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背景描述 随着FDD站点入网及业务持续增长,干扰问题对用户感知影响逐步明显。FDD900M网络的干扰问题在全国普遍存在,是影响网络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对VoLTE业务质量影响巨大,高干扰场景Volte单通、吞字、掉话现象大概率出现。 1月份XT市FDD全网小区1653个,干扰小区325个,干扰占比高达19.66% ,远高于其他FDD本地网。XT市干扰类型主要以窄带干扰为主,少量站点为宽带干扰及全频段干扰,窄带干扰小区占比达到68%,干扰频段主要集中在RB15。 1月份XT市干扰小区 XT市干扰类型统计 FDD900干扰排查总体思路 提取小区每个PRB上检测到的干扰噪声指标,通过小区干扰强度、频域特点,以及地域化分布等特征分析,初步定为干扰类别,根据圈定范围进行上站扫频排查。 排查流程分为干扰分析、干扰定界、干扰排查三个主要模块: 高干扰小区时间特点分析 统计高干扰小区7×24小时小区每RB最强干扰指标,各时段持续存在干扰,干扰强度与时间无明显关联。 全网约300个高干扰小区(每PRB平均干扰噪声电平>-105dBm),均为全时段干扰。 FDD900高干扰小区地域分布分析 根据干扰站点地域分布,全网主要可划分为10个高干扰片区,均集中在市区,县区无明显高干扰片区。 除河A、B片区以外,所有干扰片区主要分布在C,干扰区域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 干扰小区按片区分布,高干扰小区非连续分布,各片区中都有正常小区(无干扰)分布,高干扰小区多集中在FDD网络覆盖边缘,且靠近边缘处干扰更强,但指向性不明确。干扰片区分布场景丰富,包括城中村、多层住宅区、商业区、高校、交通枢纽周边等。 FDD900干扰带频域特征分析 全网高干扰小区统计小时级每RB干扰指标,分析干扰指标频域分布特征,RB15干扰次数占比达到38%,RB14次之达到26%,其他RB干扰次数占比都在1%~3%之间。 各RB干扰统计次数如下: 根据FDD与GSM频段对应计算,RB14、RB15,与GSM的69、70号频点对应,核实现网65-75GSM频点都已清频,可排除清频不干净导致的干扰。 天馈性能检测: GSM/FDD共天馈站点与FDD独立天馈站点干扰对比,无明显趋势,干扰水平相当。 选取G/F共天馈站点及FDD对天馈站点各3个进行100%模拟加载互调检测检测,均不存在互调。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1、干扰主要为RB15/14窄带干扰,且为全时段强干扰
2、可排除GSM频点干扰
3、可排除天馈性能问题导致的互调
4、干扰区域主要集中在FDD网络边缘区域
5、干扰源指向性不明确,多种覆盖场景均存在干扰,需要分片区进行903MHz频段扫频定位干扰源。
FDD900排查过程 通过以上高干扰小区分析,需要现场进行干扰扫频定位干扰源,根据省公司下发干扰排查指导意见及相关地市排查经验,优先考虑干扰器、红外设备、私装放大器、公安电子围栏、满格宝等干扰源排查。 (一) 扫频设备介绍 干扰排查采用JDSU748A频谱仪,设备介绍及相关配置如下: 扫频设置频率范围为900MHz~906MHz,对应FDD上行频段,根据现场扫频情况可以灵活设置; 幅度根据现场扫频强度调整,参考电平设置为0,便于观察实际信号强度。 RBW设置为300Khz/100KHz,VBW设置为100Khz/30KHz/10KHz,根据现场扫频显示波形灵活设置。 输入衰减、前置放大等参数不设置。 (二) 扫频天线选型 XT市三种扫频备选天线:900M八木天线、双频对数周期天线、宽频欧佩泰斯扫频仪天线。对三种常用的扫频天线进行了性能对比,最终确定采用对数周期天线进行扫频。 性能对比方法:扫频仪设置完成后,连接不同天线在同一位置360度慢速摆动天线,观察扫频仪波形变化。 1、八木天线:工作频段:824-960MHZ, GAIN:8dbi,天线引长:20米。 测试结果:八木天线现在摆动过程中观察信号源峰值明确,能直观看出信号源衰减情况,但扫频范围内毛刺信号凸起较多,会影响干扰源定位判断。 2、欧佩泰斯专用扫频天线:工作频段:500MHZ-7.5GHZ GAIN:3dbi,天线引长:1米。 测试结果:天线摆动过程中,扫频仪观察信号源增益和衰减幅度变化不明显,背向信号源时峰值信号衰减不大,不利于观察。 3、对数周期天线:工作频段:880-960MHZ/1710-2025MHZ/2300-2635MHZGAIN:9dbi/10dbi,天线引长:1.2米。 测试结果:对数周期天线在天线摆动过程中信号增益与衰减明显,指向信号源准确度高,波形反馈明确。 (三)干扰器遍历扫频排查 1、手机放大器排查 XT市总共安装满格宝553套,全部在市中心区域,根据满格宝安装位置与干扰小区分布进行比对,满格宝安装区域与干扰区域不匹配。选取几个高干扰小区周边满格宝进行扫频未出现干扰抬升现象。 2、公安电子围栏排查 XT市公安局总共安装电子围栏17处,主要安装在交通出入口。通过电子围栏位置与干扰小区对比,无强关联关系,现场扫频未发现干扰。
3、其他干扰器排查 对干扰片区进行遍历扫频排查,发现火车站附近槟之榔、恒大书香门第、火炬科技等区域小范围干扰,为全频段干扰器导致。
(四) 三角定位法干扰排查 通过几种典型干扰源的排查分析,未发现窄带干扰源。干扰片区遍历扫频过程中在发现各区域都有轻微的窄带凸起,干扰不强,时有时无。经过分析后选定湘大品区为突破口采用三角定位法进行详细干扰定位。 1、三角定位法思路介绍 在确认小区存在外部干扰后,就需要开展外部干扰源的分析动作。携带扫频仪/频谱仪+天线,在干扰小区近点或者天线附近扫频,通过定向天线的指向性(干扰信号最强的方向),确定外部干扰的来源方向,判断干扰可能的位置。如果无法通过一次测试确定干扰位置点,需要在多个位置点进行扫频测试,通过三角定位来确定。 具体流程如下: 1)步骤一:在干扰片区边缘选取一个高点1(一般在干扰小区基站附近)进行三角定位方法扫频(多点+跟踪最强方向,延伸交叉位置判断干扰源方向)。 2)步骤二:按照干扰最强的两个方向45°连线,在其中一个方向上选取高点2,进行 360度扫频,找出干扰最强的方向,在高点1、高点2最强干扰方向选定一个高点3,进行扫频360度扫频。如果三个高点最强干扰方向的连线形成一个三角区域,可确定干扰源在三角区域内,再逐步缩小三角范围进行排查。 3)步骤三:如果高点2、3最强干扰方向与高点1方向不交叉,说明干扰源不在三个高点范围内,需要根据最强干扰指向进一步延伸,选取高点4进行第二个区域三角区域定位,若高点2、3、4最强干扰方向出现交叉,可确定干扰源在第二个三角区域内,再该区域内再逐步缩小范围排查。 4)步骤四:如果高点4最强干扰方向与高点2、3不交叉,则重复步骤一二三进行下一个三角定位,直到锁定干扰源。 5)根据周边环境、底噪抬升强度判断选点距离。干扰源近点缩小范围后可调整扫频天线俯仰角判断干扰源高度。扫频过程中对数周期天线按照标示垂直向上,否则扫频结果会出现很大误差。 1、XT片区干扰排查 XT市大学的干扰指标分析,XT后街-78、XT教师公寓-78、XT中天-78/79、雨湖区xd-77/79、XT市雨湖区金翰林HF-77等7小区强干扰,通过预分析发现大部分为窄带外部干扰。 2、XT片区三角定位过程 第一个点:选取高干扰站点XT中天进行高点扫频定位,上站后360度扫频出现中心频率为903.94的强信号,带宽约300KHz。最强干扰指向该站点西南琴湖公寓方向。 XT中天基站楼顶扫频个方向干扰强度为:XT公寓方向-80dBm,xd宿舍方向-75dBm,东南方向有高楼阻挡干扰电平-90dBm,东北方向干扰电平-100dBm。并且扫频仪显示干扰波峰频率与RB15中心频率接近,干扰电平为-75dBm,与网管跟踪该小区干扰现象一致。 第二个点:选取xx教学楼,该楼属于xx宿舍片区最高楼,对楼顶进行扫频,干扰现象一致,最强干扰指向西南方向xd正门口方向。 xx顶上扫频:指向xd正门口方向-75dBm,xd宿舍方向-75dBm,xd教师公寓-95dBm,xd后街-95dBm,确认干扰源方在西南方向。 第三个点:选取xd正门口高点校环宾馆楼顶360度扫频,发现最强干扰方向与前两个高点无交叉,方向指向西南方向义xx市场干扰片区。 xx宾馆楼顶扫频,北边xx教学楼方向干扰电平-90dBm,东北边xd中天方向干扰电平-88dBm,西南方向干扰峰值达到-68dBm, 最强干扰45°夹角方向为xx派出所与xx小商品城。 通过xd片区三角定位,同时对xx公寓、xx公寓、xx教学楼、xx正门口、xx体育馆进行扫频,底噪抬升不明显。可排除xd校园内存在干扰源的可能性。 第二个三角定位:以校环宾馆为起点最强干扰45度方向2Km处砂子岭居民区扫频,发现最强干扰方向指向西南义务小商品城,干扰指向明确。 沙子岭居民楼顶指向西南义务小商品城方向干扰峰值-65dBm,干扰强度比xd片区抬升10dB以上,可确认xd、沙子村、小商品市场三个干扰片区为同一个干扰源,确认该干扰为连片大范围干扰。需要在义务小商品城选取第三个点进行扫频定位。 2、小商品城西南郊区定位过程 根据之前扫频结果,干扰源在小商品市场方向,义务小商品城为FDD网络边缘,干扰源应当在该区域或者更西南农村方向。按照三角定位法,在义乌小商品城楼顶进行扫频,发现最强干扰指向西南方向。 在xx小商品城楼顶上扫频,北部xd方向干扰电平为-90dBm,xx子岭方向干扰电平为-82dBm,西南方向干扰电平-65dBm,在该方向选取居民楼A,居民楼B,形成第三个三角定位,发现最强干扰仍然指向西南方向,该区域为农村开阔地形,干扰源很可能存在某个村庄内。 根据A、B点最强干扰方向连线,发现该区域最近村庄为梅华渡村,在村头扫频发现干扰电平抬升至-40dBm,进村扫频干扰电平接近-30dBm,基本可确认干扰源在村内。 3、干扰源确认 在村内逐条道路扫频,发现一居民楼附近干扰电平抬升至-20dBm,观察楼顶发现疑似干扰源天线,背墙指向市区方向安装有短背射天线。发现一居民楼定安装短背射天线,疑似无线直放站。 经现场与而业主沟通,该设备为移动安装,已经安装多年,设备标签全部脱落,未获取明确信息,怀疑为老式选频无线直放站,关闭设备电源后,扫频仪干扰消除,网管实时跟踪站点干扰消除,关闭半小时后统计河西92个站点,238个小区窄带干扰全部消除,可确认该干扰源。 干扰源关闭前 干扰源关闭后 1月26日xt市FDD小区1653个,高干扰小区325个占比19.66%,关闭干扰源后,干扰小区降低至87个,干扰小区占比下降至5.19% 。 xt市窄带干扰属于外部造成大面积连片干扰,干扰类型与其他地市不同。干扰源位置与市区受到干扰最远的小区达到10公里,影响巨大。 直放站导致FDD900网络大范围外部干扰,关闭直放站后大范围干扰消除; 协调用户关闭直放站干扰源,或协调厂家更改直放站放大频点; 本次大范围窄带干扰通过三角定位法,由xt市大学干扰片区向干扰源逐步进行排查,共进行4个区域的三角定位,最终确认干扰源。 该干扰源为农村区域,5Km内未开通FDD站点,无干扰小区参考分析,只能从市区逐步扫频排查。在干扰排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所有站点数据进行预分析,根据站点工参信息、小区干扰统计信息、PRB频域干扰特征,以及地域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初步确认干扰类型,以及干扰分布片区。 2、充分进行扫频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扫频仪选择、天线选型、备用电源、奥维地图等。 3、由于周边阻挡,扫频点高度等影响,扫频定位干扰方向可能会存在一定误差,误导后续方向定位,扫频过程中需要结合周边环境进行多点扫频定位。 4、干扰排查不能局限于小范围排查,应当根据干扰关联性合理分析结合现场扫频确认干扰范围。 5、现场排查人员应与当地居民沟通交流,并注意沟通方式,尽可能获取有用信息,提高干扰排查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