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移动台位于一个基站两个相邻扇区的小区覆盖重叠区域,移动台和基站的通信有两条空中接口信道,每个扇区各一个。下行需要两个扩频码来区分他们;上行基站要接收每个扇区中移动台的码分信道,然后引入到同一NODEB基带Rake接收机并进行通常的最大比例合并。在更软切换期间,每条连接都只有一条功率控制环路是激活状态。下行在UE中进行最大比合并。一般有5%~15%的接续发生更软切换。 |
| | 移动台处于属于不同基站的两个扇区覆盖面的重叠部分。下行移动台通过最大比例合并Rake处理来接收两个信道(信号);上行两个基站同时接收移动台的码分信道,但接收到的数据被发送到RNC进行选择合并。在软切换期间每条连接的两个功率控制环路都是激活状态,每个基站各用一个。一般有20%~40%的接续发生软切换。 |
| 指的是UE当前正在使用的小区的集合,软切换的执行结果就表现在活动集中小区增加或减少。 |
| UE根据UTRAN给的邻近小区信息,正在观察但不在活动集中的小区,UE对观察集中的小区进行测量,当测量结果符合一定的条件时,这些小区可能被加入活动集,所以有时也称为候选集。 |
| UE已检测到,但既不属于活动集也不属于观察集的小区,UTRAN可以要求UE报告已检测集的测量结果 |
| | 主要用于当UE位置发生改变时及时更新UTRAN侧关于UE的信息,还可以监视RRC的连接、切换RRC的连接状态,另外还有错误通报和传递信息的作用。不管是小区更新还是URA更新,更新过程均是由UE主动发起的。处于URA_PCH状态时,如果分配给UE的URA不在小区中广播的URA ID列表中,则UE将发起URA更新过程。或者UE在服务区内,但T306超时,则UE将发起URA更新过程。 |
|
| 指UE从IDLE模式请求进入CONNECTION模式时,如果准入失败,则根据UE以前上报的RACH测量报告,从中选择其它最优的小区尝试接入。(1)直接重试算法只在UE发起RRC连接建立请求时有效;(2)对UE上报的RACH测量报告中的小区测量值进行缓存,RNC收到新的RACH测量报告后即删除原来存储的小区测量信息,对测量信号CPICH Ec/No大于MinSignalRequierd(基本接入门限)的小区进行缓存,并记录上报时间;(3)(3) 当UE请求RRC连接建立时,如果失败,RNC根据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携带的RACH测量报告中的小区测量信息,挑选新的质量最优的小区再次尝试接入,直到所有可用小区(后候选小区)都失败且达到最大重试次数后为止。直接重试算法包括RRC重试算法和RAB重试算法。RRC重试算法:指RRC连接建立过程中在RNC内部不同UMTS小区间的重试过程,目前一般优先重试UE初始接入小区的异频同覆盖小区,如果失败再对RACH测量报告中的其他同频小区进行重试。RRC建立过程中,无法确知业务速率、域类型等其他信息,且信令过程也缺乏到GSM小区的必要信息,因此该阶段只能在UMTS小区间进行重试。RAB重试算法:指RAB指派过程中,无线层资源分配失败,由RNC发起的到GSM/GPRS小区迁移重试过程。 |
| 重定向算法主要利用RRC CONNECTION REJECT消息中的Redirection info信元和UE的小区重选过程完成引导UE到异频、GSM系统中接入的过程。与RRC直接重试算法相比,二者触发条件相同,但重定向过程需要UE执行小区重选过程,因此用户感觉到的接入时延将增加。但也正是有了小区重选过程,用户的接入成功概率会增加。另外重定向算法支持到GSM小区,而RRC重试算法不能支持。RRC重试算法和重定向算法可以是串行关系,即直接重试失败后启动重定向。 |
| UU接口有5个信令过程都能够完成硬切换:(1)物理信道重配置(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 );(2)传输信道重配置(TRANSPORT CHANNEL RECONFIGURATION);(3)RB建立过程(RADIO BEAR SETUP );(4)RB释放过程(RADIO BEAR RELEASE);(5)RB重配置过程(RADIO BEAR RECONFIGURATION)。伴随迁移过程也用上述5种中的一种来完成,分为同频、异频和系统间硬切换三种。目前异频测量采取周期测量上报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小区属性(载频覆盖边缘小区和中心小区),切换判决采用不同的物理测量量(CPICH RSCP和CPICH Ec/No)和切换门限。系统间切换使用CPICH RSCP作为物理测量量,使用2D、2F事件决定压缩模式的启动与停止。 |
| |
为了防止测量报告过程中的随机干扰和减小信号频繁波动的影响,避免乒乓切换,在测量中采用平滑滤波算法。滤波系数该参数越大,对信号平滑作用越强,抗慢衰落能力越强,但对信号变化的跟踪能力越弱。对于密集城区,由于站间距很小,切换时间很短,因此必须减小跟踪时间,也就是减小此滤波系数。一般来说,层3滤波系数取值为2比较合适。参数建议值:D3。 | 国内领先的通信技术论坛9e!h8}8u.o
滤波的作用就是将多个测量结果进行平均(因为即便是在同一个位置,UE不动,接收到同一个小区的信号也会有差异,有时可以达到20dB以上),滤波系数越大,就相当于平均的测量结果个数越多,当然更能反映平均水平,即平滑能力越强;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平均的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的信号变化情况,滤波系数越大,越不能反映信号的实时变化,即不能即时地跟踪信号变化.但如果滤波系数越小,可能又会造成一些误判决,即比如会造成频繁的切换等问题.mscbsc 移动通信论坛拥有30万通信专业人员,超过50万份GSM/3G等通信技术资料,是国内领先专注于通信技术和通信人生活的社区。$r1~![0~.S&Z&T
一般来讲,密集城区多径效应明显,滤波系数应该小一些,以便能够及时地跟踪信号实际变化;郊区和农村地区信号变化比较慢,滤波系数应该大一些.
|
| 该参数的取值与慢衰落特性相关。该值越大可减少乒乓和误判,但会导致事件触发不及时。磁滞的增大,对于进入软切换区域的UE而言,相当于减小了软切换范围,对于离开软切换区域的UE而言,相当于增加了软切换的范围。该参数的取值即需要考虑无线环境(慢衰落特点) | 国内领先的通信技术论坛"J-u9e/A!v']&C'u
也需要充分考虑实际的切换距离和用户的移动速度。1A、1E事件为向活动集中添加小区的事件,属于关键事件,为保证及时切换,1A事件的磁滞可比1B、1F、1C、1D事件磁滞设置小一些。但不应相差太大,否则会影响软切换比例。 |
| 该值与慢衰落特性有关。该值越大,误判概率越小,但会减小事件对测量信号变化的响应速度。25.133V3.6.0中规定同频测量物理层每隔200ms更新一次测量结果,因此Time-to-trigger低于200ms没有实际意义,延迟触发的设置应尽量接近200ms的整数倍。对高速率移动台占多数的小区,该值可设置小一些,而低速率移动台占多数的小区,可设置大一些。另外不同类型的事件对上报的延时要求也不同:活动集添加类事件(1A事件和1E事件)通常要求较小的时延,活动集替换类事件(1C事件和1D事件)通常要求较小的乒乓和误切换,对掉话率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这类事件可设置较大的延迟触发时间,活动集删除类事件(1B事件和1F事件)延迟触发的设置则主要考虑减少乒乓切换,初始设置可与1A、1E事件设置相同。 |
| 该参数用于根据活动集中每个小区的测量值来确定软切换的相对门限。该参数越大,相同条件下计算得到的软切换相对门限越高。当Weight取0时,软切换相对门限的确定只与活动集中最优小区有关。 |
| 小区CPICH测量值偏移量。该值与实际测量值相加所得的数值用于UE的事件评估过程。在切换算法中起到移动小区边界的作用。该参数由网规根据实际环境配置。该值越大,就越容易加入激活集,从而越容易进行软切换。在配置邻区时如果希望切换容易发生,可以配成正值,否则配成负值。 |
| 为了避免切换算法再次判决此UE向本来已经没有多余容量的小区进行切换。为了避免做出多余的判断,如果切换失败(包括软切换加入和硬切换),限制该UE在惩罚时间内向该小区再次发起准入请求,并且要求事件转周期报告的报告间隔应该和惩罚时间相当。这样,在切换失败后一方面对失败的目标小区进行惩罚,另一方面使周期报告的时间间隔和惩罚时间相当,可以避免造成大的处理能力的浪费。面向连接的小区惩罚算法如下:小区惩罚算法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受惩罚的小区进行切换接入的拒绝,即不允许该UE再向此小区提出切换请求,将惩罚位置1;当惩罚时间到期后,解除惩罚,将惩罚位置0。 使用set hocomm命令配置此面向RNC的全局切换参数,使用lst hocomm命令查看参数当前的配置。 |
| 当UE发送测量报告后UTRAN没有任何回应(比如因为容量不够),此时UE从事件报告转向周期报告机制,测量报告的内容包含直到ACTIVE SET内小区的信息和进入REPORTING RANGE的MONITORED SET内小区的信息。只有当此小区被成功加入ACTIVE SET或者离开REPORTING RANGE时,UE才停止周期性发送测量报告。 |
| 分层小区重选惩罚时间。为了防止乒乓切换而设置的值。当UE从一个小区切换到另一个小区后,为了防止UE重新切入原小区,设置一个时间,在这个惩罚时间内,UE无法切回原小区。 |
| 典型的切换过程为:测量控制—>测量报告->切换判决—>切换执行->新的测量控制。测量控制和测量报告信令流程图:网络侧RRC层给UE的RRC层发一个MEASUREMENT CONTROL消息,要求UE进行测量和报告。UE的RRC层通过原语配置L1层进行测量,L1层经过一次平滑处理后通过原语向RRC层报告测量结果,RRC层经过二次平滑处理后如果满足报告条件就发送测量报告给网络侧RRC层。(1)测量控制:测量控制过程用于建立、修改和释放UE中的一个测量, UTRAN在下行链路DCCH上采用AM模式发送;(2)测量报告: 在CELL_DCH状态,对于UE中某个正在进行的测量,当变量MEASUREMENT_IDENTITY中存贮的上报准则满足时,UE在上行DCCH上发送MEASUREMENT REPORT消息。 |
| | Window_add取值为1~3dB,Window_drop取值为2~5dB。如果UE和多个NODEB之间的路径损耗都相同,软切换带来的增益上行链路增益为1.8dB左右,即UE发射功率可降低1.8dB。而下行链路获得的软切换增益为2.3dB,因为下行假设没有采用发射分集。当UE和各NODEB之间的路径损耗相差特别大时,即UE只和一个NODEB相连,这个时候会引起UE发射功率的增加,从而UE不能从路径损耗最大的NODEB获得增益。其中Window_add=相对门限-迟滞;Window_drop=相对门限+迟滞。 |
|
| | 即软切换对抗快衰落的增益(软切换对链路解调性能的增益)。由于宏分集合并的作用,软切换减少了相对于单个无线链路所需的Eb/No值,带来一个对抗快衰落的附加宏分集增益,典型值为1.5dB。软切换总的增益一般为2dB~3dB,是包含了对抗慢衰落和快衰落的增益。 |
| 即软切换对抗慢衰落的增益。软切换多条无关分支的存在降低了阴影衰落余量需求,由此带来的增益 —— 多小区(Multi-Cell)增益。基站之间的慢衰落是部分不相关的,通过软切换移动台能选择一个更好的基站,因此软切换可以减少所需的对数正态衰落的储备,带来一个对抗慢衰落的增益。更软切换在NODEB中进行最大比合并,增益最高;软切换在RNC中进行选择性合并,增益一般。 |
| 由于UE和NODEB间的每个连接都需要逻辑基带资源、在Iub接口上预留的传输容量和RNC资源的支持,所以软切换开销可以看作是对实现软切换所需要的额外硬件/传输资源的一个测度。过高的软切换开销会降低下行链路容量,因为每一个软切换连接都会增加对网络的干扰。软切换开销可以通过合理设置Window_add、Window_drop和激活集大小等参数来控制。一般地,当小半径小区和大半径小区设置相同的软切换参数时,小半径小区通常比大半径小区所需地开销大。这是因为大半径小区内地UE只和较少数目地NODEB同步,而小半径小区则较多。另外多扇区时,软切换开销更大,所以多扇区时应该设置较低地Window_add、Window_drop值。 |
| 1、软切换区域比例 = (活动集小区中个数为2的点数+活动集小区中个数为3的点数)/测试总点数×100%,这个指标是衡量存在软切换的区域占整个覆盖区域的比例。反映重复覆盖的情况。4R7c(|8X![4h
2、软切换比例(从单个UE占用RL的数量计算,主要是衡量由于软切换而额外占用的空口和IUB资源的,也可以从路测数据中模拟,假设1条RL的点数定义为A1,2条定义为A2,三条定义为A3),关于这个指标有两个不同的计算方法:www.mscbsc.com)n#j3a1h$O/x5|6~4t4{4o,Y
MSCBSC 移动通信论坛:| R*m3i9f-S
公式一:(A2*1+A3*2)/(A1+A2*2+A3*3)
www.mscbsc.com)d1Q-S8n;['z,|,x4J
公式二:(A1+A2*2+A3*3)/(A1+A2+A3)-1 | 国内领先的通信技术论坛&["T6}9y;u5b1@(v'w
公式二更能代表软切换带来的额外开销。但是由于公式二计算出来的值偏大,实际规划时不容易达到用户的指标要求,部分友商采用公式一计算。公式二在话统工具里面进行了细化,分出了软切换和更软切换的情况。公式1表示的是多余的链路数除以实际使用了的链路数(包括软切换多使用的链路数),所以计算值偏小,但不科学。可以达到30%以下,容易满足用户的指标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