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
- 244
- 分贝
- 0
- 家园分
- 317
- 在线时间:
- 152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3-9-13
- 帖子:
- 55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1-8-10
- UID:
- 700606
注册:2011-8-10
|
我的问题集中在上行控制信道(pusch)中控制信息的信道编码.
一,简单点的
1,标准里面这个PUSCH的3种控制信息都是先确定信道编码之后输出的数目??这是为何,一般来说我们不是根据输入来确定输出。
2,接上,标准里面的那个确定输出大小的公式很长,不是很理解这种取最小min{a,b}的意思,为啥要这样做。
二,很多的
控制信息中ACK/NACK信息,我想要确定它的比特数还有后面块编码之后还有加扰,需要确定是用那个扰码,也就是要确定N_bundled参数,ACK/NACK的比特数都是要根据36.213 7.3节来确定的,这一节我看了很晕,问题多多。
1,里面说到ACK/NACK有两种反馈模式,捆绑和复用。因为一个上行子帧可能需要对多个下行子帧的数据进行应答,所以才出现了这两种模式。标准里面说到在上行子帧n对应n-k的需要做出应答的下行子帧,我这里对n和n-k不是很理解,是个数量还是序号??标准里面说是根据下表来确定的,可是,你们看,n-k的话有些是出现负数的...无法解释
看文章最后的表
2,在这个7.3节中多次提到了SPS(半持续调度),我的理解就是当为这种状态的时候不需要对应的调度信息。
我对其中一些句子不是很理解
“UE需要对所有第 子帧的、该UE对应的、要求ACK/NACK反馈的PDSCH传输或指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见9.2节)的PDCCH的检测结果做出ACK/NACK响应”,这里为啥还要对指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PDCCH进行响应??不是对数据才会做出ACK/NACK响应么??
3,接下来是一个值的意义。就是DCI格式中上行资源分配DAI_UL和下行资源分配索引DAI_DL
上行的DAI在DCI格式0中,下行的DAI在1,1a,1b等中。我区分不了这两者的区别。知道大概是指明了下行中需要反馈的子帧数目,求区分!!和SPS有关系?
4,标准里面有两个参数,U_DAI和N_SPS,前者代表了在UE在所有 n-k子帧中,检测到的指示PDSCH传输的PDCCH以及指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PDCCH的总数(这种情况就是SPS),后者是子帧中没有相应PDCCH的PDSCH传输个数,其值为0或1。为啥是0和1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