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16-11-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16 14:17: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 无线覆盖总体原则
在中国移动4G网络建设初期,由于使用频点较高且现网站点选址难度日益增大,易出现室内外覆盖不足的问题,应综合采用多频段混合组网、宏微结合和引入新覆盖技术等手段,有效提升网络覆盖水平和改善网络质量。
本汇编针对TD-LTE建设不同场景的特点,围绕网络覆盖不足、容量需求较大、站址新建或改造复杂度较高、网络结构复杂等多种问题,通过对典型场景优秀案例的剖析,提出可推广的规划建设方案,对所在场景典型案例的场景特点、建设难点及规划建设方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给出了优化和解决方案,为改善TD-LTE全网覆盖水平提供参考。
1.1 无线网络设计指标要求
4G室外连续覆盖区域应达到下表中的指标要求:
1.1-1  室外连续覆盖分场景规划指标表
类型
穿透损耗
覆盖指标(95%概率)
边缘用户速率指标
RSRP门限(dBm)
RS-SINR门限
(50%负载)(Mbps)
F频段
D频段
(dB)
 
主城区
-100
-98
-3
1(Mbps)
主城区
-103
-101
-3
1(Mbps)
一般城区
-103
-101
-3
1(Mbps)
县城及郊区
-105
-103
-3
1(Mbps)
注:根据建筑物穿透损耗将主城区分为高穿损、低穿损场景,高穿损场景指中心商务区、中心商业务、密集居民区等区域,其他区域为低穿损场景。
4G建设有室分分布系统的覆盖区域应达到下表的指标要求:
表1.32  室分分布系统的指标要求
覆盖类型
覆盖区域
覆盖指标
RSRP门限(dBm)
RS-SINR门限(dB)
室内覆盖系统
一般要求
-105
6
营业厅(旗舰店)、会议室、重要办公区等业务需求高的区域
-95
9
注:对于室内覆盖系统泄漏到室外的信号,要求室外10米处应满足RSRP≤-110dBm或室内小区外泄的RSRP比室外主小区RSRP低10dB(当建筑物距离道路不足10米时,以道路靠建筑一侧作为参考点)。
通过4G室外覆盖室内场景的,室内指标应达到下表的指标要求:
覆盖指标(90%概率)
RSRP门限(dBm
RS-SINR门限(dB
-113
-3
4G高铁高速连续覆盖区域应达到下表的指标要求:
覆盖类型
覆盖区域
覆盖指标
边缘用户速率指标
(50%负载)(Mbps)
RSRP门限(dBm)
RS-SINR门限(dB)
高铁\高速
沿线
-113
-3
1(Mbps)
隧道
-113
-3
1(Mbps)
车站(一般区域)
-105
6
1(Mbps)
车站(高业务区域)
-95
9
1(Mbps)
1.2 无线网络分场景覆盖原则1.2.1 立体组网建设,分层分区域破解特定场景深度覆盖难题
随着城市的快速建设发展,在局部的区域,楼宇密集,人流量巨大,且建筑物呈现高低交错分布,采用常规的蜂窝网和微蜂窝已经无法满足此类场景的建设需求,需要立体组网建设,分层分区域的解决此类场景的深度有效覆盖。
针对主要道路和普通建筑,可以通过宏蜂窝完成主体覆盖;对于小街小巷,需要通过微蜂窝和微微蜂窝完善覆盖;对于大型建筑,通过室分、Nano Cell/Small Cell等手段解决深度覆盖;对于部分无法建设室分的超高层建筑,考虑天线上仰,楼层对打等方式予以解决。充分发挥网络优化作用,区分典型场景加强网络优化对室内话务的吸收作用;优先考虑采用多样化的室外、室内基站手段实现室内覆盖,建立宏站和室分联合优化机制,确有需要时再行考虑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
1.2.2 利用多种类型主设备、灵活组网,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站址解决不同场景覆盖需求
从扇区配置、发射功率、覆盖能力、承载用户数等角度出发,无线网基站主设备产品类型可分为宏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Femto/Pico)Relay基站几种。
丰富的主设备类型有助于灵活组网,在不同场景中结合不同的配套建设手段,适应不同场景的覆盖建设需求,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站址同时降低物业协调的难度,以加快网络建设进度,提高网络覆盖的深度。
1.2.3 应用各类美化手段和方案,注重基站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及和谐度
居民环保意识逐渐加强,加上社会上一部分人对无线电磁波辐射的错误认识和传播,使得很多基站建设因此而被迫换址,甚至停建,造成网络的盲点和盲区。通过应用各种美化手段和方案,达到基站建设外形和周边环境高度一致,减少居民投诉,提高站址获取成功率及后期维护的便利性。
美化手段的使用切勿照搬硬套,应根据周边环境需要,充分勘查调研,合理规划和设计,融入环境,符合美学需要,与环境和谐。因此在具体使用中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美化天线类型。同时要满足一般天线抗震、抗风、防雷接地等要求,满足施工可操作性,及后期维护的方便。
美化天线的使用及外罩材料要保证达到网络的覆盖需求,或者说达到可接受的覆盖需求,避免因美化天线外罩性能问题导致新的弱覆盖,浪费基站建设投资。
1.2.4 加大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及应用,积极探索新的建设方案
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断的出现,从推出到实际应用会有很长的熟悉和推广期,同时具体工程建设人员会依赖以往建设经验和模式,不熟悉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使用场景和技术方案,因此需要加大新技术和新设备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推广和应用,鼓励各地积极探索新的建设方案和技术手段,共同破解建设难题。
2 内外覆盖设备、技术简介
随着城市的快速建设和发展,以及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案的出现,无线室内外覆盖技术手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室外覆盖从常规的宏蜂窝、微蜂窝拓展为街道站、分布式覆盖、微微蜂窝、立体网覆盖等多种形式。室内覆盖从常规的传统同轴电缆分布系统发展为光纤分布系统、皮蜂窝、飞蜂窝等多种形式。
以下针对具体的无线室内外覆盖技术手段分门别类的概括性介绍,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可以灵活的加以组合运用,不局限于本《建设细则》所介绍的模式。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6 14:49 , Processed in 0.28005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