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副版主

注册:2009-4-284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3-17 21:21: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偶然发现了很不错的文章,厚颜向作者申请了转载授权,特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姊妹篇:【转载】中兴老兵回忆录:操作系统的故事

作者:玩云计算的民工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3868742671

目录:

序言
手机故事-E3的起步
手机的故事--跨体系的痛苦
手机的故事-手机成研所
手机的故事-E700优化的教训
手机的故事-业务起步
手机的故事-初到手机
手机的故事-智能手机兴起
手机的故事-部门大扩张
手机的故事-技术路线还是管理路线
手机的故事-软平中心
手机的故事-焦土数据卡
手机的故事-管理干部的陷阱
手机的故事-单打独斗
手机的故事-分化
手机的故事-平台争论
手机的故事-U700自研平台收官
手机的故事-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
手机的故事-智能机转型之困
手机的故事-初探云计算
手机的故事-软平变业软
手机的故事-业软云平台
手机的故事-分裂
手机的故事-艰难前行
手机的故事-巴塞展和获奖
手机的故事-移动互联网之殇
手机的故事-移动互联网之殇-浏览器
手机的故事-移动互联网之殇-社交网络
手机的故事-移动互联网之殇-手机助手
手机的故事-移动互联网之殇-备份与恢复
手机的故事-移动互联网之殇-驾驶助手
手机的故事-移动互联网之殇-RCS
手机的故事-移动互联网之殇-其他业务
手机的故事-走马换将
手机的故事-新官上任
手机的故事-云平台举步维艰
手机的故事-盛极而衰
手机的故事-业余软件中心
手机的故事-夭折的PAAS
手机的故事-摇摇欲坠
手机的故事-末路
手机的故事-业软的末日
手机的故事-任职改革
手机的故事-终





序言

在Z、H,整整混了19年了,很早大家都让我把故事都写下来,现在突然觉得记忆都模糊了,很多人和事情仿佛都迷糊不清了,趁现在把这些年的故事记忆下来。所以开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868742671)。

手机故事-E3的起步

为啥从手机开始,因为我刚刚离开手机事业部,对手机的事情,还记得非常清楚,而且在手机,真正的完整经历了一次从崛起到失败的一个整个过程,这个体验真是太难得了。呵呵,如果哪天去当培训老师,一定把这些故事讲给学生听。

其实我的手机研发经历本不是从进入手机事业部开始的,在中研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再更早一点,1998年在H的时候就做过手机开发,不过那是另一个故事,以后再补前传。

本来我不是做手机的,我带领的团队是做操作系统,无奈我们做的操作系统在公司内部完全没有人感兴趣,所有的产品线玩的都是vxworks,一句话,我们的操作系统平台在公司内部遇冷了,推广不出去,正好2003年,当时的手机事业部打算做一款基于linux智能手机,而我们也处于病急乱投医的状态,也没多想就把这任务给接了,当时的马总跟屠总认识,应该是关系还不错,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合作协定。也多亏了马总,从此开辟了成研所一段新的故事,马总是手机成研所真正的奠基者。

Z的第一款智能手机E3,就这么开始了,现在大多数人恐怕都不记得这个E3,当年那是相当的超前,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打广告,花巨资聘请李连杰做代言。现在说Z不善于品牌营销,只会做运营商定制,其实2003年我们就开始玩渠道和品牌。

在E3的开发中,我其实介入不深,就是把人组织好,参加系统架构方案设计,主要工作都是项目经理承担,然后E3的兄弟们就长期在上海出差,跟我们合作的是手机事业部智能手机产品部,多多是部长,全部的硬件设计和部分的驱动由多多部门开发,中研成研所负责部分驱动、以及大部分应用开发,当时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成研所在linux上的积累很快就显示出自己的优势,大家也为我们的linux操作系统找到一个出路而高兴。

马总当时家还在上海,他干脆就长期泡在上海了,我只是偶尔跑上海去安抚一下那些长期出差的兄弟们,主要的工作都是由ZZL牵头,现在回想,当时出差的条件真是艰苦,兄弟们的抱怨也很多,但是马总是个画饼的高手,他真是把大家忽悠的云里雾里,虽然艰苦,但是没导致全面的人力流失。

E3是个linux+QT/QTOPIA的智能手机,采取的是CP+AP的芯片架构,主频200M,内存32M,180万像素的摄像头,现在看这些参数简直就是太垃圾了,可是在2004年那可是真正顶配,相比手机事业部做过的型号,E3的难度和复杂度是空前的,全新的硬件和软件,从驱动到应用全部自己做,没有参考的经验和产品,设计上还采取很多全新的设计,比如旋转屏设计。为了选出合适的造型,多多已经抓狂了,把诸多外形设计摆在食堂门口,让大家来打分。对E3的市场定位,多多也是找不到北了,最后干脆说:E3的客户就是农村的土豪,当时简直把我们笑喷了。

正因为采用太多的新技术,导致E3上市的日期一拖再拖,从04年7月拖到10月,然后是05年元月,当时广告也打了,李连杰的出场费也付了,可是迟迟不能上市,事业部的压力顿时巨大无比,多多的工资已经开始扣得只剩基本工资了,经过一番努力冲刺,最后终于在05年5月上市了,当时定价都是3000多。虽然拖延了将近一年,E3仍然算是一个成功的产品,真正的国内第一款智能手机,完全自主的操作系统,就是现在回头去看,产品的品质也非常不错,软件很稳定,旋转屏很酷,也卖出去不少,应该是大几万只的水平,想想后来的旗舰机卖得那个惨。。真的不能理解。但是E3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首先是慢,200M主频跑linux导致当时一些应用反应速度比较慢,造型也比较粗壮。不过,2014我用android的880E,发现竟然比E3还慢,我那个汗呀。。。。

更重要的是,E3的商业上也是成功的,最后统计,E3是盈利的,第一款智能手机竟然就盈利了,这运气好得我们自己都不敢相信,但是我们还是经常洗刷多多,要是E3能提前一年上市,起码能多卖10倍,价格也可以上调一千块钱,E3为中兴培养了第一批智能手机的骨干,为后来手机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说具有十多年智能手机研发经验,这并不是瞎吹的。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副版主

注册:2009-4-28444
2#
发表于 2019-3-17 21:22:05 |只看该作者
手机故事--跨体系的痛苦

在E3上市之后,一天谢所长急急地把我喊去,说丁总安排新的重要任务,要我们在E3硬件基础上再做一款windows phone手机,我当时一愣,这是要做大买卖的节奏呀,立刻把这个跟马总说了,马总马上跟手机的领导讲,手机那边非常感兴趣,也积极支持,说穿了,也不需要他们投人,他们当然乐观其成。

我们选定WINDOWS MOBILE平台开始动手,徐帅进公司前在做过WINCE系统,就让他牵头,后来又让鹏鹏加入,做WM平台,最困难的是启板子,WM平台是不开源的,在没有微软和芯片厂家的支持下要把板子启起来确实难度很大,具体的细节就省略了,而且我也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最困难的是从实模式跳到保护模式。最候成功地在E3的板子上把WM启起来了,应该说最困难的一步已经完成了。

在公司,手机基本上都是一个半独立的体系,我们作为中研的部门,却去做手机的事情,这个在当时非常不符合逻辑的,大概我们也是历史上唯一的能够把跨体系合作完成的团队,我们做得也非常痛苦,首先是不能把这个作为业绩,做了事情,但是成果都是手机的,我们得到的利益就是每年可以从手机划一部分人头费,以继续维持我们这个团队,说穿了跟外包没啥区别,在中研我们做的事情是非主航道的,而手机看我们也把我们当成是外部人。在做手机的项目过程中,因为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很多的麻烦。

在WM研发过程中,一天所长突然把我和马总喊去,说立刻把WM停了,我大吃一惊,原来是总裁听说我们在做WM平台,很生气,中研院院长给所长打了几次电话,要立刻停止WM的研发。我那个汗呀,这多大个事情呀,竟然惊动了总裁!但是这个事情咋能说停就停,刀都出鞘了不见血咋能收回?而且这个事情没法跟手机事业部交代呀,没办法,又只能玩阳奉阴违的把戏,给上面说已经停了,但是私下继续加紧开发。所长也知道我们的鬼主意,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没看见。丁总出差回来听说这个事情,鼻子都气歪了。

另一件事情,也充分反应了手机和系统这边的冲突。当时移动事业部研发了IMS的核心网,做实验局的时候,缺手机侧的配合,于是请求手机协助开发终端侧的IMS模块,手机当然是不理睬。移动事业部没招了,突然听说在系统这边有我们这么一个做手机的团队,立马就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我们其实也不想接,这个任务时间紧,又没搞头,但是我们这个小研究所没有讲价钱的资本。接下这个任务,我们需要几部WCDMA手机,于是求助于手机,手机听说是做IMS的项目,倒是爽快,立马给我们了几只,而且,还按市场价格给我们账单。我那个吐血!这个玩命的项目最后顺利完成了,我们的IMS系统测试在国内顺利完成,公司上上下下把IMS项目团队大大地表扬了一把,也在内部刊物上写了专版,唯独就是没提我们一个字,项目组的人看得那个寒心呀,气得牙都痒。

当年公司的系统和手机,基本都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我们夹在中间,中研觉得我们不务正业,手机把我们当廉价外包使,实际上是两头受气,如果继续这么做下去,可能整个团队也就慢慢瓦解了。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副版主

注册:2009-4-28444
3#
发表于 2019-3-17 21:22:55 |只看该作者
手机的故事-手机成研所

前面讲了,我们身在系统,做的是手机,两边不讨好。事情在2006年却突然有了转机。

马总跟屠总表达了想划分到手机的想法,没想到屠总、何总竟然同意了,当时手机整个都处于上升期,正到处招兵买马呢,我们这一只又是完全成熟的队伍,他们正求之不得呢。事情突然就眼花缭乱般变化起来。

首先是中研大吃一惊,我们作为一个偏居一隅的小研究所,在公司内部其实一直都是比较受排挤的,竟然突然被手机挖走一个团队,估计这个对上面还是有些震动的。搞笑的是,当时固网终端的底层平台也是我们在做,当时固网终端的俞总,听说手机划走了一半人,大怒,也要求从中研划一拨人到固网终端去,当然最后没划成。后来中研成研所的地位有所改善,我感觉跟这次拆分其实还是多少有些关系的,上边多少开始重视成都这个地盘上的人。

然后就是分人,马总代表手机跟中研抢人,最后大家各分了一半,比较遗憾的是,当时最宝贵的操作系统与驱动科的人,大部分被留在了中研,这带来两个后果,首先手机成研所的能力中缺了关键的一个环节,其次,避免了最后全军覆没。在手机成研衰败之后、留在中研的这只队伍最后异军突起了。我当时也犹豫过到底是留在中研还是手机,最后还是决定去手机,因为我觉得智能手机未来10年一定是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还真被我压对了,2006年之后,手机产业拉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革命,我们有幸亲自参与到这个伟大的变革当中。马总和我就这么带了30多个骨干,开始了手机成研,软平,业软的新一轮故事。马总当然地任所长,我当总工。

当时手机的格局是:有GSM、WCDMA、CDMA三个大产品线,还有小灵通、固定台,无线宽带等几个小产品线,另外还有一个智能手机产品部和软件平台部(即后来的多媒体部)。成都研究所编制是4层,全部都是做软件,为所有的产品线服务。手机的主要研发集中在上海,南京,西安,成都几个城市,其中成都是最晚成立,规模也是最小的一个。到了手机才发现,手机内部的竞争也同样激烈。当时的产品线下面一般都还有两个开发部,这些开发部一般处于不同的城市,那个时候,地域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各个部门之间,按照我的一句戏言,捉对厮杀!

我到现在还是觉得奇怪,这种内部的部门激烈竞争,按说一定会导致效率底下,部门割据,但是当时手机的形式却日益上升。当手机终于消除了地域山头和部门割据,反倒变成一潭死水,业绩也日益下滑。领导们关注的不再是兄弟们的利益,而是领导的好恶。很多管理理念,看似合理,实践起来效果非常糟糕。

我们就是在这么一种混乱中加入到手机的战局当中。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副版主

注册:2009-4-28444
4#
发表于 2019-3-17 21:23:41 |只看该作者
手机的故事-E700优化的教训

E700优化的教训:

前面说了E3,实际上E3我真正介入的不深,从方案到协调,主要都是老白,ZZL,马总等人在牵头,我当时忙着折腾其他的的事情,但是从E700开始,真正开始深度介入。E700是E3的一个升级型号,全屏触摸,300万摄像头,当时也是非常领先的设计。E3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一是视频播放效果不好,二是内存占用太多,想增加新的应用已经很困难了,三是电话本,短消息很慢。在当时的情况下,项目组本身的技术实力已经难以进行深度优化,这个时候,就该轮到我上场了。

我立刻抽调了操作系统这边的几个高手开始对E3的系统进行优化,对于第一个问题,视频优化,首先想到的办法就是采用MMX指令,当时的视频都是软解码的,每秒只有10余帧,而我们采用的AP是strongARM,底层是支持MMX指令的,于是我们把解码的底层函数用MMX指令来实现,其中最主要的是反向余弦变换,这个事情很烧脑,我们的多数程序员数学功底都比较弱,或者早都已经还给老师了,而所涉及的改动都是在非常底层的模块。把思路理清楚之后,就把这个事情我安排亮仔来做,亮仔果然不负众望,很快就实现了底层几个关键函数的替换。但是测试的结果却让所有人大失所望。。性能提升了只有不到20%。而我们开始预计的起码70%以上。 问题出在哪里?于是我开始测量播放器各个流程在播放视频过程中的开销,发现解码只占了其中开始的30%,其他的业务流程所消耗的时间也不少,于是我提出要对整个播放流程进行优化,这一下,多多他们就不干了,前面他们已经被E3折磨得精神崩溃,一听又要全面优化,立马就打退堂鼓了。视频播放的优化就这么虎头蛇尾地结束了,提升了20%,聊胜于无。

最值得一写的就是内存优化,E3是32M内存,已经用到了31M了,新的业务已经装不上去了,我先让LY牵头来搞,LY让LiuF做了代码扫描,发现符号表、动态链接库的装载信息占了大约7,8M的空间,我们又不想去做代码级别的优化,改别人的代码实在太费劲而且没有成就感,于是大家一拍,就优化这个!于是,改编译器,我擦!当时真是什么都敢干!真开始动手了,才发现里面问题真多,解决了一个问题,又出现新的问题,就这么不断地循环,很长一段时间根本就看不到成功的可能性,不过大家热情却非常高涨,完全是把这个事情当成是玩游戏闯关来搞,玩得很是开心,说实在,当时操作系统的人也确实牛,最后,真的把内存优化了7,8M下来。还没来得及高兴,就遇到了更大的麻烦,优化后的版本需要支持第三方的OPERA浏览器,我擦,还是那句话,当时什么都敢干,我们再改链接器。。大家又开始一阵疯狂的折腾。。不过我已经开始感觉到,尼玛这个事情恐怕要成一场灾难了。

事情的结局,几乎就接近恶搞了,经过大半年的艰苦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内存的优化,多多却突然告诉我,他们决定把内存扩展到64M,我简直五雷轰顶,简直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嘴巴,打电话骂多多:你要加内存早加呀,老子带领一帮顶尖高手折腾大半年,你加块内存就把我们全部的努力废掉了。我下决心以后再也不做这种降内存、降成本之类的找抽事情了,然而,事实上这种找抽的事情,我们后来一而再再而三地做,一次比一次扯淡,一次比一次代价沉重。这个事情唯一的收获就是大家玩了一把编译器和连接器,而且玩得很开心。。

最后一个优化就比较简单了,我们发现电话本慢的原因是使用了链表结构,这个在以前的手机问题不大,因为手机上的电话号码和短消息数量不多,但是现在我们声称支持上千的联络人和短消息,自然就变慢了。解决办法就是使用内存数据库,我们找来开源SQLLITE,测试一下,基本满足我们的要求。狗血的是,等E700上市之后,我们发现还是慢,当场就有点晕了,于是马总亲自去看代码,一看鼻子都气歪了,原来,开发人员把数据从数据库里面读出来之后,还是拷到链表里面,所有的操作还是在链表里面操作。马上把开发人员找来问话,原来,开发人员嫌麻烦,不想修改电话本、短消息的调用接口,又要应付我们要求使用数据库的指示,就想出这么一个歪主意来应付我们。马总和我狂吐。。。

E700上市之后也卖了不少,后来还当做政务定制机,好像是警务通,当时全屏触摸手机还是比较少的。记得当时很多人都托我要这个手机,我也搞过好多免费机,都被各路领导要去了,说明这个手机当时还是做得很不错的。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副版主

注册:2009-4-28444
5#
发表于 2019-3-17 21:24:34 |只看该作者
手机故事-业务起步

在做E700期间,马总又做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购买了科银京成的一套代码,包括彩信、E-MAIL,WAP浏览器,JAVA虚拟机4个组件,钱是手机出了大头,固网终端出了小头,或者还是根本没出?我有点记不清楚了,但是出面购买却是我们中研去买的,这也是一件蛮奇怪的事情,我感觉我们当时就是在各个事业部、产品线之间忽悠来忽悠去的,努力争取一个生存空间。Z的平台部门一直活得很悲催。

这4个业务在功能机时代,那就是杀手级的业务了,开始的时候我是不太愿意买的,想自己开发,但是事实证明马总这个决策是对的,为后来成立手机成研所,到软平,业软,扩张队伍打下了物质基础。我们只花了几百万就把功能机时代最主要的几个业务掌握在自己手里了。这意味这手机的软件命脉已经到了中研成研所。后来这些业务应用在所有中兴的功能机和自研linux智能手机上,成研所靠这些业务不断招兵买马发展壮大。

但是这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后来我们鲜有独立自主开发的业务,买成了一种习惯和自然,对自主开发已经开始逐步生疏甚至抵触。这给后来业软的灭亡埋下了第一个隐患。

在我们做E3的时候,在上海遇见西研的同事们,他们几乎把整个部门都赶到上海去做开发了,本来西研和成研,都是技术中心下面两个边塞小研究所,他们偏硬件,我们做软件,在公司内部处于边缘化和漠视的状态,西研首先拆分出手机西研所,当时手机西研所的几乎全部都出差到上海做项目,两个研究所的人简直就是难兄难弟一样。不过手机西研所成立之后也很拼命,集全所之力开发了CDMA超低端,一炮打响,产品迅速占领了国内外市场,特别是在印度,简直横扫千军。西研也立刻发展壮大起来,同时也带动了整个西安研发基地的发展。当时我们只有羡慕的份,不过后来CDMA超低端被对手的CDMA超长待机打败,CDMA产总下课,那是后话。

CDMA超低端的成功,对后来中兴着迷于降成本,打价格战,可能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对于CDMA功能机的遭遇,我当时的评价是:自己都不知道他是咋上去的,自然也都不知道是咋掉下来的。Z有一个特点,不知咋的某个型号就大卖了,然后又稀里糊涂被按翻。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副版主

注册:2009-4-28444
6#
发表于 2019-3-17 21:26:04 |只看该作者
手机的故事-初到手机

成研所成立,只有区区30个人,但是这30个几乎都是在操作系统经历过几年洗礼的精兵,我们能依靠的,就是这30多杆枪了。

刚成立成都研究所,第一个来访的,竟然是老冯,老冯是小灵通产品的部长,号称手机第一老狐狸,跟马总进公司前就是同事。当时公司的小灵通手机真是火遍天下,但是,小灵通的整个市场也到了顶点,开始走下坡路,因此,寻找下一步的出路是小灵通产品部的最头大的问题,而成研所的成立,又给手机带来一只新的生力军,在别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老冯就看到这个机会,马上跑成都来跟我们谈合作,搞笑的是,我跟马总招待老冯去吃饭,我开着我的新买的捷达,路上竟然轮胎没气了,他们只好自己打车回去。

老冯跟我们的第一个合作,首先是PHS+GSM+蓝牙的三模手机。这个项目是运营商要求定制的的,但是手机内部其实不看好,所以甩给了小灵通产品线,小灵通产品线软件力量比较薄弱,于是首先想到刚成立的成研所。说老实话我也不看好这个产品,不过我们也没有挑食的资本,而且老冯和马总那是多年的老同事,我们就把这个项目接了。老冯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忠告:选科长的时候,一定要非常慎重,这些科长很可能就是未来的部长。事实证明,老冯确实是手机第一号老谋深算的老狐狸。我们把先是分成3个科室,一个做平台的,一个做智能手机应用,一个做业务。后来,为了做PHS+GSM手机,又增加了做多模终端的一个科室。

划分到手机遇到的第一个麻烦,竟然是跟智能手机产品部的翻脸,我们以前跟智能手机产品部有过长达3年的合作,一直都非常愉快,两边的人,从领导到员工都非常熟悉而且关系密切。但是这一切随着我们进入手机而终止了,多多要求我们退出WM的开发,马总当然不同意,最困难的时候我们都走过来了,现在退出岂不是是傻子?两个人人开始刀来剑往地PK起来。然后就是把QT底层代码封闭起来不让我们看,我曾给他们说:你们封锁代码没啥意思,那部分代码我们都可以背出来了。

多多的意图很简单,核心的是LINUX和平台层,这部分必须控制在他们部门,成研所只能做上面的应用。两个部门和手机其他部门一样,也加入到捉对厮杀的行列里面。究其原因,以前我们在中研,实际上是智能产品部的外包、或者说外援加盟友,现在我们既然到了手机,立刻就变成竞争对手了。其实下面的员工都停郁闷的,经过多年的合作,底下的员工其实都不愿意闹翻,一次智能平台部的几个骨干请我出面去劝多多和马总,不要再继续打仗了,我也无奈地告诉他们,谁劝都没用,这个是利益问题。从后来实际效果看,多多确实达成了目标,但是代价很惨重,成研放弃了WM,而多多的部门里面拉出了一个新部门做WM平台,当时LINUX智能手机逐步开始兴起,其他部门也开始涉足linux平台,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小灵通产品部,小灵通当时已经逐步没落,因此小灵通产品部转为多模产品部,他们决心切入到智能手机领域。多多为了守住LINUX阵地,几乎跟所有的老大们闹得很僵。

多模产品部,即小灵通产品部,跟多多合作不成,就转头来找成研,呵呵,这个时候看出老冯的布局的高明了,我们当然不会拒绝,不仅不拒绝,我们还把我们LINUX所有的经验和代码全部都传授给他们,多模产品部甚至派出数十人到成研所学习linux开发,这样,我们就在上海给多多树立了一个可以跟他抗衡的部门,甚至最后彻底吃掉了智能产品部。

在拆分之初,还发生了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Z-CORE起步,Z-CORE是TSP芯片项目配套的软件平台项目,我其实认为根本没必要启动Z-CORE,因为我觉得公司的芯片,没个5,6年根本就没戏,这么早就启动软件平台纯属浪费,后面果然被我说中了。Z-CORE是由手机南研所承担,当时的领导是蔡所,具体的负责人是李部长,李部长本来是手机软件总工,我当时都觉得很诧异,为啥放弃手机软件总工去当个部长,李部长回答:做总工没意思,我还是想做些具体的事情。直到N年之后,我才真正明白,做总工真的很没意思。

Z-CORE项目启动之后,缺乏手机平台方面的人才,于是就打起了我们成研所的主意,我们一个科室,平台科被强行划给了Z-CORE,这个事情我和马总都很不乐意,平台科是我们集中了最好的人员组成的,科长也是我们认为能力特别强的YXING,刚划到手机就被别人抢走一个科,让我们很是不爽,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我们也没办法。

YXING总带领7,8个人划到TSP之后,迅速成为他们的主力,拟定了一个基于GTK的平台方案,GTK是个比较重量级的框架,当时为啥选这个方案,我也不清楚,选这个框架,明显有个意图就是想功能机、智能机通吃,也想和智能产品部的QT方案分道扬镳,甚至取而代之。平台科被划到TSP的时间并不长,YXING总就跟李部长火拼起来了,原因估计是YXING总觉得李部长要培养人取代他们,最后一直闹到研发副总那里去,后来,呵呵,YXING总达到了目的,重新回归了成研所,我们也皆大欢喜,不过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YXING总的性格。

再回头说一说那个GSM+PHS的手机,这个项目大家都不看好,而且要求长期出差,本来想让WCHI来负责,但是他不愿意干,但是一个女将跳出来主动请缨要上去干,就是张MM,她本来是研究所管理经理,后来手机又派了一个行政办公室主任过来,说是个主任,其实是个职工,管管一些杂务,这个人比较嚣张,张MM跟这个行政很快就发生冲突,张MM强烈要求开除这个行政,而当时的手机行政主管是刘大姐,何总助理,她当即表态,只要马总一句话,立刻就开除这个行政,但是马总和了稀泥,说两边都有错,这事就被被马总压下去了。事后马总说:咱们刚到手机,做事情还是要低调一些。张MM于是也不做管理经理,要做项目经理,当时也没别的合适人选,就让张MM当了项目经理,给她配了几个虾兵蟹将,张MM不含糊,带着人就出差去了,顺利完成了项目研发,据说最后这个手机还卖出去几千只,真是难以相信。

另一个就是JAVA的兴起,在功能机时代,JAVA就是最重要,甚至唯一的功能扩展平台,当时我们实际上买了一套JAVA虚拟机源码,但是功能比较弱,这个时候,手机接了一个Canada运营商的订单,即D90项目,这个机型的几乎所有业务都要求JAVA实现的,而当时手机的JAVA几乎一点积累都没有,只有成研有一点点积累,但是要面对这么大的项目还是很心虚,当时业务科科长鑫总的意见是不接,我也倾向不接,但是马总不这么认为,他分析,我们刚来手机,必须要打一场硬仗,这样才能在手机树立我们的威望、立稳脚跟,这个项目就算困难再大也得接,就这样统一了思想,把项目接下来了。

项目接下之后,采取什么方案又成了难题,我们自己有一个德尔塔JAVA,但是功能太弱,于是马总提出引入了SUN J2ME作为我们JAVA虚拟机平台,SUN的JAVA平台对我们也是一个全新的平台,这样难度就更大了,事后证明这个决定确实是具有远见的,在android崛起之前,JAVA平台是成研所的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鑫总于是也带这一大票人出去出差了,不过这次去的地方大家都很满意-Canada。一去就去了半年多,爽死!

另外几个去意大利现场开发的就比较悲催,本以为去意大利是旅游胜地,结果被拉到了离罗马几十公里以外的一个小镇,一封闭就是几个月,回国前才有机会去罗马逛逛,结果被意大利小偷偷个精光。

随着大部分人都都先后派出去出差封闭开发,成都的人就很少了,经常只剩下几个人,我经常看着空荡荡的办公室发呆。长期出差对身心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但是为了以后的发展就只能忍了,为了安抚这些长期出差的兄弟,我和马总约定我们两个轮流到各地去站岗,每人一个月。当时马总已经在成都组建新家了。只有Canada没去成,遗憾!马总差点就去Canada了,后来听说前方压力很大,市场人员很冒火,马总就没去找打了。

除此之外,在马总的主导下,又引入了一些其他的业务,比较重要的就是FOTA业务,FOTA 的底层是外购,我们主要做上层适配与应用。这个业务几乎也是后来所有机型的标配,其他的入输入法之类的,就不一一列举了。

有了这些业务,成研所形成了linux应用开发、业务组件、平台的三大方向,布局也比较完整,在成研早期的发展中,马总功不可没,成研的地位也随着业务的不断应用与拓展而上升,人数开始剧烈扩张。

当时给我觉得最深刻的是,那个时候的领导真是亲民接地气,我们划到手机之后,手机的研发副总是张总,张总对射频非常很精通,对硬件设计和生产技术也非常了解,虽然如此,张总也非常谦逊,他非常愿意听我们的意见和想法,在他所不熟悉的软件领域,基本上都是仔细咨询了了我们的意见之后才会下决定。而手机老大何总也很接地气,何总到成研视察,跟我们一起吃农家乐,喝廉价的雪花啤酒。一次何总在饭桌上对我和马总说:以后手机的发展软件是大头,软件我是不懂的,全靠你们了。当时把我和马总感动得。。。 后来,手机出现了一批虽然一行代码都没写过,却勇于指点别人如何做软件的,吃饭必上大饭店的后起之秀管理干部,我只能呵呵了。。回想当年领导的亲民与融洽,真是不胜唏嘘。

还有一个让我映像深刻的事情,就是何总行政助理刘大姐,刘大姐是公司元老,个人股东之一,也是手机的行政主管,但是一点架子都没有,每次看到熟悉的人老远就打招呼,遇到工作上的问题,她都愿意伸出援手,作为何总助理,刘大姐是干部与何总之间有效的沟通桥梁,我们有啥事情都去找她帮忙。我记得当时我们报毕业生计划,马总只报了10个,原因是马总认为我们刚到手机,报太多了不好意思,刘大姐看了,说我们报少了,然后自己动手改成了30个,现在的主管一般都是砍指标,像她这样加指标的,我在公司也从来没有遇到过,她也不护短,她的下属跟张MM发生冲突的时候,她主动提出可以处罚她的下属。她听说我还没结婚,立刻张罗要给我介绍女朋友,把我那个汗呀、、、可惜的是,她在我们加入手机没多久就离开手机了。

而成研所内部也非常团结,当时被形容是针扎不进水泼不透的铁板。上海的一位部长曾羡慕地说,马总是司令,我是政委,下面带领一帮恶狼。

划到手机之初的事情很多很乱,而且都是多头并进,写出来的还不足十分之一,很多事情因为时间久远,都记不清楚了,另外,写出来的事情,都是有续集的。可以看出,早起的马总对成研所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关键的决策点上有力推动了成研所的发展。

这个时候我在干嘛?我当时接了一个特殊项目,涉密,就不详细说了。到手机的第一年就在亢奋和混乱中度过了。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副版主

注册:2009-4-28444
7#
发表于 2019-3-17 21:26:57 |只看该作者
手机的故事-智能手机兴起

E700上市之后,其他的产品线也看到了甜头,突然之间,各个产品线都要求上LINUX智能手机,一下就同时展开了5,6个型号,有GSM的,有TD的,也有CDMA的,还有GG双模的。于是手机组件了一个跨好几个部门的智能手机团队,由上海所周所长担任团队负责人,但是实际上能够进行linux开发的其实就成研所和智能产品部两个部门而已,而智能手机的工作量远远超过功能机,,每个产品的定义都还不一样,CDMA的是全键盘,而TD是全屏触摸,同时维持这么多型号显然是不可能的,马总和多多立刻陷入焦头烂额的状态,我们把几乎所有的人全都派到南京和上海去做开发。

周总作为团队负责人,她的名言就是“我不管过程,我只要结果,**产品7月份必须上市,有困难,你们要想办法解决”,我听了简直火冒三丈,没过程哪来结果?难道这些产品都是从天上自己掉下来的不成?计划是随手拍出来的,资源也一点都没保障。另一个变化就是,智能手机突然成了大家关注的对象,在这之前,中兴主要靠功能机打天下,简直赚翻了,在欧洲沃达丰,一款神机竟然发货1600万只,现在大家才突然发现智能机的机会。事业部开始每周开智能机例会,各路领导都要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好笑的是,一年前还断定公司不适合做智能手机的人,现在突然也变成了智能机的权威,给我们提出很多指导性意见,对这种意见,我一般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然而,对研发的干扰是不可避免的,公司有个特点就是,任何一个领导都可以直接推翻下面的设计,这在TD手机980上体现最为充分。

当时齐头并进的几个型号,很快就遇到资源不足的麻烦,都推不下去了,最后只保留了两个型号,980和D800,980是TD的制式,全屏触摸,由南京的TD产品线牵头,980是要冲刺3G牌照的第一批智能手机,尤其受到领导重视,手机南研所长的雷SIR和袁部亲自上阵了,D800是CDMA制式,全键盘,领导关注度不怎么高。

由于前期的混乱,这两个型号的上市日期实际上也延误了。雪上加霜的是,领导们给980赋予了太多的希望,这导致手机上的新业务太多,中间还变来变去的,所以软件一直稳定不下来,相反,D800倒是一直进展顺利,因为领导们不是特别关注这个型号。

当时,980的UI是多多一个人拍的,基本就是原先E700的风格,多多是个比较保守的人。但是马总觉得不好,马总又增加了自己的设计,但是最后的UI被TD产总线批惨了,总之就是觉得是个没文化的UI,然后TD产总又提出一个新的UI风格,我操,这一下开发人员全抓瞎,先是等新的UI设计,IDLE了一个月,然后疯狂改UI,又花了两个个月,这还没结束,说是手机老大把新的UI 批惨了,说是丑得吓人,然后又改UI,下面的工程师抓狂呀,整个大半年就在把UI疯狂地改过来、改过去,最后的UI出来,大家全泄了气,尼玛跟最初的UI也基本没啥区别。

好说歹说,980总算是要上市了,又遇到麻烦了,测试部不放行!测试部新的考核制度是,考核按照所提故障的数量和级别考核,具体说,测试工程师不提一批A类故障,那考核就挂了。980属于一个异常复杂的手机,想找出几个毛病那是易如反掌,但是还有更扯淡的就是,测试部以前没测试过智能手机,所以是按照功能机的标准来测试980。当时这个项目拖延了将近一年,而且马上就要发3G牌照了,人员投入也非常巨大,项目经理抓狂了,先是跟测试部沟通,希望放行,但是事关考核,测试部强硬地拒绝了,在成果鉴定会上测试部把980否掉了,实事求是地看,当时980的质量,比2012年之后的手机,不知道好多少倍。无奈,项目经理YQ最后走特批,终于赶上了3G牌照的发放。一个产品,在成果鉴定失败的情况下竟然能成功上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笑话。

后来,980后续型号,981,大家全学乖了,啥都不改,就是在980上做一些局部优化,修复一些BUG,增加了CMMB手机电视,结果不到半年就上市,而且赶上了08年奥运会,这个手机当时是第一部CMMB智能手机,大受欢迎,很多人当礼品送,价格也贵的吓人,记得当时是8000以上。据说当年TD三分之一的利润都是来自980,981。而D800以及后来的D810也还卖得凑合,我其很喜欢D800,这个全键盘手机的质量以及反映速度都是很不错的额,可惜是CDMA的。

在QT手机大爆发的时候,WM手机也取得不错的进展,多模产品线已经改名智能产品线了,从智能产品部里面分出来的部门,部长是一个女部长赵MM,后来她去了H,为H手机立下汗马功劳,他们把WM接过去之后,在欧洲市场首先打开局面,是在欧洲一个小国葡萄牙上市,也出了几十万只的货,以至于当时智能产品线总工JI博认为WM手机才是公司智能手机真正的开始。

在产品开发中,我们与各个产品线结下深厚的友谊,那个时候公司氛围也比较好,大家经常在一起喝酒,980项目经理YQ和TD产品线总工没事就往成都跑,来了就把大家拉到火锅店,啤酒整箱整箱地整,第二天晕着头还要写代码。

虽然那个时候,公司在功能机上取得空前的成功,但是智能机的时代其实已经慢慢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进入到我们视角范围了。

点评

dgstrong  现在家里还有一台E700的砖头机,不过话说当时还是体验很差的,反正我们卖的很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23 23:57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大校

注册:2011-2-317
8#
发表于 2019-3-18 08:35:58 |只看该作者
真是活久见,总裁说让停止的WM项目,你们还能私下里搞?中兴的管理这么混乱吗?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下士

注册:2019-3-1829
9#
发表于 2019-3-18 08:46:11 |只看该作者
作者可能我认识,是成都中兴的一个大牛

点评

ziyanji2007  里面看到了很多中兴二三层的名字,估计作者本人的地位不低。 不过,回忆录的文笔还是一般。。。应该找个秘书润色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18 09:29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大将

注册:2009-1-181634
10#
发表于 2019-3-18 09:29:14 |只看该作者
chaos123 发表于 2019-3-18 08:46
作者可能我认识,是成都中兴的一个大牛

里面看到了很多中兴二三层的名字,估计作者本人的地位不低。
不过,回忆录的文笔还是一般。。。应该找个秘书润色下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中士

注册:2017-7-272
11#
发表于 2019-3-18 09:42:06 |只看该作者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大校

注册:2009-2-1847

爱心徽章,2011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12#
发表于 2019-3-18 10:00:00 |只看该作者
中兴浓厚的国企氛围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大将

注册:2005-5-2331

爱心徽章,06年为希望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13#
发表于 2019-3-18 18:03:29 |只看该作者
不知是哪位大拿啊  19年Z&H 其中98年在菊厂  丰富阅历年纪就较大了吧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一级军士长

注册:2008-2-2014
14#
发表于 2019-3-18 21:05:29 |只看该作者
吹吧,放开吹。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少校

注册:2010-3-1851
15#
发表于 2019-3-18 21:15:22 |只看该作者

从回忆录可以看出来,,

<1> ZX 员工素质不低,,至少早期如此,,

<2> 手机/终端/单台设备,,边界清晰,,需求明确,,
        这类产品,,是 ZX 传统强项,,

<3> 跨平台项目,,
       才是对干部素质,,高管眼光,,公司架构,,的真正考验,,
      
ZX 云计算这一段,,一定很精彩,,呵呵,,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下士

注册:2019-3-1829
16#
发表于 2019-3-18 21:52:20 |只看该作者
好看!够真实!既不是鸡汤文,也不是灌水文。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下士

注册:2019-3-1829
17#
发表于 2019-3-18 21:58:55 |只看该作者
楼主继续贴呀!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四级军士长

注册:2003-6-370
18#
发表于 2019-3-18 23:52: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认识不少中兴早期员工,素质不是不低,是非常高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下士

注册:2019-3-1829
19#
发表于 2019-3-19 01:08:48 |只看该作者
从文中看,这哥们在华为也待过;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上等兵

注册:2019-3-13
20#
发表于 2019-3-19 10:01:21 |只看该作者
丰富阅历年纪就较大了吧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Archiver|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0 12:09 , Processed in 0.28706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