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大将

注册:2008-7-23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4-7 20:06: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联通混改狂热背后冷思考:“疾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通信产业网|2017-04-07 16:19:29

【通信产业网讯】(记者 赵妍 崔亮亮)一直以来以改革者形象出现的联通,此次又扮演了通信行业混改的先锋。4月5日,联通发布公告:将以A股平台进行混改。

详细的混改方案并未公布,坊间关于此次混改入股也多有传言。“无论是什么样的方案,如果治理结构不改变,混改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个还是需要谨慎。”清华大学教授高旭东向《通信产业报》(网)记者直言。

此观点得到多位业内专家的认同,电信专家陈志刚撰文表示,从公司治理结构上,无论股权性质如何多变,引入的是新的国有资本还是民营资本,国有资本控股的基本格局、国有产权代理人模式以及运营商高管考核任命选拔机制,都可能不会因为混改有多少本质改变。

对于混改能否在激励和约束机制上有所突破,多数业界人士持悲观态度。但联通混改还是点燃股市,承载联通员工变革的希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失衡竞争格局下,联通的困境。

“如果改革是有不确定性,但如果不改只能是等死”论坛上某联通员工的话颇具代表性。联通混改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无论是对来自政策层面加快7个行业混改进程的执行落地,还是联通内部的变革意愿。

变革:残酷现实的逼迫

“国企任何的变革,几乎都源于残酷现实的逼迫,不得已而为之。”某业内人士表示。 在制式纠结等待中蹉跎了岁月的联通在4G时代渐渐落后,移动用户份额被电信超越,宽带用户被移动超越,2016年盈利能力更是排在三家最末,净利润下降九成之多。

尽管“联通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的结论给资本市场给员工传达着联通不放弃发展的决心,但残酷的现实下,做到起死回生绝非一蹴而就。

告别了人口红利时代的电信运营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全球运营商都如此,在MWC 2017上,软银总裁孙正义在演讲中提到,全球运营商ARPU下降了47%,预测分析未来几年还将继续下降。

国内运营商,高毛利的语音和短信业务,被不断蚕食掉,流量“剪刀差”增大,新的收入增长点尚在探寻中。即便是财报数字亮丽的移动电信也暴露此问题:行业新的增长点乏力,利润增加更多地来源于降低成本。

体现在2016年财报中,除了中国联通利润大幅度下滑外,其他两家的收入增幅均低于利润增幅,说明利润更多地来源于节流,而非开源。中国移动2016年营收7084亿元,同比增长6.0%;净利润1087亿元,剔除铁塔一次性收益因素,2016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达10.5%。中国电信营收3523亿元,同比增长6.4%,净利润剔除出售铁塔资产一次性收益,净利润增长11.7%。

分析中国联通,尽管利润下降幅度达到九成。但看EBITDA,中联通和中电信相差不大。中国电信2016年EBITDA 为 951.39亿,中国联通EBITDA 为 794.98亿,净利润 6.5亿。说明中联通的净利润,被各种财务成本给“吃掉”。

与此同时,沦为管道的三运营商存量市场的竞争白热化。在规模效应显著的通信业,已经落后一步的联通并没有多大优势。市场失衡加剧。在营收利润以及移动市场份额方面,中移动远远甩开竞争对手。同时中移动的市场主导优势向固网宽带和集团客户市场延伸。

此时,变革成为联通改变现状的希望。“穷则变,变则通”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时指出,“中国联通目前所受到生存与发展危机,并不单单是来自行业内其他运营商,更为重要的是受到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而带来的危机。”目前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物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运营商所固有的机制体制都需要得到变革,否则传统运营商都将面临淘汰的危机。联通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不是发展得很顺利,去年经营遇到困难、净利润下滑,混改或称为联通走出困境的一剂良药。

进程加速 创新业务利好

体量最小,并以变革者身份进入电信市场的联通再一次站到了电信业改革的风口浪尖。去年9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专题会,中国联通被列入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批试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今年两会期间的政策吹风会上,联通总经理陆益民表示,混改方案已经提交,正在等待相关部门审批。

3月31日上午,国家发改委的委内改革专题会议上,提出尽快批复实施试点方案,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形成一批典型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强调,要把握进度,倒排时间表,争取做到5、6月份改革方案全部报出,下半年出台实施。

内外结合的改革动力,意味着联通混改已经近了,近了。

混改能为联通带来什么,业内人士表示, 联通混改在历史上是一件标志性的事件,作为国有垄断企业放开资本,融进民营资本的新鲜血液,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尤其是在创新业务方面,民资的进入或将给联通带来利好。独立观察家王峰预测,混改后,联通的数字化服务收入将会迅速增长。他表示,如果BAT等互联网公司入股联通,BAT能为联通带来的,更多会是通向数字化服务领域的关键核心能力。

在通信运营商转型方向上,由于CT基因和IT能力的缺失,极大的限制了其在ICT领域的发力。但随着IT企业的入股,未来,中联通在云、大数据、物联网、IT能力、能力开放平台、用户接触界面侧的技术合作,都将为其进入更加广阔的数字化服务市场,打下良好基础。也将成为这次联姻,对中联通最大的帮助。

国企沉珂积重难返

与此同时,在移动市场处于饱和竞争中,留给联通的空间并不太多。然而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通信和ICT事业咨询部总监陶旭骏认为,联通混改的促进作用一定会有,但同时,联通股市的上扬并不等于混改就会像人们所期盼的那样令联通改天换地。

陶旭骏认为,联通混改的影响也许并非人们所期望的那么深远。运营商有自身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如用户、渠道、数据,而BAT企业的优势在于他的创新与生态圈,双方企业文化、历史沉淀、管理机制都相差很远,融合起来是非常困难的。BAT历史上也不乏入股其他企业的案例,但也并非每项都是成功的。如果做个极端的设想,以BAT企业中企业文化最为强势的阿里为例,即使联通现在成为阿里全资控股子公司,其实也并不会改变更多。更何况BAT企业在混改中只会持有小部分股份。当然,运营商的网络、渠道、用户等资源对于互联网企业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这也是以往互联网企业与运营商多次合作的先决条件。

舒华英指出,混改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运营机制问题有待进一步观望。按照《电信条例》规定,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的公司,国有股权或者股份不少于51%。那么混改后,混改深度如何,以及民资能够掌握多少话语权,是否对企业决策占到主导地位值得期待。如果能让互联网巨头的战略投资真正参与到联通的运营决策中,才是最大的利好,仅仅是入股是没意义的。

混改的目标是通过优化股权结构来完善治理结构,进而促进混合所有制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如果国企的人事任命制度、产权关系等没有根本改变,混改本质上并未解决效率问题,仅仅改了改股权结构。正如一位网友戏言,原来怎么样现在以及未来都还是那样!区别只是董事会席位多了两个不说话的观众。对于联通,对于国企,“疾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混改又能改变什么?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0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6 06:26 , Processed in 0.26208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