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etmonitor 于 2020-5-25 12:37 编辑
一个使用多年的联通号码,在一次偶然间,发现被莫名捆绑了最低消费100元/月,这样郁闷的事情让南宁市民廖先生撞上了。在记者介入此事后,联通方面立即帮廖先生取消了最低消费业务,但这中间产生的一系列疑问却得不到解释。
廖先生的申诉函。 廖先生告诉记者,他的联通号码于2016年办理,一直使用至今。2019年5月期间,他在一次办理业务期间无意得知,这个联通号下存在两个业务:一是充话费送手机,合约期为2018年5月到2019年6月;另一业务是“靓号协议”,每月最低消费100元,而且合同期为10年,“这两个业务我都没有办理,而且我也没得领过任何手机”。
廖先生说,由于充话费送手机业务对自己并无实质影响,而且合约期还剩一个月,他也就不计较了。但所谓的“靓号协议”却一直让他耿耿于怀,“虽然我每个月消费都超过100元,但这样的协议让人十分不爽”。
为了进一步了解来龙去脉,近段时间,廖先生来到当时办理联通号码的营业厅查询,营业厅方面表示,廖先生除了与营业厅签署办理号码合约外,还签署了一份“靓号协议”。廖先生经仔细辨认发现,“靓号协议”上的签名并非自己所写,但是营业厅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无法鉴定签名真假,他们只认协议,让廖先生按照协议继续履约。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廖先生给记者提供了与营业厅签署办理号码合约及“靓号协议”的签名截图。其中,廖先生认可办理号码合约签名为自己所签;而“靓号协议”上的签名,他则认为属他人冒签。记者对比两张截图发现,两份合约中的签名字迹确实存在较大差异。
5月19日,记者向联通广西分公司发函了解此事,相关工作人员致电记者表示,会向领导反映采访事宜,但截至发稿前,联通广西分公司仍未给予相关回应。
5月22日,廖先生告诉记者,在记者介入此事后,联通方面已经帮他取消了最低消费这一条款,但他对于此事仍存在几个疑问,希望联通能进一步回应:是否有人冒充他的签名;联通对于管理方面是否存在漏洞;此举是否涉嫌乱收费?
【来源:南国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