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校

注册:2008-6-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8-11 14:52: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深夜家长给我发了长长的微信,大致的意思是孩子网课都听懂了。但是题目却都做错了。
这还是班上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我想孩子和家长都应该挺急的。
太晚了,我简单的回复了家长:停课不停学,不是只有他一个人有情绪,优秀的人只是管理了自己的情绪,然后继续去学习!
听懂了老师的课,但是题不会写!
应该是上网课的一个共性问题,长时间呆在家里学习,多少会产生一些消极负面的情绪。
只不过现在线上教学是焦点,归因的时候线上教学什么锅都得背!其实在线下这种问题也是极其普遍的。
家长朋友们可能会觉得奇怪,以前没听孩子说过呀?!那是因为你们可能只会在考试结果不满意的情况下,去问孩子上课都听懂了吗?
在那个特殊的节点,我估计孩子很难去回答这样的问题。
我教家长们朋友们一个小窍门,你问一个这样的问题,谈话会愉快很多。
比如:对自己还有信心吗?我的好孩子!我相信回答应该是满意的,相信老师,愉快交谈产生的效果要比默默的对抗好很多很多。
在线下,都是老师和孩子在默默的处理这种听懂课却不会做题的问题,家长朋友们看到的往往是结果,当然结果有好有坏。
我们老师是如何处理的呢,并不是把每一个孩子叫出来问:孩子,你听懂了吗?
我估计很少会有孩子会说自己没听懂,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要面子,就算自己没听懂也不会说出来的。
据我的经验,原因可能不是这样的,大部分孩子其实不知道听懂的标准是什么!或者说家长们错误的认知了听懂的标准,以为听懂了就应该会做题!
后来我也反思了这个问题:听懂的标准是什么?如果听懂的标准是熟练应用的话,我估计听懂的同学基本没有。
我个人认为,上课听懂的标准是我知道老师在干什么,老师讲授的知识在学生的认知范围,逻辑上没有问题,这应该就是我理解的学生听懂了。
但是这个逻辑学生自己能不能推理一遍,或者说这些知识能不能熟练的应用,这其实是另外的一个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给家长朋友们打个比方吧。
我们看了一本特别的好看小说,内心非常的激动,但是我们能写同样让人激动的小说吗?听懂了并不代表一切!
其实教育专家也一直的研究,如何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获得感更强烈一些,比如我们一直使用的教学理念:以学论教,明确目标;师生互动,讲练结合!
之所以重点要落在讲练结合上,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即便是有了这样的获得感,也还需要针对性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应用的效果!
孩子们差距的产生大多数是在课下针对性练习的环节
成绩好的孩子,完成针对性练习的时候发现老师说的那些话真有用,有用的东西,有些孩子爱记到小本本上,这应该就是学习方法里常说的善于总结。
或者说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孩子适应了这个老师,他能在上课的时候就精确的抓住老师讲的重点,和老师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很快这样的孩子就成为了这门课的尖子生。
这样的学生往往并不多,所以老师上课的时候都会敲黑板,网络教学咋敲黑板呢?
我就经常突然喊一嗓子,然后学生在评论区一笑而过,继续上课,我估计老师们也都是各有各法!
不过学生中也有摸不着门路的,有同学总和我探讨不知道该如何做笔记,不知道哪里是重点,哪里是非重点!其实这对老师来讲是个有些许尴尬的问题。
这让老师如何回答呢?如果我告诉你,这些是重点,那些是非重点,你再问我一个问题:非重点考不考?我回答:不考!你追问我:那为什么要讲呢?
接下来我是不是该要怀疑人生了呢,讲一些非重点那也是为重点知识铺垫的,老师教学不就是讲究个循序渐进嘛。
当然大部分同学在学新授课的时候没有对重点和非重点进行判断的能力,更多时候应该是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过程!
老师们都会有这样的共识,成绩好的孩子问题比较少。
当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很多同学和家长会有误解,比如:因为成绩好,所以问题少,这种想法极端错误。
举个例子,科学家问题多不多?他们每天都在探索未知领域,全是问题。
只有不思考的人才没有问题!成绩好的同学,往往是通过自己的思考,过滤掉了一些问题,过滤掉这些问题本身就是思维能力的一种提升。
与其说因为成绩好,问题少,不如说逼自己思考,打通了任督二脉。
这个特殊的寒假,其实是一个绝佳的打通任督二脉的机会!别样的假期成就别样的你!在家学习就好像武侠片里主人公掉进了山谷一样。
如果你能耐得住寂寞,那你出来就是大侠。
当然也有掉下去看到山谷里有一堆尸骨,那些尸骨都是耐不住寂寞的结果,好像说的有点恐怖了。
其实意思很简单,你去思考想办法,那就是消灭问题,你若不思考逃避,那就是问题消灭你。
听完网课,一定要做题!
在做题中去感受知识点的应用,有用的知识点要记下来,发现的问题要学会去在课本中找出来相应的部分,再学习,先看课本原文,再看网课,最后去尝试解决问题。
如果能完整的走完整个过程,你真的能解决不少问题,不断的解决问题,那才是你实力的沉淀!是不是感觉学习一下子简单了呢?然而并没有!
真正做起来其实很困难,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个我以前的学生!他有一个很佛系的名字:布施,曾经他也是一个典型老实但成绩不好的孩子,最差的时候他考了班里倒数第5
那次家长会后,家长来和我交流孩子的情况,说实话这样老实而成绩差的孩子,我特别怕他们的家长过来,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既然不知道说什么,那就夸一通孩子吧。
我把我看到的优点都放大了一遍,让家长信心百倍的走了,说实话心里有点虚!
第二天孩子就过来给我保证要改变自己,说自己以前的勤奋不真实,自习时候浪费了很多时间,没有效率等等。
真没想到,我善意的谎言,竟换回了这么多真材实料,(请家长朋友们不要误认为这是赏识教育,赏识一定要找准时机,请勿滥用,非常危险。)
我拍了拍孩子的肩膀,对孩子讲:忘记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去做吧。
这个时候老师和孩子一起定个目标,下个决心,喊个口号那是最应景的事情了,我也没避开这个套路,果然没过三月,孩子的进步相当明显。
我的内心那个傲娇呀!还给办公室的同事吹牛:你看!又成功教育了一个娃娃。
后来的一次班会分享,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孩子,他说那天和老班谈完话之后,他决定从考的最少的数学开始突破,打开作业,发现一道题都不会,他决定听老班的,先去看课本!然后再来收拾它们。
心地善良的人都会觉得他的逆袭之路,应该向好的方向去发展了吧,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发现课本上的知识看都看不懂。
环顾四周,看着大家奋笔疾书的样子,他冒了一身的冷汗。
那晚除了收获一身冷汗,别无其他!那晚他失眠了,不过第二天他平静的告诉我,既然啥也不会,那我就做点我会的吧。
既然我长的这么高,腿这么长,那我就从快走开始吧,时间能挤一点是一点,时间多了,希望也会多一些。
我们达成了共识:在最困难的时候,能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就很棒了,做小小的事情(或者说小小的改变),也需要的勇气!他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勇气确实感染到了我。
一年之后,他考上了天津大学,我们看到的总是孩子逆袭的样子,看不到的却是孩子偷袭困难的样子!他经历了什么,大家自行脑补吧。
后来我听说他竟然还贿赂宿管,成功说服了宿管,让他在值班室学习。
生活中其实没有那么多弯道超车!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放寒假的道理大家都懂!
不是因为优秀才去努力,而是因为努力才有可能变的优秀!付出努力去获得优秀真的是风险投资。
但是不投资,迎接你的将是nothing
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那是走向优秀的必经之路,所谓成绩好的人,其实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他们也会烦躁。
之所以成为了优秀的人,那是因为他们在烦躁中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情绪,继续思考,解决问题。
愿更多的孩子在这个特殊的假期,学会独立思考,战胜自己,加油孩子们!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 20:21 , Processed in 0.32099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