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原创】中国手机销售渠道变革(七)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7-7-24 16:56
作者: jzlzp110     标题: 【原创】中国手机销售渠道变革(七)

2011年8月,小米公司开始在线上发售手机。根据小米公布数据,到20123月,小米手机销售达到100万部;2012年实现销售712万部;2013年小米手机销量1870万部;2014年,小米手机销售6112万部,在全球手机品牌年销量中排名前三。
不到四年时间,小米手机仅凭累计不到十种机型,居然把销量做到了全球前三。
表3-4201412月主要手机品牌的线上渠道销量占线上总销量的份额


小米


华为


苹果


魅族


三星


酷派


诺基亚


联想


32.8%


17.4%


5.6%


5.2%


4.9%


4.2%


4.2%


3.7%


(数据来源:赛诺咨询公司)
小米线上渠道最成功的是粉丝经营。在小米论坛、小米公司微博、微信等各大论坛上,以及各种社交媒体上,均有大量“米粉”,再加上雷军、黎万强、小米员工的粉丝,数量达到5千万左右。
米粉的威力惊人,在2014年的“米粉”节、“双十一”,小米均创造了一天内销售上百万部小米手机的神话。
但“米粉”更大的作用是营销传播。同是那一天,各大网站、论坛上米粉们发的关于小米手机的贴子超过2千万个(根据第三方服务器抓取数据,不完全统计),其中仅小米论坛上的发贴数就超过3百万个。
小米通过电子渠道销售手机,最核心的要素是构建粉丝“参与感”。
对用户而言,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最大的差别在于,线上渠道无法体验,这个短板拉长了用户和产品之间的距离,成倍地增加了线上营销难度。这也是线下渠道相对线上渠道的核心优势。这种差别对于动辄上千元的手机销售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正是这条主要原因,十多年来阻碍了线上渠道销售手机。
小米的“参与感”,不仅成功地替代了用户体验感知,甚至给部分粉丝带来比体验更大的心理满足感,而且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小米用移动互联网应用MIUI、用游戏来吸引用户,让用户把对MIUI等软件的兴趣等同于对小米手机的体验,而且用户体验时间超长,乐此不疲,因而产生深度参与的巨大心理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已超越了营销。
其中,为了绕过“缺乏体验环境”这一硬伤,小米花了大量时间培养种子选手,培养小米论坛,引导米粉去广泛传播,基本形成了手机的互联网营销体系。小米另辟蹊径的创新之举,实在是高!
3-8:客户线上与线下消费过程比较
移动互联网24.png
(资料来源:作者文章《“参与感”那套玩法,三大运营商能学会吗》)
“参与感”的本质是营销传播,构建参与感的目的是打造品牌核心竞争优势。
黎万强在《参与感》一书中说,“构建参与感,就是把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开放,让用户参与进来,建立一个可触碰、可拥有、和用户共同成长的品牌!我总结有三个战略和三个战术,内部称为‘参与感三三法则’”。这句话是说通过用户参与,建立产品品牌。对于一个新产品如小米来说,构建参与感的第一步是建立品牌。而放在一个较长时期来看,构建参与感的目的,是打造品牌核心竞争优势。
怎样打造品牌核心竞争优势?阿黎把它总结为“参与感三三法则”,即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这是其书的精髓,在此不多解释。
然而,很多人并未真正理解“参与感”,也未理解“三三法则”。这里我把关于“参与感”的相关思考结论写出来,供参考。
第一,参与感是打造品牌核心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工具,尤其适用于互联网产品品牌,但并非是唯一工具。iPhone同样是有名的手机品牌,你可以认为它是杰出的互联网产品品牌,但它就没做什么参与感。
第二,打造品牌核心竞争优势通常有两条路径,一是做好产品,二是做好营销,互联网产品增加了第三条路径,即做粉丝。做粉丝实现了两条路径二合一。在通过参与感构建品牌核心竞争优势的逻辑中,粉丝战略至关重要。对互联网产品而言,粉丝战略是连接产品战略和营销战略的纽带,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更高层次的营销战略。
第三,“三三法则”中的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其实质分别是:做好的产品,做好的传播,做好的营销。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看似适用于三个战略,其实主要用于粉丝战略。
图3-9:通过“参与感”构建品牌竞争优势的逻辑
移动互联网25.png
(资料来源:作者文章《“参与感”那套玩法,三大运营商能学会吗》)




家园推荐阅读:

中国手机销售渠道变革(一)
中国手机销售渠道变革(二)
中国手机销售渠道变革(三)
中国手机销售渠道变革(四)
中国手机销售渠道变革(五)
中国手机销售渠道变革(六)






附件: 移动互联网24.png (2017-7-24 16:53, 47.87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I3MjQ4fGFhN2UwMGNkfDE3NTM3MTc2MDh8MHww

附件: 移动互联网25.png (2017-7-24 16:54, 41.5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I3MjQ5fDRkYjAxNTM1fDE3NTM3MTc2MDh8MHww
时间:  2017-7-25 08:40
作者: Tomycl

本帖最后由 Tomycl 于 2017-7-25 08:41 编辑

昨天上午看了楼主的前几个帖子,说的都非常好。今天早上又看到楼主的新帖,很是欣喜!
这些帖子让我们这些搞技术的人能理解一些销售上的事情,拓宽了视野。
谢谢楼主~

时间:  2017-7-25 09:13
作者: jzlzp110

Tomycl 发表于 2017-7-25 08:40
昨天上午看了楼主的前几个帖子,说的都非常好。今天早上又看到楼主的新帖,很是欣喜!
这些帖子让我们这些 ...

感谢您的鼓励!不同岗位之间需要互相了解和理解。如觉得好,请帮忙传播。谢谢!
时间:  2017-7-25 09:30
作者: vane999

欧珀,vivo呢?
时间:  2017-7-25 10:49
作者: mxxmzmx

OPPO
时间:  2018-2-26 21:25
作者: ireijjhhjhut

对线上直销的战略性重视应该源于魅族吧?
时间:  2018-2-26 21:34
作者: ireijjhhjhut

本帖最后由 ireijjhhjhut 于 2018-2-26 21:36 编辑

感觉讲线上渠道的崛起过渡急了一些。小米的客户互动模式固然是一个巨大的驱动力,这个源于早先的魅族,但另一种单纯售货的模式,尽管传统,绝对量应该更大一些。这个脉络不可放过,里面又有哪些角色和关键事件。可能得结合”互联网手机“这个词儿说说
时间:  2021-1-4 14:36
作者: yansc07

看完了连载,受益良多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