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查看: 4035|回复: 2
打印

老通信人出路何在 [复制链接]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09-4-9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6-21 12:11: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自己干这行10多年了,一直在三方公司,身边很多干到5,6年的人都打算转行了。三方公司真的留不住人,每年都有大量的人走,每年也总有大量刚毕业的小孩进入这个行业,作为曾经的后浪,如今的前浪,有点小小思考,和大家分享。

第一、三方公司人员数量最多、组成最复杂,这部分人员学历分布不均,从中专到大专,二本到一本不等。收入在整个行业最低,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拿着最低的工资,所谓起的比鸡早,睡得比鸡晚。  

第二、通信工作基本都需要长期出差,漂泊流离成为影响行业安定的最关键因素。

只要是干过几年通信的兄弟,没有人不痛恨出差。经常有兄弟给我举例“我去年一年,在家的时间不超过1个月”,更有精准者说道“我过去一年出差312天”。年轻时候,出差的代名词可以是“公款旅游”,“多长见识”,可年长以后呢,出差的代名词就是“抛弃妻子”、“背井离乡”。事实上,兄弟们厌倦出差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受“农耕文化”的影响深远,国人的乡土情结特别浓郁,远胜于老外。也正是这样,每个兄弟都希望有朝一日叶落归根,合家团聚。可现实却很无奈,从事通信行业的人都知道,由于这个行业常年处在混乱纷争,群雄割据的状态,很难找到一个运营商以外的企业,能够让自己比较长期地安定在家门口开展工作,更多的时候,必须走南闯北,不断地奔波和忙碌于不同地方的不同项目。漂泊流离也因此成为影响通信行业安定,改变通信人才流动格局的最关键因素。

第三、通信人员由于工作强度大,关注面非常局限,导致社交圈子普遍偏窄

正如我之前曾经提到过的,绝大部分通信兄弟们的工作及生活都很单调,常年就是“机房-住所”两点一线,社交圈子主要就是同行和客户。个别脑子比较活络,脸皮厚的,顶多就是拓展下酒店的MM资源。而且更恼人的是,大部分日常通信工作,工作量都很大,而且繁琐,一旦遇上个“517“、“830”等重大通信事件,甚至多日无休。长期处在这样压力巨大的工作环境,很多干技术的兄弟本就内向,再加之远离亲人,对行业的苦闷之情更是难以名状。本来还一腔热血的行业好感和激情,慢慢地被消磨殆尽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四:通信人员相对收入较高,很难实现跨行的平滑转型,只能选择门槛较低的行业

用某位兄弟博客中的一句话,也许很能说明问题。“我不知道自己除了通信,还能去做什么”。正所谓隔行如隔山,在过去的几年中,你的精力全部奉献给了通信事业,奉献给了那一次次的路测,话统分析,通信报告,请问,你还能有什么机会学其他,做其他呢?纵然你有机会学点别的什么,以你的投入和实践程度,要想从容地实现转身,谈何容易。转行之难,难不在于重新学起,而在于我们的转换成本。事实上,几年下来,你已经习惯了相对较高的收入,你已经习惯了相对较好的工作环境,你已经习惯了不时能获得的成就感,让你放弃这些习惯,让你重新把自己当做新人,你能接受,可现实中的经济压力你能接受吗?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很多自由人的兄弟,明知道自己讨厌四处奔波,项目不稳定,没有归属感,还是希望继续先干着的原因。道理很简单,家里买的房子,那每个月的月供就能逼急你。

说了这行很多很多的问题,看起来这行简直糟糕透顶,没有希望了。其实,并不尽然,我只是努力地站在一个通信工程师的角度来客观地看待,真实地描述这些。而从整个行业来看,一个既然被定义为朝阳产业的行业,它有什么理由寄托给不了我们的希望和梦想?如果是这样,那么,一定是在哪些环节出了问题,一定是有可以优化的空间。而我们只有发现它,正视它,解决它,通信人的未来才可以走的更远。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9-7 03:40 , Processed in 0.10008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