 公里20 根电杆),如地形障碍不能满足,则在邻近杆档进行调整,以满足平均杆距50米的要求。跨一般公路可为30~40 米,大公路可为40~60 米(电杆选10 米以上)。
6、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内移。水泥杆的内移值为100~15mm;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侧倾斜100~200mm。
八、拉线
1、拉线一般安装在转角杆、分支杆、耐张杆、终端杆或直线杆,是线路中平衡电杆应力的补强措施。一般采用7/2.2 的镀锌钢绞线做吊线,采用φ3.0 铁线缠扎,拉线则用7/2.6 的镀锌钢绞线,若7/2.6的做吊线用则拉线用7/3.0 的镀锌钢绞线。
2、拉线方向要求:终端杆的拉线及耐张杆承力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对准,转角杆的拉线应与线路转角平分线方向对准,防风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垂直。
3、拉线一般固定在横档下不大于0.3m 处。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一般为45°,受地形限制时夹角不应小于30°。定在横档下不大于0.3m处。
4、拉线拉距与杆高比例一般为1:0.75 最大不超过1:1,最小不能低于1:0.5 如8 米杆则拉线拉距在7 米左右。拉线上把原则上缠扎15 公分,留3 公分空再缠扎10 公分再缠扎5 圈封口留10 公分用3.0mm 钢线另缠5 圈扎牢。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1 11:18 , Processed in 0.67339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