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这事儿不仅发生在字节,只要加班严重的公司,也不管是互联网公司,还是非互联网公司,比如“臭名昭著”的设计院。
互联网加班现象早就是共识了,基本上从业人员没有遇到大的健康问题新闻,比如猝死,脑溢血等,都是麻木的。
互联网打工人,疲于奔命是常态,即使有新闻热搜,也是作为看客,问题没发生在自己身上,就万事大吉。
就这又一猝死事件,依然不会全体互联网老板们的“关心”,过一段时间,泛起的涟漪很快恢复平静。
一位曾经的互联网人劝诫大家:字节和生命,只能有一个在跳动
他回忆道:有一次,在网易加班到凌晨过后,打车路上心超级发慌,还没到家,就让师傅放我下来了。缓过来后,依旧觉得无所谓。
直到在阿里搞大促时,持续发烧不退,只能去住院。这时候才意识到,这样加班似乎没有什么意义,命没了,还能有什么。 只要有命在,哪怕回到我从小长大的农村,也不是不可以。
因此,果断从阿里裸辞了。现在可以下班回家撸娃,做做家务,挺好的。
现在猝死事件已经相当频繁,其实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哪个公司想让员工一直加班,但是员工不加班,公司就得死。
业务跟奔逃的野牛一样迅猛,竞争对手恨不得你去死,这时候你敢按下暂停键,真的搞1065,不许加班,下班后回家可尽情享受人生。考虑过资本家的感受吗?那是死亡的气息。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都说互联网公司工资高,确实高。很多人都是奔着这高工资去的,很多转行来到了互联网,卷,把加班卷的越来越厉害,工资卷的越来越高,却不知道透支的是健康,少活几年可能就是结果,不幸的就半途一命呜呼。
不管什么公司,如果只是发布一个制度,具体执行如何,没有监管或者法律来约束,那就是扯淡,该咋样还是咋样。
现在的惩罚基本上是模糊的,或者太轻了,比如去哪儿的这个,罚了3250元,没有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