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19-6-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8-27 11:54: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9 6 6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颁发了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批准四家企业经营“第五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俗称“5G”)。 5G 具有高速度、低时延、高可靠等特点,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当前,全球 5G 进入商用部署的关键期。青岛市作为全国首批 5G 试点城市,正在积极贯彻落


实推进 5G 通信网络建设有关要求,助推 5G 商用进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标深圳、上海等先进城市,深入中国电信青岛分公司、中国联通青岛分公司、中国铁塔青岛分公司、中兴通讯走访调研,形成了青岛市 5G 通信基站规划建设的建议。
一、青岛市通信基站建设现状
基站是公用移动通信无线电的台站。宏基站是指体型较大、覆盖范围较大、承载用户数量多的基站,通常架设在铁塔上;微基站是指体积较小、覆盖范围较小、承载用户数量较低的微型化基站,通常在楼宇中或密集区安装。
(一)现状情况
截至 2018 12 月,我市全域宏基站总量 14688 处,其中独
立占地式 9322 处,占总数的 63.5%,附建式 5366 处。市区宏基
站总量 8851 个,其中独立占地式 4615 个,占总数的 52.1%。
(二)存在问题
1. 独立占地式宏基站占比高达 63.5%,深圳市仅为 12.5%。我市独立占地杆塔基本为通信专用,未与公安、交通、监测、路灯杆等各类线杆有效整合,以致未能实现公共社会资源的集约利用。
2. 通信塔杆林立,同址多杆。中国铁塔青岛公司成立后,大部分通信塔杆由其统筹建设。但由于历史原因,仍存在通信运营


商及民营铁塔公司各自为政、抢占地盘的现象,未能实现通信杆塔资源统筹利用。
3. 通信基站景观效果差。基站建设重功能应用,轻景观美化, 杂乱无序,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破坏城市景观与自然天际,造成视觉污染。
4. 邻避效应突出。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基站建设引发的居民投诉和阻挠建设事件时有发生,邻避冲突问题突现。
随着 5G 技术推广,基站密度将进一步增大,如不提前谋划、合理布局,不仅难以满足 5G 网络建设要求,还会给城市风貌带来更大影响。
二、深圳、上海经验借鉴
(一)深圳 5G 规划建设经验借鉴
1. 建设模式。深圳市已建设宏基站 1.28 万个,独立占地宏基站仅 0.16 万个(占 12.5%),中心城区原则上不建设独立占地宏基站。将城市设计思维融入基站建设实施全过程,对宏基站进行美化处理或遮挡,并利用多功能智慧杆为微基站预留位置。
2. 政策制定。出台了《深圳市 5G 规模组网试点建设工作方案(2018-2019 年)》、《深圳市促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等文件,提出 5G 网络建设、多功能智能杆建设、开放公共资源等重点行动任务,明确了保障措施和职责分工。


3. 规划编制。编制了《深圳市公众移动通信基站站址专项规划》、《深圳市独立式基站站址年度规划(2018-2019)》、《前海合作区 2018 年至 2020 年通信基站站址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推动公共基站有序建设。
4. 试点推广。深圳市在深圳软件产业基地、福田中心商务区以及侨香路、前海前湾一路、福田中心区等,开展了 5G 规模组网、多功能智能杆试点建设,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在全市范围推广。
5. 制度保障。组建 5G 规模组网试点建设推进工作组,由市经贸信息委、通信管理局主要领导任召集人,牵头组织开展 5G 规模组网试点建设工作。
(二)上海“多杆合一”经验借鉴
2018 年上海市部署开展了架空线入地、合杆整治行动,推进以道路照明灯杆为载体的综合杆建设,规范“城市家具”,实现市政建设集约化、智能化建设,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
1. 建设模式。对道路杆件上搭载的设施合杆建设,并预留载荷、接口、机箱仓位和管孔等,为智能设施的拓展预留空间。
2. 标准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本市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上海市道路合杆整治技术导则(试行)》,明确了道路杆建设和设置的标准和要求。


3. 组织保障。建立架空线整治和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各区亦成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和办公室,统筹本区域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作。
4. 工作成效。已完成 116 公里道路的合杆整治,拔除各类立
杆 9800 余根(电力杆 2601 根);到 2020 年,将完成 470 公里道路整治,内环内立杆减少量不低于 50%。
三、青岛市 5G 基站规划建设建议
(一)资源集约、共建共享,合理规划布局 5G 移动基站
中心城区原则上不再新增独立占地式基站,宏基站采用现有基站加挂或依托建、构筑物附建 5G 设备的模式布设,微基站采“多杆合一”模式布设,逐步实现 5G 移动网络的普遍覆盖。
(二)归并整治移动基站,提升视觉效果和城市品质
一是合并间距不足 50 米的同址杆塔基站,解决基站同址多
杆、杆体林立问题;二是整合 200 米覆盖半径内重复设置的宏基站,推动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专业化运营;三是拆除破坏城市景观的杆塔,改善城市风貌;四是推动运营商共用各频段设备, 减少基站“马蜂窝”感观;五是以城市设计思维和艺术处理手法, 美化基站,使其色彩及风格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减少视觉污染。
(三)消减独立占地杆塔基站,开放公共设施及附属资源
在符合安全、环保要求,满足日常工作需求的前提下,逐步整合、消减独立占地杆塔基站。积极推进政府、企事业等公共设


施及其附属资源共享,推广公共建筑附建式基站建设,为 5G 通信基站及配套设施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四、工作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 5G 网络建设
2018 12 月,我市成立 5G 网络建设和应用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 5G 网络发展与应用工作。建议健全市、区(市)、部门联动协调工作机制,发改、工信、公安、财政、通信、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明确职责,统筹推进 5G 基站建设工作。
(二)坚持规划先行,启动通信基站相关规划编制
建议通信行业主管部门尽快启动《青岛市 5G 通信基站布局专项规划》编制,按照大型宏基站为骨干覆盖,小型微基站为补充覆盖的原则,统筹规划基站站址、控制数量。编制《基站年度建设规划》,实现基站建设“一张图”,有效破解“选址难、建设难、管理难”的困局,推动 5G 网络规模化部署和商用进程。
(三)完善政府规章和技术标准,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建议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开展多功能智能杆加载基站相关技术规范研究,探索基站与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新模式;建议建设主管部门牵头,整合环境、交通、公安、城管、水务、气象、公安、交警、各通信运营商等多方需求,出台青岛市多杆合一建设导则


及多功能智能杆建设标准;出台附建式宏基站建设管理办法,预留建设条件。
(四)启动多功能智能杆试点,为 5G 微基站布局提供载体
建议结合道路建设,实施多功能智能杆试点示范工程建设, 按照资源整合、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开放共享、有偿使用的原则,探索多功能智能杆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推动“一杆多”改造。利用“多功能杆”加密设置 5G 微基站,推动 5G 网络深度覆盖,提升网络覆盖率。
(五)加强宣传引导,减少邻避效应
建议充分利用报刊、电视、互联网和新媒体等,广泛宣传5G 通信网络建设的重要意义,开展基站电磁辐射知识科普活动, 普及通信设施建设与保护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消除群众误解,积极引导公众参与 5G 应用创新体验,营造 5G 通信基站建设的发展氛围,减少邻避效应。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 15:41 , Processed in 0.20444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