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8844.43米,海拔世界第一高峰。
常言道:山高人为峰。比山更高的,其实是登山者的“攀登精神”。 2003年5月22日14点37分,52岁的王石成功登上珠峰,成为当时中国登顶珠峰年龄最大的一位登山者。时隔7年,他再次登顶,又一次刷新登顶珠峰的中国登山者的年龄记录。 关于王石,比起创立万科,登顶珠峰更被人津津乐道。因为前者是物质(经济)上的成功,而后者却是精神上的胜利,而精神是永恒的。 对人如此,对于企业亦是如此。企业的伟大从来不仅仅来自于商业上的成功。 在珠峰上攀登的,除了登山爱好者,还有通信企业。而在它们中间,屡屡创造纪录的是中国移动。
一
早在2003年,中国移动就开始在珠穆朗玛峰进行通信覆盖。2003年5月22日,中国移动提供网络技术支持的“彩信上珠峰”活动取得成功,中国登山队在峰顶使用中国移动网络打通电话,并用短信通告了这一喜讯。
2005年8月18日,中国移动在珠峰区域海拔5100米处的绒布寺开通基站,给前来观光探险的中外游客、登山运动者和科学考察者提供通信保障。
2007年11月13日,中国移动建成珠峰6500米基站。 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圣火第一次登上珠峰峰顶;9时20分32秒,新华社向全球发布的首张奥运圣火珠峰传递照片,通过中国移动网络从地球之巅成功传回,成为刷新世界移动通信史的壮举。 2010年12月12日,中国移动TD-SCDMA基站在绒布寺开通。
2013年6月11日,中国移动在珠峰大本营开通4G网络。 应该说,通信人在珠峰上攀登的脚步从未停歇,除了中国移动,另外两家也先后在珠峰开展了相关的通信保障工作。 进入5G时代,因通信频段不同,信号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将更加直接,原有的通信设施已经不能满足5G通信的需求。 要实现5G覆盖,很多工作就得“另起炉灶”、重新再来。那么,人们不禁要问:“5G信号可以覆盖到珠峰吗?” 2020年,4月21日,《人民邮电报》头版头条的新闻给出了答案。
据了解,中国移动四月正式启动了“5G上珠峰”专项行动。4月30日,在珠峰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开通了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实现5G信号对珠峰北坡登山线路及峰顶的覆盖。据实地测试,5G速率下行峰值突破1.66Gbps,上行速率高达215Mbps。 为什么中国移动会执着于优质网络的建设?在中国移动看来,它不仅承担了客户对网络生活的依赖,在关键时刻更是一条生命线。20年匠心深耕,初心一直未变,在5G引领下,从漠河到三沙、从戈壁滩到珠峰,中国移动让优质信号覆盖中国每一寸土地,中国移动全球通专注于为用户打造最好的5G网络、极致的服务体验。
5G成功登顶珠峰,不仅是中国移动的一大步,更是全球通信行业的一大步!
二
每一个全球首次,都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成功从来都是由汗水凝结。
珠峰物理海拔高、气候条件恶劣,在上面建设5G基站,难度可想而知。没有更多的外力可用,重达8吨的建设物资,全凭60余名工人、40余头牦牛,用最原始的“肩扛牛驮”的方式运上去的。 运送物资都这么难,何况开展施工建设? 为保障好此次行动,中国移动共派出150余名建设与维护人员。其中,12名网络维护优化人员,要在海拔5300米以上的区域7×24小时值守,以确保网络畅通、性能良好。 毋庸置疑,为了建设开通珠峰上的5G基站,中国移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甚至承担了巨大的风险。 5G信号覆盖珠峰的消息一出来,行业官媒强势报道,行业人士纷纷为其点赞、鼓掌、叫好,称其为“新传奇”,奠定了移动通信的“新高度”。 当然,掌声响起的同时,质疑声也不同程度的存在。有人质疑:花这么大代价,做“亏本买卖”,图啥? 这样的质疑,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单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在珠峰建5G基站、提供5G服务,那确实是“亏本的买卖”。 珠峰现在每年最多只允许300人进山,靠这300人带来的通信收入,“回本”都不知道猴年马月,想挣钱?门都没有! 我们不禁要问:不为挣钱,为了什么?
三
众说周知,中国的通信运营商是央企,是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下的全体人民的企业。在谋取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应时刻不忘自身承载的社会责任。 国外的运营企业,往往是哪里有钱挣就在哪里提供服务。即便在美国,挣钱少的广大农村,移动通信网络还存在大量的覆盖盲区。 通信服务是基本的公共服务,在我国推行的是普遍服务,力争做到有人的地方,就该有网络覆盖。中国移动拥有最庞大的用户群体,在普遍服务方面必然走在前、当先锋。 事实上,经过20年的发展,从北疆漠河到南海三沙,从东海之滨到世界屋脊,中国移动网络基本覆盖到了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454万个,人口覆盖率超过99%,其中4G基站超过302万个,打造出全球最大的4G精品网络。 5G商用以来,已建设开通5G基站超8万个,率先在50个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力争打造全球领先的5G网络。 珠峰上的用户虽少,但,少不表示不重要。对于登山探险来说,一旦遇到极端情况,信号通道往往生命通道,信号线就是生命线。 央企的社会责任,除了体现在普遍服务上,还生动地体现到抢险救灾救援中。为珠峰覆盖5G信号,其实也是在为可能的抢险救援搭建信号通道,奠定技术基础。 试想,如果在珠峰上亟需进行一场手术,有了5G网络是不是就可以远程开展了?如果需要对珠峰的情况进行实时地检测,有了5G网络是不是就可以实现了? 同时,在珠峰部署5G网络,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珠峰资源,开展相关科考实验,提供很多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 展望未来,在5G技术的加持下,珠峰将不仅仅是一座供人探险的世界高峰,还将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大的想象空间。 对于通信技术来说,在珠峰覆盖5G网络,本身也是在高原高寒地带下开展的通信试验。中国移动率先将5G网络覆盖珠峰,用雄辩的事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5G成就。 总之,中国移动此次“5G上珠峰”专项行动,不仅是通信人在生命禁区的极限挑战,更为今后拓展诸如智慧旅游、5G科考、应急救援等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不一定挣钱,但是却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四
4月20日,是中国移动成立20周年的日子,《人民邮电报》的发布特刊——《奋斗20载,整装再出发》。4月21日,《人民邮电报》在头版头条发布重磅新闻——全球首次!中国移动5G信号将覆盖珠峰峰顶。 用这则重磅新闻,呼应了“整装再出发”、建世界一流企业的铿锵誓言,而且把这个“再出发”的起点放在了珠峰上,立意之深,恐怕懂的人并不多。 为什么中国移动会执着于优质网络的建设?在中国移动看来,它不仅承担了客户对网络生活的依赖,在关键时刻更是一条生命线。20年匠心深耕,初心一直未变,在5G引领下,从漠河到三沙、从戈壁滩到珠峰,中国移动让优质信号覆盖中国每一寸土地,中国移动全球通专注于为用户打造最好的5G网络、极致的服务体验。 85年前打响的“四渡赤水”之战,是红军长征中最精彩绝伦的军事行动,毛主席自称为平生“得意之笔”。 但,毛泽东在指挥“四渡赤水”时,很多将士看不懂,林彪更是兴冲冲地向彭德怀建议要“换将”。毛泽东听到林彪的不满后,淡淡地说道:“他(林彪)就是个娃娃,懂啥?! 对于中国移动在珠峰上费时费力费钱覆盖5G网络、做“亏本买卖”,很多人看不懂、有些质疑,这可以理解。因为,他们只是普通的吃瓜群众,思想认识远未达不到“珠峰”的高度,但至少可以葆有“静待花开”的修养和耐心,做一个高段位的“吃瓜群众”。 从2G时代开始,一直到现在,即便有各种不对称监管,即便国家是如此“照顾”友商,中国移动依然是行业的老大。这其中与中国移动自上而下的贯彻力、执行力及中国移动本身的技术实力有非常大的关系。相信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中国移动依然能保持这种优势,奔逸绝尘,第一时间将一张完美的网络带给广大用户。 在4G时代,中国移动4G基站数就比电信联通两家之和还多,现在5G建设才刚刚铺开,连珠峰峰顶都有移动的5G信号了,那么你还有什么理由不放心中国移动呢?4G要用中国移动,5G更要用中国移动!赶紧来移动公司办个手机,装个宽带吧。 移动网络,基站最多,信号最好,覆盖珠峰,技术一流,人民日报认可,实力保证,放心使用,大家赶紧来! 内容转载自:《通信圈》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