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17-6-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7-23 16:02: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  终端发展对5G网络以及运营商相关业务影响
终端将向泛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将驱动社会发生智能革命,进入以泛在的智能服务为代表的智能时代。终端是服务的用户入口,是连接人与信息、人与场景的最佳工具。为满足智能服务所需的更高要求,在AI、5G、云、边缘计算和自然交互等创新技术的驱动下,终端将向“智能化”和“泛在化”方向发展。智能化指的是终端通过人工智能预测用户意图,主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同时用声音、动作等更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替代键盘、鼠标、或触摸屏。泛在化指的是终端演进出不同形态,与生活场景紧密结合无处不在。
智能手机将在5G时代完成最终进化,通过搭载AI成为用户的虚拟助理。从形态上来说,智能手机将在5G时代完成最终的进化。硬件方面:低成本的云网服务降低智能手机线性计算和存储配置;大带宽推动4K视频点播/大型在线游戏普及,全面屏、折叠屏成为标配。软件方面:操作系统趋于同质化、跨平台,与互联网服务深度整合提升用户使用体验;App向轻量化、云优先发展;增强现实、机器学习、区块链成为App开发潮流技术。从功能上来说,智能手机将普遍搭载AI,成为越用越贴心的虚拟助理。用户使用手机越频繁,AI越能知道用户的行为习惯,从而更好的为用户服务。
智能手机产业发展放缓,无法带动5G网络快速普及。4G商用正值智能手机产业发展黄金期,新品牌、新功能和新应用层出不穷,极大程度带动了4G网络的普及,短短三年4G用户数就达到近8亿,渗透率约60%。然而当前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已趋于饱和,4G渗透率接近90%,用户换机周期从2年延长至近3年,手机销量开始下滑、利润率持续降低。智能手机产业已不具备带动5G网络快速普及的能力。
     

5G泛在终端数量和普及度均会超过智能手机。5G泛在终端指除智能手机外,其他可通过5G连接的创新终端,例如智能家居终端、沉浸式设备、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等等。从数量来讲:据统计到2025年,全球终端数量接近500亿,其中5G连接超过150亿、智能手机连接数不超过70亿,其他均为泛在终端。其中可穿戴、沉浸式以及汽车5G连接比例比智能手机更大。从普及度来讲: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作为三代终端代表,普及率逐一提高。按照此发展规律,未来智能家居、沉浸式设备、智能汽车等5G终端将有更高普及度。
泛在终端的发展将对运营商网络部署和业务运营产生巨大影响。运营商公众业务主要是移动业务、家庭光宽和云,移动业务一直以来都是针对智能手机优化网络和设计套餐,家庭光宽和云的运营更是简单的提速降费。泛在终端的发展将对运营商网络部署和业务运营产生巨大影响:首先,泛在终端的流量模式差异化很大,例如沉浸式设备需要大带宽、智能汽车需要高移动性、可穿戴设备需要低延迟,单一网络无法同时满足;其次,泛在终端基于不同硬件平台和系统,安全防护能力不同,若受到攻击将对网络产生巨大威胁;最后,以智能手机流量为单一量纲的套餐模式不再适用。单用户流量持续提升、单价走低,运营商无法单纯通过流量增量实现收入增加。
沉浸式设备将发展成为未来代表性终端。沉浸式设备包括VR、AR、以及介于他们之前如MR、XR等难以定义的终端设备。沉浸式设备通过更自然的人机交互,更身临其境的使用体验,打破虚拟与现实的边界,让我们能更好的连接世界,有潜力替代智能手机成为未来最具代表性的智能终端。专利的数量、科技巨头的布局、以及相关支撑技术的成熟,已经预示沉浸式设备终将到来。沉浸式设备业务可大致分为VR和AR两类:VR业务主要靠头盔承载,C端将比B端先成熟,从游戏娱乐逐渐向生产和生活领域渗透,通过“VR+”激发传统行业创新。AR业务与终端演进(从智能手机,到头戴式,再到各类智慧屏)紧密相关,B端作为生产工具将比C端先成熟,最终与生产/生活场景深度融合。预计到2025年全球沉浸式设备用户将达到3.37亿台,市场规模接近7000亿美元。
沉浸式设备普及需要更高性能的云网资源。沉浸式设备普及需要解决的两个最重要问题是体验和价格。以VR头盔为例,要实现最佳的视觉体验、甚至让用户与虚拟世界互动,网络必须保证4K以上画面质量(120-200Mbps带宽)、20ms以内的延迟、以及一定的移动性,目前Wi-Fi和4G网络均无法满足,必须使用5G网络。配合使用基于云的渲染服务器,通过内容上云、渲染上云,可解决终端侧计算和渲染能力不足的痛点,大幅降低对VR头盔的硬件要求,降低用户使用成本,推动终端普及。
智能家居将以智能音箱和智慧屏为核心,借力AI拓展形态与功能。智能家居终端属于一类创新终端,分为家居自动化、智能家居助理、家庭云、智慧健康四类领域。当前智能家居发展仍在第一阶段,主要由智能音箱和智慧屏担任智能家居助理角色,作为用户入口、交互中心,串联其他智能家居应用和服务。智能家居助理的发展关键是依托背后的AI平台增添功能与优化使用体验,由平台到生态抢占市场份额。科技巨头如亚马逊、谷歌、阿里都已经布局智能音箱,而华为另辟蹊径,通过搭载鸿蒙 OS 的荣耀智慧屏入局,小米、一加等手机厂商也推出类似产品。待AI技术成熟,设备连接标准统一后进入第二阶段:各类形态的设备、各种应用和服务百花齐放。
智能家居的创新将使运营商更加边缘化。与火热的行业前景相比,运营商的智能家居稍显“凄凉”。运营商一直想依靠天然的连接服务、庞大的用户规模抢占家庭入口,但是对智能音箱和智慧屏这类硬件入口毫无掌控力。虽然有类似产品,但没有核心技术和实质性创新,只是提升网络的使用体验。在技术和用户都不占优的形势下,智能家居终端的发展将使网络进一步管道化,运营商的位置更加边缘。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5 12:48 , Processed in 0.11378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