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20-1-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3-8 16:59: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表
施工单位:西安汇诚电信有限责任公司                 记录编号:
  
工程名称
  
  
铜仁2020年传输网5G基站配套线路一期工程
  
  
分(部)项工程
  
  
  
  
交底内容
  
  
  
  
接受交底班组
  
  
  
  
交底人
  
  
  
  
交底时间
  
  
年  月  日
  
  一、施工时需特别注意安全事项:
  (1)勘测复测管线路由时,应对沿线情况进行地理、环境等综合调查,将管线路走向所遇到的河流、铁路、公路、穿跨越其他线路等进行详细记录,熟悉线路环境,辨识和分析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安全控制措施
  (2)光缆敷设前应进行单盘检查测试,光缆衰耗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主要测量1310nm1550nm窗口的工作衰耗,并注意光缆外护层有无裂缝断裂,核对光缆端别,并且形成测试报告,在竣工文件中提交。光缆布放应通过滑轮牵引,中间不得出现过度弯曲; 严禁出现扭绞及打小圈现象。
  (3)设计图纸中与电力线交越,与电力线交越的光缆必须应在输电线下方通过,并应保持规定的安全隔距按施工规范应对架空吊线加套绝缘保护管处理交越档两侧的架空光缆杆上吊线应做接地,杆上地线在离地面 2.0M 处断开 50mm的放电间隙,两侧电杆上的拉线应在离地面 2.0M 处加装绝缘子,作电气断开,与输电线交越部的架空吊线应加套绝缘保护管并应对光缆吊线在交越处两侧加装接地装置,或安装高压绝缘子进行电气断开,必要时与相关单位沟通对接作断电处理后再进行施工作业。
  4)在电力线路地段施工时,无论交越和平行靠近,均应与电力部门取得联系,采用有效防强电措施,确保人员和光缆线路的安全。
  (5)光缆吊线应每隔 300~500 米利用电杆避雷线或拉线接地,每隔 1KM 左右用加强绝缘子进行电气断开。
  (6)接头盒施工时需保持良好的密封,光缆中金属构件需做电气断开。
  7)人行道上易被行人碰触到的拉线应设置拉线标志,在距地面高 2.0M 以下的拉线部位应采用绝缘材料进行保护,绝缘材料应埋入地下 200mm,包裹绝缘材料物表面应为红白色相间。
  8 局内光缆(电缆进线窗-光分配架或光终端盒)应布放在走线架或槽道上,用尼龙扎带绑扎牢固并挂上小标志牌。光缆成端处应将其金属构件接到ODF架的固定端子上做接地处理。
  9)墙壁线缆在跨越街巷、院内通道等处时,线缆的最低点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4.5m。架空光缆与公路交越时光缆距地面必须大于5.5米,并安装警示标识。
  10光缆预留按照每架空500米及接头盒每侧做1处预留5-10米,地面局站每侧预留10-20米,每根电杆处预留0.2米并套软管保护。
  11)施工过程中需要变更的需申请设计变更同意后再实施修改方案。
  二、交底内容提要:
  1)项目作业特点和存在的危险因素;
  主要在城区及郊区进行光缆敷设布放,施工中注意三线交越地带,注意楼梯及原有电杆登高作业安全。揭开人孔作业时注意安全标志牌摆放,要专人值守。
  2)针对危险因素制定的具体预防措施;
  布放线缆按规定与电力线保持间距,楼梯登高作业下方必须有专人扶梯,从事高处作业的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帽。伸缩梯伸缩长度严禁超过其规定值。人孔边要布放好清晰的警示牌,派专人值守,不得让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操作区域。
  3)相应的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和标准;
  1、在城镇的下列地点作业时,应根据有关规定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护围栏等安全设施和设置警戒人员。必要时应搭设临时便桥等设施,并设专人负责疏导车辆、行人或请交通管理部门协助管理。
  严禁光缆附挂电力杆路。雷雨季节施工需做好防触电、防雷击、防地质灾害措施;高温季节施工需做好防中暑、防中毒、防疲劳作业等预防措施。在施工时需对安全隐患进行排除,确保本次工程安全实施。
  1)街巷拐角、道路转弯处、交叉路口;
  2)有碍行人或车辆通行处;
  3)在跨越道路架线、放缆需要车辆临时限行处;
  4)架空光()缆接头处及两侧;
  5)挖掘的坑、洞、沟处;
  6)打开井盖的人()孔处;
  7)跨越十字路口或在直行道路中央施工区域两侧。
  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应随工作地点的变动而转移,作业完毕应及时撤除,清理干净。施工作业区内严禁一切非工作人员进入。严禁非作业人员接近和触碰正在施工运行中的各种机具与设施。
  2、在通信机房作业时,应遵守通信机房的管理制度,严禁在机房内饮水、吸烟。
  3、驾驶员必须遵守交通法规。驾驶车辆应注意交通标志、标线,保持安全行车距离,不强行超车、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驶、不驾驶故障车辆。严禁将机动车辆交给无驾驶执照人员驾驶。车辆不得客货混装或超员、超载、超速。车辆行驶时,乘坐人员应注意沿途的电线、树枝及其他障碍物,不得将肢体露于车厢外。待车辆停稳后方可上下车。
  4、在电力线、电力设备下方或附近,严禁使用金属伸缩梯。
  5、进入地下室、管道人孔前,必须进行气体检查和监测,确认无易燃、有毒、有害气体并通风后方可进入。作业时,地下室、人孔应保持自然和强制通风。尤其在“高井脖”人孔内施工,必须保证人孔通风效果。作业时发现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气体时,人员必须迅速撤离,严禁开关电器、动用明火,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隐患。严禁在地下室、人孔内点燃喷灯。使用喷灯时应保持通风良好。
  6、在墙壁上及室内钻孔布放光()缆时,如遇与近距离电力线平行或穿越,必须先停电后作业。墙壁线缆与电力线的平行间距不小于15cm,交越的垂直间距不小于5cm。对有接触摩擦危险隐患的地点,应对墙壁线缆加以保护。
  7、在挖杆坑洞、光()缆沟、接头坑、人孔坑时,应调查地下原有电力线、光()缆、煤气管、输水管、供热管、排污管等设施与开挖地段的间距并注意其安全。如遇有地下不明物品或文物,应立即停止挖掘,保护现场,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8、严禁在电力线路正下方(尤其是高压线路下)立杆作业。当架空的通信线路穿过输电线时,经测量、计算吊线与高压输电线达不到安全净距时,则必须修改通信线路设计,必要时可改为由地下通过。使用前应检查脚扣是否完好,当出现橡胶套管(橡胶板)破损、离股、老化或螺丝脱落和弯钩、脚蹬板扭曲、变形或脚扣带腐蚀、开焊、裂痕等情形之一者,严禁使用。不得用电话线或其他绳索替代脚扣带。拆除吊线前,应将杆路上的吊线夹板松开。如遇角杆,操作人员必须站在电杆转向角的背面。在原拉线位置或拉线位附近安装新拉线时,应先制作临时拉线,防止挖新拉线坑时将原有拉线地锚挖出而导致抗拉力不足使地锚移动发生倒杆事故。如钢绞线在低压电力线之上,必须设专人用绝缘棒托住钢绞线,不得搁在电力线上拖拉。
  9、在电力线下或附近作业时,严禁作业人员及设备与电力线接触。在高压线附近进行架线、安装拉线等作业时,施工人员离开高压线最小空距应保证:35kV以下为2.5m35kV以上为4m。安装完成后,通信线路与电力线必须保证以下安全隔距:
  11KV以下电力线:通信线路与电力线最小垂直净距为1.25米(最高线条到电力线)。
  21-10KV电力线(含10KV):在架空电力线路有防雷保护装置的情况下通信线路与电力线最小垂直净距为2米(最高线条到电力线);在架空电力线路无防雷保护装置的情况下通信线路与电力线最小垂直净距为4米(最高线条到电力线)。
  335-110KV电力线(含110KV):在架空电力线路有防雷保护装置的情况下通信线路与电力线最小垂直净距为3米(最高线条到电力线);在架空电力线路无防雷保护装置的情况下通信线路与电力线最小垂直净距为5米(最高线条到电力线)。
  10、光、电缆通过供电线路上方时,应事先通知电力部门派人到现场停止送电,并经检查确实停电后,才能开始作业。通信施工作业人员不得将供电线擅自剪断。停送电必须在开关处悬挂停电警示标志,有专人值守,严禁擅自送电。在结束作业并得到工地现场负责人正式通知后方可恢复送电。不能停电时,可采取搭设保护架等措施,但必须做好充分的安全准备,方可施工。当通信线与电力线接触或电力线落在地面上时,必须立即停止一切有关作业活动,保护现场,禁止行人步入危险地带。不得用一般工具触动通信缆线或电力线,应立即报告施工项目负责人和指定专业人员排除事故。事故未排除前,不得擅自恢复作业。在电力线下架设的吊线应及时按设计规定的保护方式进行保护。
  1)施工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特别注意电力线交越或平行施工时的规范操作和必须保持的间距,注意施工时的行人安全,注意登高作业按规范施工。
  2)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三、触电者的急救: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以后,要根据电击情况的轻重,进行抢救。
  1、如果触电者的伤害并不严重,没有失去知觉,神志清醒,只是感到有些心慌、乏力、四肢发麻时,应使触电者立即休息,保持安静,切不可乱吵乱叫。救援人员不要远离触电者,要严密注视触电者有无异常变化。
  2、如果触电者还能呼吸,心脏尚跳动,但已失去知觉,应让伤者休息,保持安静,将衣服松开,以便使其呼吸畅通。同时,应加强观察,以防情况发生变化。
  3、如果触电者伤势比较严重,已停止了呼吸,心脏微有跳动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4、如果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应对伤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进行急救。
  5.紧急抢救的方法如下: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以后,要根据电击情况的轻重,进行抢救。
      (1)在心跳骤停的极短时间内,首先进行心前区叩击,连击2-3次。然后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具体方法是,双手交叉相叠用掌部有节律地按压心脏,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使血液流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建立起有效循环。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有活动假牙者应先将假牙摘下,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然后,捏紧鼻孔吹气,使胸部隆起、肺部扩张。心脏按压必须与人工呼吸配合进行,每按心脏4-5次吹气一次,肺部充气时不可按压。
  (2)无论何种情况,都应及时拨打120医疗急救电话,使触电者得到及时抢救。
  四、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急救
  (一)发生高处坠落事故,施工现场负责人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人抬肩,另一个人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二)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人,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三)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导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四)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
     (五)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五、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严禁违章作业。监理单位要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检查,严把质量关,及时、准确上报监理报告。各县(区)分公司要明确现场施工随工人员,管控好工程进度。
  
  接受交底人: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8 03:26 , Processed in 0.45228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