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的是通信工程专业,从 2008年毕业后一直从事通信行业工作。参加工作也有 10 年了,18 年自己才真正开始带项目,才认识到想当一名项目经理除了会做事,还得有相关的证加持。于是 18 年我先通过 2 个月的复习,考过了中级通信工程师的考试,小试牛刀,19 年初再拿下 PMP。接下来我就把目标瞄准了一级建造师,我考一建的动力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考到一建本身就是层次的逾越,更是升迁的前提,有一建虽然不等于当上项目经理,但没有一建,项目经理也许永远只能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其次,考上一级建筑师是体现自身价值的最有力证明,这次疫情,太多行业受到了影响,若你不是老板眼中能力出色的优秀员工,不要说升职加薪了,可能还要面临被裁员的风险。 最后,当你对公司的待遇不满,想换一份更高薪水的工作时,有一个一级建造师的资格证书总比没有好,毕竟从业竞争压力那么大。 最终通过 2 年的备考,顺利通过了一建的考试。 我大概从 5 月份开始复习备考,按照制定的复习计划,按顺序先后听完一遍管理、经济、实务精讲课;这个时候感觉进度有点落后,法规直接听冲刺版。接下来就是刷题,历年的真题是重点。刷完一遍真题,再回头过一遍错题,针对遇到的难点、盲点再回头去看对应的视频。一直持续到考前 2 周,公共科的模考成绩基本能稍稍超过及格线, 实务差不多在及格线的位置上下徘徊,最后冲刺阶段,我将大部分重心放到实务。我始终坚信自己能过,不得不承认,我内心一直认为刚好及格才是最好的。 人算不如天算,这个关键的时候发生一件重要的个人私事,刚好与经济的考试时间出现冲突,只能二选一,我无奈选择了弃考经济。心里安慰自己,只要后面三科都过了,也算是成功了。 最终我只有管理 85 分通过,实务更是 95 分,离及格线一分之差。连续付出几个月的努力,最后得到这样的结果,查完成绩后真的是非常的沮丧。
分析主要原因:①知识点掌握不够夯实,选择题失分太多;②平常问答题太注重背诵记忆,做的练习题太少,眼高手低,最后一道网络图占用了太多时间, 导致最终没有时间回头检查,像排列表送分题由于漏项都没拿下;③字迹潦草, 卷面不够整洁。以上任何一项,只要稍微做好一点点,也不至于这么遗憾。
时间很快到了第二年的 5 月份,内容上不仅增加了公共科的指导,实务也增加了一本非常实用的思维导图, 老学员还可以享受 8 折优惠。有了上一年的备考经验和基础,我省掉了大量听精讲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实务,放在做题。这一次我复习的大原则是:①先抓西瓜,再抓芝麻,有的放矢,不钻过偏过细的知识点,重要的常规考点必须能默写;②跟着老杨 VIP 群的节奏走,每期公共科或实务的练习题都及时完成,并定期回头巩固错题;③利用周末或者晚上连续的时间,做了 2 遍历年实务的真题,其他零散的时间刷考神通;④推到一切不必要的应酬。 又经过 5 个月努力,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我都能轻松过关,基本都能拿到70%以上的分数。真正到了考场,我更加从容应对,人在更放松的转态下,思绪会更清晰。开胃菜经济和法规都做的很顺畅,不过最后一科实务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麻烦:选择题考的非常细,问答题偏实操,最后一道大题坑太多又消耗了很多时间,没有时间检查……似乎有陷入了去年的困境。我还是利用平常的积累比较完整,并尽可能多写的完成了整个问答题。出考场后第一感觉是我又挂了,最后一道网络题第二问明显是错了,选择题基本都是没谱的…… 很快老杨第一时间发布试卷解析,我还是忍不住进行了估分,按照老杨的试卷分析,选择题我可以拿到 27 分以上,问答题也都只是 1、2 小问有失分,最后一道大题也只是错了第二小问,不敢相信竟然预计能拿 113 分左右,通过概率很大,我的心才算平复下来。最终查分,竟然 116 分 ,这个时候我并不感觉到意外。 如果你真的没有时间复习,可以重点掌握老杨一建通信考前 15 句话知识点展开,第一年先通过实务,第二年再搞定公共科。没有掌握的情况下,多选题永远永远都只选 2 个,拿 1 分是最安全的;问答题要尽量多写,不管多奇葩的想法都可以写上去,有的时候答案就是这么出其不意。 2020 年是充实的一年,虽然二次备考身心上都付出了更多,多,但最后结果是满意的。失败是成功之母!任何时候不要质疑自己,不要放弃,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第一次失败了也就失败了,你要相信再来一次一定会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