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平:5G现在还在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 5G是大有可为的。一方面是5G to C对消费者来说意味着什么?比方说VR/AR会不会改变终端形态,VR/AR需要5G的低时延和大宽带。另一方面,5G to B有各种可能,培训部有5G to B的课程,你们也可以去看看。5G在行业的应用,还处于一个发展的早期,5G的标准也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把5G的潜能释放出来也是华为的工作重点之一。
郭平:运营商业务有独特的价值。对于无线运营商来说,频谱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对于固网,光纤水平通道往往是垄断的或者独占的。可以设想,多年以后这个业务仍然会存在。运营商领域内也在不断持续创新。在运营商领域会持续存在 5G to B和5G to C的各种机会, 以及VR/AR各种规模的应用。设想未来,会不会有一种AR眼镜可以取代现在的手机?现在手机好像成了人的自然延伸,未来会不会有新创新替代它,又将需要什么样的网络?在无线通信发明之前,大家觉得电话网已经是无比成熟,但现在,不知道多少人家里面还有固定电话。这个行业会长期存在,但产品形态和服务有可能变化。运营商BG应该适应变化,并且在变化的过程中能够勇立潮头,创造更好的价值。这个行业存在,你就有服务客户的机会,也会有个人发挥才能的机会。
郭平:就拿鸿蒙举例吧。鸿蒙分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华为鸿蒙产品,手机是鸿蒙操作系统,手表、智慧屏等是鸿蒙产品。第二个,OpenHarmony是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开源操作系统。以社会的力量来进行发展鸿蒙生态。第三个,鸿蒙是类似像redhat那样发行版的业务,帮助各行各业去适配和采用鸿蒙。我们建立一个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需要围绕着它最终的实现去匹配它的渠道。相应的技术决策是ITMT,商业决策是IPMT,相应的组织来做出相应的决策。比如说,消费者业务的鸿蒙是要追求商业成功, Open Source到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鸿蒙是需要为中国建立起能力,建立起可靠的、可信的能支撑伙伴也能规模使用的组织。为了让像豆浆机、烧烤炉、空调机等更多的设备互联,还需要有相应的商业机构去支持发展。说到底,技术决策有相应的机构,商业决策有相应的机构,最终要实现战略意图,支撑到不仅是华为自己,华为跟世界的万事万物都能够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