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渠道管理实践落后于企业管理整体实践,虽然通信业的渠道建设相对其它行业来说比较完备,渠道类型丰富且创新力度较大,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在某些运营商和制造商渠道中就存在缺乏中长期发展规划、渠道策略不连贯、组织结构不稳定、人员队伍构成不合理、运营管理粗放等问题。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深化通信业渠道基础运营管理仍然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可惜啊!三家运营商都以业绩为导向,急功近利,拼了命在创新找亮点,对十分重要的基础运营管理工作选择性忽略!
正如前文所说,渠道运营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千丝万缕互相交织,事无巨细,任何一项工作都可以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最后的结果是事倍功半。所以,要想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方法论很重要。
深化渠道基础运营管理同样也需要一套方法,这套方法主要来自于渠道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和提炼。我们可以结合前面所说的渠道运营管理“442”模型进行论述。
渠道运营管理“442”模型的11大要素中,在当前基本都存在需要深化的基础运营管理问题。我们以运营商渠道为例,从中场资源配置的关键要素说起。
第一节 产品管理渠道对产品管理的要点,有产品包装、宣传、陈列、上柜、体验、处理、更替等。要结合要点,制定并逐步细化产品管理标准,定期对渠道进行产品管理检查评分。
其中实体渠道的产品线最全,管理要点最多。实体渠道的产品主要分为运营商产品、移动互联网应用、终端、终端配件四大类,各类产品管理要点如下图(4-1)所示: (资料来源:作者制作)
1、产品包装:一般指实物产品装箱、装盒、装袋、包裹、捆扎这些事,这里还包括了包装设计工作。对于专属渠道的特殊产品或者重点产品进行设计和包装,能突出产品差异化卖点,有助于产品销售。
产品包装管理要点:(1)制定渠道专属产品设计包装流程。(2)制定重点产品设计包装流程。
图4-2:中国电信与星美集团合作推出的“星翼通”卡产品包装 图4-3:OPPO R9手机礼品盒
(图片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
2、产品宣传:渠道上产品宣传要点包括宣传物料制作、利用各种工具丰富宣传手段等。 对重要的宣传,要制定主要宣传物料印制标准,甚至统一印制,对其他非主要宣传物料,要规定关键元素的印制标准。 要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视频、广播、单页、海报、POP画、地贴、胸牌、服装贴、吊旗、柜台贴、堆头等各种宣传物料和工具进行宣传,形成立体宣传效应。
产品宣传管理要点:(1)制定宣传物料印制管理办法。(2)制定产品宣传标准。
3、产品陈列:一般实物产品陈列要遵照易选易拿、统一性、整洁性、价格醒目等原则,此外还有多种多样的产品陈列方式。
如堆头陈列一般是指在门店的“黄金位置”做某一种或某一类产品堆头,以突出该种或该类产品,吸引客户注意力。做堆头陈列时,产品的数量要多,足以造成视觉冲击力甚至震撼效果,但产品的种类不宜过多,种类过多会让客户觉得阵列杂乱,反而留不下好印象。
衬托陈列是把高价值的产品陈列在最能引起人注意的地方,一方面彰显门店的实力,以吸引客流,另一方面可促进客户购买普通产品。一些黄金饰品店在门口放一樽大金佛,玉石店摆放一块巨大的原石,餐馆的点菜单前几页都是上千元一份的燕翅鲍参,以及三星手机在品柜里陈列一两部三星2017手机,都是同样的套路,当客户在看完这些令人咋舌的标志品之后,再购买其它产品就无感了。
显眼陈列指把主打产品陈放在显眼的位置。什么叫显眼的位置?电子渠道中,网站、屏幕的首页,网站、屏幕每页面的靠左上角,下拉菜单的前三行;实体门店中,正对着门的位置、走道拐角和电梯两侧,都是显眼的位置。
突出重点陈列是指对放在显眼位置的产品再进行处理,如打灯、旋转陈列台等。
全品类陈列是指把某产品的全部品类都陈列出来;满陈列指将产品摆满柜台,这两种陈列适合热销产品,表明产品充足。
而与满陈列正好相反的是缺货陈列,它在电子渠道和实体渠道中的技巧不同。在电子渠道中,故意列出一类本来没有采购的热销商品,标上“已售罄”,可用来吸引流量。在门店陈列中,有意拿掉某些产品,显示该产品销售良好,也是一种营销技巧。比如说销售某一型号的手机彩壳,红、黄、蓝、白、橙五种颜色的各陈列了十个,只有绿色的阵列了五个,那么绿色的可能销得更快。
节气性陈列指根据季节、节日的变化调整商品陈列。比如夏天以绿、蓝等冷色调商品陈列为主,冬天以红、橙、黄等暖色调商品陈列为主。
色彩对比陈列指将产品和背景色彩有机组合起来,用于产品陈列。通过光与影的配合,营造一种妙曼的氛围,更衬托出产品高贵、典雅的非凡品质。
造型陈列指将产品摆放出一定的造型,通过造型来吸引客户。
对抗性陈列指将主要竞争品牌的类别、价格、质量相近的产品放在一起,这样一方面能吸引客户用更多时间来甄别、选择产品,另一方面能在产品供应商面前显示出渠道的价值。
以上列举了数十种主要的陈列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会更多。各种陈列方式既有一定的规则、适用条件,又有很多技巧。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很多陈列方式的组合使用,怎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需要通过实践不断总结优化。 产品陈列管理要点:(1)制定产品陈列管理办法。(2)制定产品陈列标准。
4、产品上柜(上线):要点在上柜(上线)的时间、位置、数量。 一般情况下,新产品宣传要比新产品上柜(上线)适当提前。 而新产品上柜(上线)时,一定要取代原有热销产品,摆放在显眼位置。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发现新产品并没有产生预期销量,则要根据它的受欢迎程度调整摆放位置。 一般新产品上柜时,要摆放较多数量,可采用造型陈列方式。 产品上柜(上线)管理要点:(1)制定产品上柜(上线)标准。
5、产品体验:要点在体验环境搭建、产品特点介绍和产品演示。 实体渠道里,移动互联网应用和软件的推广主要靠搭建体验环境,终端销售主要靠介绍和演示。 因为终端产品严重同质化,且普通客户对像素、分辨率、内核数等硬件配置基本无感,那么,客户体验的过程实际上是给销售员一个介绍和演示产品特点的机会,抓住这个机会往往就意味着营销成功。 产品体验管理要点:(1)制定产品体验环境搭建标准。(2)制定业务体验标准。(3)制定终端(含配件)体验标准。(4)制定业务体验营销流程。
6、产品处理:要点在调价、促销、调拨。 手机终端作为消费类电子产品,生命周期较短,且面临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集中采购的终端,存在大量库存的风险,摆放在各门店柜台上,形成滞销后,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将会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 这时,要由终端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产品调价政策,或者由渠道管理部门进行产品调拨,或者由市场部制定产品促销政策,三种管理措施目标一致,就是消化库存,减少经济损失。 产品处理管理要点:制定终端产品处理规则和处理流程。
7、产品更替:要点在于新旧产品的替代和竞争性产品应对。 当旧产品还未销售完,新产品已上市时,要判断旧产品处在生命周期的阶段,根据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策略。 如旧产品还处在成熟期,销量比较稳定,则应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对旧产品的宣传、体验、营销;如旧产品已进入衰退期,则全面加大新产品替代。
而当竞争性产品突然出现时,为防止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快速抢夺,削弱其市场反应,要针对性加大产品营销宣传。
产品更替管理要点:制定产品更替规则。
家园推荐阅读:
渠道基础管理篇(一)
渠道基础管理篇(二)
渠道基础管理篇(三)
渠道基础管理篇(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