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业务数字分布式系统解决方案(MDAS)介绍 1、概述: 密集建筑底层(如:住宅小区、城中村、校园、街道、沿街商铺等)楼宇间距小,人口密度大,语音个数据业务需求量大,是典型急需要进行覆盖的热点话务区域。实际上这些区域往往信号覆盖弱,长期无法实施网络建设,用户投诉量大。如何有效解决这类区域的信号覆盖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难题。 目前,传统建设基站的方式很难在这些区域成功实施。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 物业租赁难 这些区域人口密集,居民对传统基站非常敏感和排斥,很难租到合适的站点建站。 2) 施工阻挠 即使能租到可建设的站点,在这些区域施工,极易引起居民的反对、阻挠,最后被迫停工。 2、多业务数字分布式系统解决方案 多业务数字分布系统解决方案可以达到快速建站的目的: 2.1 快速建站思路 现阶段急需对密集低层建筑区域进行深度覆盖(移动和电信进行的滴灌覆盖),传统宏站及传统馈线室外分布系统无法进场施工建设,因此需要在建设方式上有所改变,这些区域深度覆盖快速建站的思路如下: 1) 采用便于隐蔽安装的小型化设备 2) 不采用民众熟悉的射频电缆,而采用网线,对外可说做宽带 3) 供电方式采用网线远供 4) 天线采用设备一体化或外加小型美化天线相结合 2.2 产品总体架构 多业务数字分布系统解决方案,由接入控制单元 、扩展单元和三部门组成,用于2G/3G/LTE无线通信信号深度覆盖,并可在扩展单元出接入有线宽带业务或WLAN业务,达到4网协同覆盖,具体如图: 2.3 总体方案的优点 1) 解决物业难的问题 2) 工程施工阻力少 3) 远程供电,解决取电难问题 4) 底噪干扰低 5) 运行能耗低 3、应用案例分析 目前多业务数字分布系统已经在多个地市得到应用,后期开通效果理想,下面选取两个站点进行分析。 3.1 低层小区深度覆盖-----XXX 3.1.1站点概述 XXX小区内建筑均为7层民房,位于XXX内,为XX市最大的建材市场,沿街店铺遍布着各大型建材卖场,热闹繁华,属于人口密集区。一层大部分为店面,2层以上为居民自住房、出租房,楼间距小、分布密集。对无线通信网络资源有很大需求,对网络质量要求较高。 3.1.2覆盖方案介绍 经过现场统计及估算,该片区人口总数12250余人,话务较高,数据业务需求迫切,但现网网络覆盖差,存在大片覆盖弱区及空洞区域,难以满足该片区用户正常需求。在现场有业主询问移动宽带怎么没到位等。 对该片区进行精确有效的深度覆盖,一方面可以结合目前低廉的套餐抢占更多的潜在客户,有利于市场拓展;另一方面,也满足现有移动用户的正常通话需求,解决了信号的室内深度覆盖,保证用户对移动品牌的长期依赖。 XXXX多业务分布系统共使用了接入控制单元1台、扩展单元8台和远端单元38台,一期开通了11台远端单元。施工过程中非常顺利,未出现业主阻挠问题,当时在楼顶建设美化宏站受到业主围攻。 3.1.3覆盖效果分析 从路测情况来看,XXX在安装完后,信号情况如下。 MDAS开通设备后所覆盖的地方信号强度有明显改善,安装效果明显。 3.2低层小区覆盖-----XXXXX 3.2.1站点概况 XX小区位于宁德市南际路,属于城中村范畴。选定区域内约有50栋住宅楼,人口密度较大。由于是居民自建住宅,楼宇间距小,楼宇密集,楼宇纵深太深,周边基站对楼宇低层覆盖效果不佳,信号强度衰减大,导致小区内中低层住宅信号弱区、盲区问题突出,网络质量投诉严重。 3.2.2覆盖方案介绍 根据详细勘测设计,确定此方案需要使用超五类线分布系统,接入单元1台,扩展单元共3台,覆盖单元共21台。 扩展单元和覆盖单元的具体分布情况,详见下图: 3.2.3覆盖效果 在XX小区设备开通前后对比可以看出,开通后改善效果明显; 室外TotalRSCP[-75, -65)占比开通前的2.29%,提升到开通后的7.33%,提升5.04%;TotalRSCP >=-65占比开通前的0%,提升到开通后的91.75%,提升91.75%,室外TotalEc/Io >=-8占比开通前的86.23%,提升到开通后的98.26%,提升12.03%; 室内TotalRSCP [-85, -75)占比开通前的17.86%,提升到开通后的43.75%%,提升25.89%;TotalRSCP [-75, -65)占比开通前的0%,提升到开通后的52.84%,提升52.84%,室内TotalEc/Io >=-8占比开通前的94.64%,提升到开通后的99.43%,提升4.79%,对比测试效果有很明显的改善。 4、总结 室内深度覆盖问题一直是局方网络质量的短板,通过传统覆盖方式难以解决。而数据量的加大迫使局方要快速解决。 采取多业务分布系统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针对不同的场景、不同的需求,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手段。需要更多的创新来破解建设中的难题,与运营商共同打造精品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