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引入背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用户对于移动通信网络业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网络优化工作愈发复杂,优化成本也不断抬升。 目前路测仍然是进行网络优化的重要手段,其能够反映网络的运营状况,对网络性能指标起到直接的测量评估作用,并指出网络的问题所在。传统的网络优化基于路测数据,通过路测仪器采集电平、质量等网络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发现网络问题,进而针对问题区域开展网络优化。然而这种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经费投资,同时对网络优化人员的经验和技能也有较高要求。传统网络优化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网络发展需求,迫切需要一个革新的方案去改变网络优化工作现状,最小化路测技术(Minimization of drive tests,MDT)应运而生。 MDT基本原理介绍 1 基本原理:MDT(Minimization of Drive-tests,最小化路测)是3GPP在LTE系统中引入的一种通过网络配置对普通用户/商用终端进行测量数据采集、上报的自动化路测技术,只要用户终端开启GPS并支持MDT功能,终端就能向基站自动上报包含用户位置信息的MDT数据。MDT和MR类似,包含RSRP、RSRQ等字段,含有GPS经纬度信息,可用于大数据分析。 MDT分类: --按照采集的数据类型区分: --按照功能区分: 2 3 MDT对比MR的优势: 1、MDT是3gpp标准,属于行标,MR是运营商企标,不同厂家上报数据不一样,推行MDT有助于整网数据互通及二次开发利用; 2、现阶段移动MR规范没有经纬度,而MDT只关注含有经纬度的采样点,当前运营商对于定位要求越来越高,MDT有无限潜力; 3、MDT可以采集空闲态数据,终端大部分时间都是空闲态,评估更全面,而MR只在连接态上报; 4、MDT连接态有M1到M5阶段,应用灵活,支持广泛; MDT功能介绍 1 主要优势:相比于传统测试,MDT技术:
- 更省力:普通用户参与,降低人工路测成本;
- 更全面:能获得车辆无法到达区域的测试样本;
- 更及时:出现问题及时上报;
- 更真实:真实用户上报数据,更能反映实际用户感知),能降低人工干预,提升路测效率;
2 限制条件:需R10以上终端。随着终端产业链的发展,后续支持MDT功能的终端种类将越来越多,带位置信息的MDT数据量也将随之增长,可见MDT数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功能应用:根据MDT的运用场景,结合实际网优化中所遇到的重要问题,NETMAX推出以下应用方案: MDT应用成果介绍--弱覆盖功能验证 Immediate MDT业务下,利用 MR一维GIS展示功能,以10m栅格渲染出弱覆盖区域,发现敏感站点关停导致的弱场环境如下: ATU测试验证存在弱覆盖且分布一致,如下图: MDT定位方式为手机上报GPS经纬度,属于超高精度,误差在20米以内。 MDT应用成果介绍--重叠覆盖功能验证 Immediate MDT业务下,利用重叠覆盖分析功能,以50m栅格、邻小区个数大于3个、邻小区与服务小区电平差小于6dBm、主服务小区RSRP大于-110dBm,渲染出重叠覆盖区域,如下: 与ATU拉网数据比对,重叠覆盖区域完全符合: MDT应用成果介绍--高干扰小区分析功能验证 Immediate MDT业务下,利用下行高干扰小区分析功能,以10米栅格渲染出XXXX小区干扰区域,如下图: 现场扫频仪锁小区验证,干扰信号分布区域一致: MDT应用效益评估 MDT采样点统计: 1、混合开启三种方式MDT,采样点占比12%; 2、连接态单独上报MDT采样点占比是5.26%; 3、空闲态(600S)单独上报MDT采样点占比19.48%, 空闲态(7200S)单独上报MDT采样点占比19.34%; 4、RLF Report单独上报MDT采样点占比13.80%。 经济效益: 目前XX市传统测试人员共40人,其中道路测试工作量占比25%,测试设备占用10台(按照使用寿命5年,单价15万左右),测试车辆占用10辆(车辆费用每年9万);MDT功能开启后,传统路测年可节约设备费约30万,人力成本约100万,车辆费用90万,共节省费用约220万。 社会效益: 采集用户最真实一手信息作为优化网络的基础数据,能够客观的反映用户的网络体验,从而有目标的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逐步替代传统路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