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槽值》栏目(公众号:caozhi163)出品
常常听到有人开玩笑,当代年轻人升职,全靠锦鲤。
电视剧里女主角十分钟拿offer,二十四小时当上项目负责人。 ![]()
网友红着眼表达嫉妒:“希望好运也能发生在我身上。” ![]()
偶尔,也会听到这样的故事:
随手帮忙整理领导桌上的文件,被看作是做事有条理、能吃苦会观察的人才,立马从小秘书,变成了部门主管。 幸运来得简单粗暴,逻辑也漏洞百出。
类似的鸡汤被视作救命稻草,不少人借此来缓解焦虑。
1 对不起,人生没有奇迹
前段时间,一则两分钟的日本短片在网络上刷屏。 主角是一个年轻女孩,正坐着公交车前往面试地点。 此时,一位红袜黑皮鞋的老爷爷上车了。 因为没有座位,他只能拉着扶手。
![]()
女主站起身给他让座,老爷爷欣慰地看着她,连连点头。
![]()
到了面试现场,女主惊讶地发现,面试官也穿着红袜黑皮鞋。 难道……他就是那个被让座的那个人? 视线缓慢上移……女主很快就失望了——完全是一个陌生人。
![]()
面试结束,女主没有通过。 她有些失意地走出公司,一个保洁员上前叫住了她。 是那个公交车上的爷爷。 此时,几个人在后面急匆匆跑来,还大喊着: “社长,你怎么还在做保洁的工作!”
![]()
女主猛地回过头:难不成他就是公司社长? 没等她重燃希望,职员就一把推开老爷爷,跑向一旁真正的社长。
![]()
原来还是想多了……女主讪讪地笑了笑,准备离开。 此时,社长朝保洁爷爷的方向喊:“哥哥,不要闹了,快回家吧!”
![]()
难道…… 现实再一次打脸——社长的哥哥只是恰巧站在老爷爷后面。
![]()
剧中的反转还在进行,结果却毫无例外:老爷爷与所有高管都没有关系。 直到此时,字幕才缓缓出现在屏幕上:奇迹很少发生。
![]()
短片看似有些夸张,但不可否认,很多人都会在求职时心存侥幸。 幻想即便能力不够,也可以靠其他方式弯道超车。 某档选秀节目中,有过两位选手。 他们自称做过流浪歌手,为此受人误解,甚至被看作乞丐。
![]()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把梦想坚持了下去,坚信只要不给自己留遗憾,就足够了。
![]()
一番说辞收获了不少掌声,也让在场嘉宾感动落泪。 突然,评委韩红打断了他们:“你们演够了没有?”
![]()
看到两人还想反驳,韩红列举了他们的种种经历。 原来,两人早已混迹演艺圈多年,只是实力不足以让太多人记住。
![]()
铁一般的事实下,那两个人只好在观众的指责中走下舞台。
![]()
现实不是影视剧,一味地投机取巧,往往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踏踏实实地提升能力,反而更容易创造奇迹。 《花木兰》选角名单出来的时候,很多人提出质疑: 为什么在5000多名演员中,选中了看起来如此柔弱的刘亦菲? 迪士尼官方给出了理由。 他们曾经为饰演角色的演员制订了以下标准: 会武术、懂英语、有明星号召力。 而它们,刘亦菲刚好都有。
![]()
刘亦菲打戏 / YouTube
![]()
母语人士评价刘亦菲的英语水平 / YouTube
看似轻轻松松得到的机会,其实来自于她常年累月的积淀。 被称为“口红一哥”的美妆博主李佳琦,创下过“5分钟卖出1.5万支口红”的销售记录。 问及经验时,他坦言,自己曾经做过3年的化妆品导购,对女性消费心理、化妆品特性了如指掌。
![]()
李佳琦谈销售经验 /《像上智造局》
他创造的销售奇迹,大多来源于之前积攒下来的阅历。 人生没有奇迹,即使有,也一定是实力的粉饰品。 “奇迹,只是实力的另外一个名字。”
2 人生每一个阶段,都逃不过磨砺
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人生似乎都存在一个转折点,走过它之后未来就是一片坦途。 影视剧中也不乏类似的描写: 千辛万苦和女主走到了一起,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费尽心思找到了工作,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就连中学时代教导我们的老师,也喜欢说“高中三年好好努力,考好了从此就不愁了。”
![]()
把“从此”挂在嘴边,是我们激励自己时常用的手法。 有时,它们确实会起到鞭策的作用。 但更多时候,它会产生负面效果。 《中国青年报》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54%的高中学生都对大学抱有高期待。 自由、浪漫、轻松……想象中的大学如阳光一般,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拧去一丝疲惫。 只是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另一组数据显示,在那些大一新生中,只有0.2%的人觉得学校完全符合自己的期待。 剩余99.8%的人,都在入学后有着不同程度的失望。
![]()
“以后就会轻松”的话语固然励志,却不符合生活实际。 每个阶段都逃不过磨砺,才是真实的人生状态。 韩剧《浪漫的体质》中,编剧真珠的作品被著名作家看中,招为助理。 大为惊喜的她,对家人信誓旦旦地表示:从此就要成为大人物了。
![]()
没想到,现实很快就打了她一耳光。 进入公司后,真珠发现,作家为人挑剔、经常训斥员工,自己稍有不慎就被一顿臭骂。
![]()
天天加班,工作一趟甚至要带着行李。
![]()
鼓起勇气抗争,也只能得到作家画大饼式的劝诫。
![]()
幻想与现实的落差让真珠难以接受。 工作两年后,她终于忍不住了,时不时和作家顶嘴,引得对方下不了台。 结果可想而知,真珠很快就被解雇了。
![]()
虽说它只是一部剧,却真实地记录了有些人初入职场的心境。 心存希望,满怀期待,以为从此要一展宏图了。 后来才发现,那只是磨难的又一个开始而已。
![]()
清华大学的开学典礼上,于歆杰教授把人生比作马拉松:“一直在跑,一直在成长。” 当下一秒跑得很快,不代表就成功了。 要一直忍受住疲惫,时刻保持速度,才能获得最后的冠军。 这可能也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没有一劳永逸的捷径,也不存在“走过那段路就会轻松”的转折点。 不停奔跑,不能懈怠,才是人生的常态。
3 深情的人,也可能是渣男
从小到大,听过的鸡汤不仅限于人生上,爱情相关的“名言警句”也有不少: “爱你的人,眼里只有你一个。” “哪怕你随口说一句话,他都会记在心上。” 听多了之后,难免会把这种深情的样子,当作真爱的范本。 韩剧《浪漫的体质》中,韩珠就遇到了这样的“真爱”。 她曾是一所大学的校花,被众多男生奉为女神。 羽毛球场、咖啡厅,只要她一出现,就会被男生们众星捧月般团团围住。
![]()
如此受欢迎的韩珠,却和一个普通的男生在一起了。 他相貌平平,学历也不高,却对韩珠十分用心。 相识之初,就大着胆子走到韩珠面前,认真地询问她的喜好。 即使被拒,也依然执着:“只要你回答,我就离开。”
![]()
韩珠随口回答了一句:“喜好搞笑的男生。” 他就报名了搞笑剧团,缠着前辈学话剧。 即使经常受到训斥,也毫不在意。
![]()
韩珠渐渐被男生打动,偷偷去看了他的演出。 演技很拙劣,眼睛里却藏着用心,甚至因为笨拙显得有点可爱。
![]()
她相信,男生对自己是真心的。 没多久,韩珠意外怀孕。 不得已之下,她只好办了退学手续,结婚生子。 不料刚生下孩子,男生就提出了离婚。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想要更幸福些。”
![]()
韩珠不可置信地问:那我的幸福呢?” “你的幸福为什么问我呢?”
![]()
如果说前半部分的剧情描述了爱情的美好,到了这里,则揭开了它真实的一面。 很多鸡汤中,“眼中只有你”、“愿意为你付出一切”的感情被当作真爱加以追捧。 以至于很多人对伴侣道德绑架:你不为我付出,是不是就是不爱我了? 过于猛烈的付出,确实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深情,但没有责任感做依托,深情也很容易消逝。 如同剧中的男生,追求女主时的执着,确实是出于真心的,抛弃女主时的决绝,也是真心的。 把短时间的深情看作真爱,便容易错估感情的分量。
![]()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爱情理论——爱情三元论。 其中提到,爱情由激情、亲密和承诺构成,每一部分都不可或缺。 只有亲密和承诺,在一起没有意思。 只有激情和亲密,感情也不会长久。 鸡汤中强调的不顾一切的付出,很多时候只是出于“激情”。 结合着日后长久的相处,才能看出是否是真正的爱。
4 鸡汤好喝,却也有毒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安慰剂效应”。 即医生给予病人的治疗是无效的,但患者因相信它有效,症状得到舒缓。 网络上漫天飞舞的毒鸡汤,似乎也给了我们一剂安慰剂。 可以给生活加一层滤镜,让我们相信明天一切都会变好。 但之所以说它“有毒”,是因为错信后人会产生幻觉,盲目乐观。
![]()
多少人在鸡汤制造的假想中,苦苦等待爱情—— “总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懂你的人,他不嫌弃你的小脾气,接受你的任性与懒惰,毫无保留地爱你。” 殊不知,那些盲目相信爱情,为了爱不顾一切的女孩,最后往往输得都很惨。
![]()
又有多少人在该拼实力的职场,幻想一丝侥幸—— “老板的一句表扬,比你埋头苦干重要100倍:职场中的情商比努力工作更重要!” 却不知道,真正有眼光的领导,从来不会让一个只会“拍马屁”而毫无实力的人晋升。 很多鸡汤只是在打着乐观的旗号,让现状变得更糟。
![]()
村上春树曾说,小说家是职业的谎言制造者。 在这个追求流量的时代,段子手们精心烹制的毒鸡汤,坑惨了不少人。 很多获得无数点击的“毒鸡汤”,实际上只是套路的句式和骇人听闻的词汇。 除了短暂麻痹你的痛觉,毫无用处。 看清现实的残酷,却依然热爱它,才是成年人的必修课。 鸡汤也许会欺骗你,努力永远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