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
- 178
- 分贝
- 0
- 家园分
- 483
- 在线时间:
- 12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0-12-26
- 帖子:
- 171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8-1-19
- UID:
- 1372970
注册:2018-1-19 1
|
首先要说明华为的两个基本事实:
第一,华为不是上市公司,包括资金来源、股权结构等重要信息从未公开。
第二,华为在公开的工商登记信息中,只有两个股东,一个是独立自然人股东任正非,另外-个是法人股东一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简称“华为工会”)。
而“华为工会”的成员,全部是任正非选拔的华为资深员工或特殊身份人士,包括任正非的子女。并且,任正非对于华为重大决策保有最终的一票否决权。
华为宣传多年的全员持“股”--持 的是“华为虚拟股”,是一种虚假的股权设计,初期的主要目的是融资。
而华为员工所持有的“华为虚拟股”,仅限于分红和股价增值收益,不涉及产权,而且华为有权随时收回。
实际上,华为已经运用“法律”确认了任正非的所有权。
2003年,华为两位资深员工因虚拟股与华为对簿公堂,最终被深圳市中院和广东省高院判定败诉,认定华为虚拟股并非股权,华为员工并非华为股东。
华为于2003年专门设立“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华为公司持股的主体,实质目的是让外界误以为华为是一家“ 股份制”民营企业。
“华为是全员持股的民企”,其实是为了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以利于其海外扩张。华为公司和深圳体改办(现已撤销)的文件解释则更加冠冕堂皇:是为了国际化,便于与战略投资者合作
所以,从股权结构和实际控制的角度上看,华为百分百不是员工持股的民营企业,而是一家由仅拥有1%股权的任正非,100%控制的企业
考虑到任正非本人的背景,以及华为在通信这一敏感行业畅通 无阻的发家史,尤其是为了营救任正非之女孟晚舟,任正非或者说华为的背景不言而喻。
华为,到底属于谁?反正,是不属于那96,768名持股员工。
2 华为产品质量有多好?
在中国大陆,媒体舆论提及华为,多半都是叫好声。“不买华为不爱国”甚至一度成为华为手机的营销策略。
而且,网络上但凡有消费者曝光华为手机的质量问题时,往往会引来“不爱国”“汉奸”等潮水般的怒骂灌水。
支持国产爱我中华,手机就选华为!
甚至于,网上专门为华为造出一个新名词-一“海军”。
“水军”是指那些为了利益而在互联网上灌水(发表倾向性评论)的人。许多中国公司都会请水军做宣传,并称之为“营销公关”。而华为的公关,号称百亿营销,位居各家之首。
因为华为水军不管是规模还是效率,都远超其它厂商的水军,所以被单独冠以“海军”之名。
2018年11月,一位网民发布一条部分Mate20Pro屏幕发绿的微博后,遭华为海军围攻。该网民称,深刻体会到了其他网友所说的情形--“只 要是反映Mate20 Pro屏幕问题的帖子,都会被人骂黑子、喷子、收钱黑、尬黑、看不得国产好。’
前段时间华为Mate20 Pro爆出屏幕发绿的问题我-直都是默默吃瓜不出声99因为知道某些人的尿性(事实证明了我没猜错,虽然后来删博了)舒但最近拉仇恨转移话题的风向我是越来越看不懂了。有一部分华为Mate20Pro手机存在问题属实,售后不开检测单属实、
三 Mate20系列
华为最新款手机Mate 20 Pro,刚一推出就深陷“绿屏门”。包括中国大陆、马来西亚.欧洲,全球陆续爆出更多的Mate20绿屏案例。起初华为表示拒绝换机,后来绿屏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华为官方才默默改变了态度,先是芬兰用户可以在售后进行换机,最后大陆用户也可以换机。
其实,华为手机多年来频频爆出质量问题。华为P10手机深陷“闪存门”-- -闪存偷工减料,“疏油层门”-- 为省成本阉割了干元机都有的疏油层;屏幕以次充好,拖影、阴阳屏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华为手机除了质量作假,还被爆出作弊。2018年9月,手机跑分App 3DMark开发商UL表示,因华为新机跑分作弊,其已将P20、P20 Pro、Nova 3和荣耀Play这几款手机从“最佳智能手机”榜单中移除。
手机其实是近些年才发展为华为的主力产品,华为最重要的产品一直是通信和网络设备。
那么华为起家的通信、网络产品,质量又如何?
事实上,华为的通信和网络设备,在业内向来不以品质闻名,而是-贯凭价格、售后和“公关”来抢市场。论品质,华为网络通信产品与思科等国外同类产品,仍有不小的差距。
因此,“华为产品质量好”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不是事实,更多的是华为“海军”洗白式吹噓,以及宣传和公关的结果。
3 华为技术有多高?
华为的宣传,给许多中国人造成-种印象:华为是因为技术高,尤其是5G领先,威胁到了美国的地位,才遭美国打压。
看看华为的发家史,就知道华为技术到底高不高
2003年1月,美国通信和网络巨头思科(Cisco)指控华为盗窃思科的IOS软件,包括源代码,并侵犯了多项思科专利。据《华尔街日报》2003年3月24日报导,华为承认了盗窃行为。
华为当年盗窃思科的技术,甚至连产品说明书都直接剽窃,这是华为通信产品可以打开国际市场的唯一原因。美国法院判处华为不得在美国销售网路产品,其中还特别有一一条“不得 盗用Cisco产品说明书”。
此案列证明华为或多或少曾以剽窃外国技术起家
而侵犯知识产权正是美国发动贸易战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以不好的手段起家,并不代表一条道走到黑,只是进行了更精致的“包装”-- -华为海军的营销公关。近年来“华为秒杀苹果”的舆论宣传被认为是华为海军的“战绩”之一。
这十多年里,华为在科研投入很大,也申请了许多专利,不过专利的原创性和质量都不高。例如基于专利重要性原则, 4G LTE标准必要专利池的三个领军巨头分别是LG、三星和高通,华为的份额还不到2%。
中国知识产权局2015年10月曾公布许可备案登记信息,显示华为向苹果公司许可专利805件,苹果公司向华为许可专利49件。半年后,媒体突然借此大肆宣扬华为“科技扬威”、“吊打苹果三星”,居然还炮制出一条所谓的“通信行业专利许可规则”,称专利许可数量多的- -方要向数量少的一方收取专利费,进而下结论说苹果每年向华为交数亿美元专利费。
专利这种知识产权,在华为的宣传中,居然成了市场上的大白菜,靠数量取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