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 51158-20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GB 51171-201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线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YD 5123-201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 (YD 5148-200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光缆线路对地绝缘指标及测试方法》(YD 5012-2003);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T 50605-2010); (7)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847-201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YD 5206-2014); (9)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宽带光纤接入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YD 5218-2015);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YD 5039-2009);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YD 5201-2014);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 5059-2005);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要求》(GB/T 29229-2012);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信息工程部分); (15) 国家和行业相关设计标准。 (16) 《中国电信本地网某市有线接入网目标网络专项规划(2019-2021)》。 (17) 某分公司黄山路局新建05#主干光缆环及周边优化光网工程一阶段设计委托书。 (18) 某分公司黄山路局新建05#主干光缆环及周边优化光网工程的设计会审纪要。 (19) 《中国电信集团CT GPX09S光纤总配线架产品标准V2.0》 (20) 关于进一步规范光接入网MODF标准的通知_中电信皖网发业〔2016〕40号。 (21) 截止2019年8月10日,设计人员现场勘察收集的资料。 (22) 本工程涉及的工程建设强制性规范及条款: | | | | | 6.4.8;7.4.12;8.3.1;8.3.5; | | YD 51171-2016《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 | | YD 5039-2009《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 | 1.0.3;4.0.4;4.0.5;4.0.8;4.0.13;5.0.3;6.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