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现场准备1、通信工程施工的现场准备(掌握) 1、光(电)缆线路工程 (1)现场考察:熟悉现场情况。 (2)地质条件考察。 (3)建立临时设施。设立临时设施的原则是:距离施工现场就近;运输材料、设备、机具便利;通信、信息传递方便;人身及物资安全。 (4)建立分屯点。 (5)材料与设备的进场检测。 2、光(电)缆管道工程 (1)管道线路考察。 (2)考查其他管线情况。 (3)建立临时设施。 (4)材料与设备的进场检测。 (5)安装、调试施工机具。 3、设备安装工程 (1)施工机房的现场考察:考察电力配电系统、机房走线系统、机房接地系统、施工用电和空调设施、消防设施的情况。 (2)办理施工准入证件。 (3)设计图纸现场复核:依据设计图纸进行现场复核,复核内容包括:需要安装的设备位置、数量是否准确有效;线缆走向、距离是否准确可行;电源电压、熔断器容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保护接地的位置是否有冗余;防静电地板的高度是否和抗震机座的高度相符。 (4)安排设备、仪表的存放地。 (5)在用设备的安全防护。 (6)机房环境卫生的保障。 2、通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掌握)通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包括:1、工程概况;2、施工编制依据;3、施工部署(项目工作分解结构、施工组织结构、施工管理目标、施工管理计划);4、施工方案;5、进度计划;6、成本计划;7、资源配置计划(用工计划、施工车辆、机具及仪表使用计划、材料供应计划、资金使用计划等)。 3、进场材料检验及管理(掌握)(1)施工单位必须对用于工程的材料进行检验。有合格证的材料只表明生产厂商的检验,施工单位仍需要进行检查。 (2)检查后的材料状态应当有书面记录并有检查人签字; (3)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均不能使用; (4)材料和设备进场检验工作应有建设单位随工人员和监理人员在场,并由随工人员和监理人员确认; (5)光缆检验后的缆盘应进行标识; (6)光缆长度复测必须100%检查,不能抽检; (7)不合格材料有明显标示,材料堆放符合要求,光缆馈线等严禁挤压,材料出库入库必须有书面记录等。 4、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理解)技术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技术资料准备、施工图设计审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及新技术培训等。 5、施工图设计内审的内容(掌握)(1)施工图设计是否完整、齐全,施工图纸和设计资料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2)施工图设计是否有误,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无矛盾; (3)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是否合理; (4)对于施工图设计中的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的施工部分及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部分,分析现有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工期和质量要求; (5)明确施工项目所需主要材料、设备的数量、规格、供货情况能否满足工程要求; (6)施工图中穿越铁路、公路、桥梁、河流等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7)找出施工图上标注不明确的问题并记录; (8)工程预算是否合理。 6、通信工程四种技术交底(掌握)通信工程项目的技术交底一般包括设计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工序施工交底、安全技术交底等。 1、设计交底 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向所有的施工实施单位进行详细的设计交底,使实施单位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交待项目特点、设计意图与要求、施工注意事项等。 2、施工组织设计交底 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由主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技术人员,一般是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的技术性交待,其目的是使施工人员对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组织安排、施工方法与措施和安全等方面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以便于科学地组织施工,避免技术质量等事故的发生。 3、工序施工交底 工序施工交底是在某一工序施工前由本工序的施工负责人向施工人员进行的技术性交待。主要交底内容包括该工序的作业范围、施工依据、作业程序和要领、技术标准、质量目标、工程中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以及其他与安全、进度、成本、环境等目标管理有关的措施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4、安全技术交底 7、施工资源配置的依据(掌握)1、工作分解结构。 2、施工进度计划。 3、历史资料。 4、定额。 5、施工合同、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方案。 6、组织策略。 8、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掌握)(1)与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相关单位的批示文件及有关要求; (2)设计文件、设计会审纪要等; (3)工程施工合同或招标投标文件; (4)工程施工范围内的现场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5)与工程有关的资源供应情况; (6)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机具设备状况、技术水平等; (7)有关的规范、规程、标准及技术经济指标; (8)公司的施工组织设计模板及有关的参考资料。 9、施工现场准备之材料准备要求(掌握)进行必要的材料厂验,签订材料的供货合同,做好材料及设备的清点、进场检验及标识工作,并对其数量、规格等进行登记,建立台账。材料和设备进场检验工作应有建设单位随工人员和监理人员在场,并由随工人员和监理人员确认,将检验记录备案。 10、光(电)缆线路路由复测的主要任务(了解)光(电)缆线路路由复测的主要任务包括: 1、根据设计核定光(电)缆(或硅芯管)的路由走向及敷设方式、敷设位置、环境条件及配套设施(包括中继站站址)的安装地点; 2、核定和丈量各种敷设方式的地面距离,核定光(电)缆穿越铁路、公路、河流、湖泊及大型水渠、地下管线以及其他障碍物的具体位置及技术措施; 3、核定三防(防雷、防白蚁、防腐)地段的长度、措施及实施的可能性; 4、核定沟坎保护的地点和数量; 5、核定管道光(电)缆占用管孔位置; 6、根据环境条件,初步确定接头位置; 7、为光(电)缆的配盘、光(电)缆分屯及敷设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料; 8、修改、补充施工图。 11、路由复测的工作内容(理解)路由复测小组由施工单位组织,小组成员由施工、监理、建设(或维护)和设计单位的人员组成。实施过程中完成定线、测距、打标桩、划线、绘图、登记等工作。 12、现场物资的管理(理解)对于建设单位采购的物资,物资管理人员应负责向建设单位移交剩余物资,办理相应的手续; 对于项目部采购的物资,应在工程完工后保管好剩余物资,经盘点进货数量、使用数量、剩余数量,通过成本核算和会计核算后,移交给施工单位指定部门。 二、进度1、编制进度计划的依据(理解)(1)施工合同对工期等相关要求; (2)批准的施工图设计。 (3)施工定额。 (4)现场摸底报告,或者已经掌握的施工现场具体环境及工程的具体特点。 (5)项目资源供应状况,包括能够投入项目的人员状况,工器具仪表设备状况,项目材料和设备供应状况。 (6)以往类似工程的实际进度及经济指标。 三、成本1、挣值法计算(掌握)7个参数和1个表(重点) 2、成本计划和时间-成本累计曲线(掌握)3、企业定额的作用(理解)投标报价、合同签订、成本计划的编制、成本指标的下达、工作量的分配、材料的使用、成本控制责任制的考核。 四、九大安全措施1、现场施工的防火措施(掌握)1、施工现场应实行逐级防火责任制。 2、临时使用的仓库应建立消防管理要求,配置消防器材,使用防暴灯具,电源线的线径应符合要求;易燃易爆物品应单独存放;严禁保管人员住在仓库中;仓库内严禁烟火。 3、在机房内施工作业使用电焊、气割、砂轮锯等设备时,必须有专人看管。电气设备、电动工具严禁超负荷运行。电力线路的线径应满足负载电流的要求,接头要结实可靠。机房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储酸室、电池室内严禁安装能够产生电火花的装置。 4、人(手)孔内施工时,严禁在人(手)孔内吸烟、点燃喷灯;点燃的喷灯严禁对准光(电)缆及光纤。 5、施工人员驻地严禁乱拉电力线,电力线的线径应满足负载的要求;严禁乱扔烟头;应配置灭火器材,并应对员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 2、施工现场的安全用电措施(掌握)1、施工现场用电应采用三相五线制的供电方式。用电应符合三级配电结构,即由总配电箱经分配电箱到开关箱。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实行“一机一箱”制。 2、施工现场用电线路应采用绝缘护套导线。 3、安装、巡检、维修、移动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成由持有电工证的人员完成,并应有人监护。 4、检修各类配电车箱、开关箱、电气设备和电力工具时,应切断'电源,并在总配电箱或者分配电箱一侧悬挂“检修设备,请勿合闸”的警示标牌,必要时设专人看管 5、使用照明灯应满足以下要求: (1)室外宜采用防水式灯具。在人孔内宜选用电压36伏以下(含36V)的工作灯照明。在潮湿的沟、坑内应选用电压为12V以下(含12V)的工作灯照明。用蓄电池做照明灯具的电源时,电瓶应放在人孔或沟坑以外。 (2)在管道沟、坑沿线设置普通照明灯或安全警示灯时,灯具距地面的高度应大于2米。 (3)使用灯泡照明时不得靠近可燃物。当用150W以上(含150W)的灯泡时,不得使用胶木灯具。 (4)灯具的相线应经过开关控制,不得直接引入灯具。 6、使用用电设备时应考虑对供电设施的影响,不得超负荷使用。 3、低温、雨期施工的安全控制措施(掌握)低温雨期施工措施主要涉及室外铁塔上作业、光(电)缆连接、车辆保养和行车灯工作以及防雷、防滑、防潮灯。对低温、雨期施工的安全要求如下: 1、低温季节施工时,施工人员应尽量避免高出作业,必须进行高处作业时,应穿戴防冻、防滑的保温服装和鞋帽。在低温下吊装机具时,应考虑其安全系数。光缆熔接机和测试仪表工作时应采取保温措施,以满足其对温度要求。车辆在冬季应加装防冻液,雪天、冰路上行车应装防滑链或使用防滑轮胎,注意防冻、防滑。 2、雨期施工时,雷雨天气禁止从事高空作业,空旷环境中施工人员避雨时应注意防雷。施工人员应注意道路状况,防止滑到摔伤。雨天及湿度过高的天气施工时,作业人员在与电力设施接触前,应检查是否受潮漏电。施工现场的仪表及接续工具在不使用时应及时放到专用箱中保管。下雨前,施工现场的材料应及时遮盖;对于易受潮变质的材料采取防水、防潮措施单独存置。雨天行车应减速慢行。暂时不用的电缆应及时缩封端头,及时充气。 4、机具、仪表的保护措施(掌握)工程使用的机具、仪表的保管应注意防火、防盗、防潮,应严格按照其说明书要求进行保管和维护。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仪表的使用应注意其所用电源的电压情况,应注意避免电源问题导致仪表损毁。 5、在网通信设备、网络安全的防护措施(掌握)1、机房内施工电源割接时,应注意所使用工具的绝缘防护;通电前应检查新装设备,在确保新设备电源系统无短路、接地、错接等故障时,确认输入电压正常时,方可进行电源割接工作。 2、在机房内施工时,应采取防尘措施,保持施工现场整洁。 3、禁止触动与施工无关的机房设备。需要用到机房原有设备时,应经机房负责人同意,以机房值班人员为主进行工作。 4、拔插机盘时,应佩戴防静电手环。 6、防毒、防坠落、防原有线缆损坏的措施(掌握)防毒、防坠落、防原有缆线损坏的措施主要涉及挖掘作业和在人(子)孔内施工等。对此应制定的安全防护要求如下: 1、在开挖光缆沟、管道沟、接头坑、人(手)孔坑、杆坑及拉线坑时,如果当天不能回填,应根据现场的实际特点,晚上在沟坑的周围燃亮红灯,以防人员跌落。 2、施工过程中挖出有害物质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 3、在人(手)孔内工作时,井口处应设置警示标志。施工人员打开人孔后,应先进行有害气体测试和通风,确认无有害气体后才可下去作业。在人孔内抽水时,抽水机或发电机的排气管不得靠近人孔口,应放在人孔的下风方向。 4、下人孔时必须使用梯子,不得蹬踩光(电)缆托板。在人孔内工作时,如感觉头晕、呼吸困难,必须离开人孔,采取通风措施。严禁在人孔内吸烟。 7、地下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掌握)1、开挖土石方前,应及时通知管线产权单位,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保护地下管线及其他设施的方案。 2、开挖城市路面前,应与当地的规划部门联系,必要时应使用仪器探明地下管线的深度和位置。 3、应人工开挖,禁止使用大型机械。 4、对暴露的管线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8、公路上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掌握)1、现场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施工 2、每个施工地点都应设置安全员,负责按公路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摆放安全标志,观察过往车辆并监督各项安全措施执行情况。 3、在夜间、雾天或其他能见度较差的气候条件禁止施工。 4、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安全标志服,施工车辆应装设明显标志。 5、施工车辆应按规定的线路和地点行驶、停放,严禁逆行。 6、每个施工点在收工时,必须认真清理施工现场,保证路面上清洁。 9、高处作业时的安全防护措施(掌握)1、高处作业人员应当持证上岗。 2、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穿工作服、工作鞋,并认真检查各种劳保用具是否安全可靠。 3、高处作业人员情绪不稳定、不能保证精神集中地进行高处作业时不得上岗。 4、高空作业前不准饮酒,前一天不准过量饮酒。 5、高处作业应划定安全禁区,设置警示牌。操作人员应统一指挥。 6、需要上下塔时,人与人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行进速度宜慢不宜快。 7、高处作业用的各种工、器具要加保险绳、钩、袋,防止失手散落伤人。 8、作业过程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安全禁区。 9、严禁在杆、塔上抛掷物件。 10、当地气温高于人体体温、遇有5级以上(含5级)大风以及暴雨、打雷等恶劣天气或能见度低时严禁高处作业。 11、高处作业须确保踩踏物牢靠。作业人员应身体健康,并做好自我安全防护工作。 12、操作过程中应防止坠落物伤害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