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战略前沿技术
“星链”驰援乌克兰、效能几何?
远望智库开源情报中心 朴沅
2月24日,随着俄罗斯对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乌克兰国防部、外交部、内政部和其他主要城市的网站暂时无法访问或打开非常缓慢。
2月26日晚上8:06,乌克兰副总理兼数字化转型部长费多罗夫(Mykhailo Fedorov)向马斯克喊话:“当你试图殖民火星之际—俄罗斯试图占领乌克兰!当你的火箭成功从太空着陆时—俄罗斯火箭袭击了乌克兰平民!我们请求您向乌克兰提供‘星链’。”
2月27日早上6:33,马斯克回应:“星链”互联网现在已经在乌克兰启动,将提供更多终端服务。”
2月28日下午12:19,乌克兰副总理费多罗夫发布照片,照片显示一卡车“星链”终端套件已运达乌克兰基辅。
一、技术可行性
截至2022年3月4日,自2019年5月组网发射以来,“星链”星座已发射2234颗,目前“星链”实际在轨2016颗(25颗失效),实际在轨运行1991颗。其中StarlinkV1.0版本1538颗,StarlinkV1.5 版本454颗(88颗在预定轨道正常运行、366颗尚处于轨道爬升阶段)。在“星链”卫星同一视场内,用户端可通过临近的地面信关站完成互联网接入,如图1-1所示;在此基础上,StarlinkV1.5 版本还可以依托“星间链路”进行远程中继,再经由远程地面站完成互联网接入,如图1-2所示。
图1-1 依托用户附近地面站完成互联网接入模式
图1-2依托“星间链路”进行远程中继互联网接入模式
综上,“星链”在乌克兰地区应用需满足以下条件:①配备用户终端;②卫星过顶覆盖;③地面站(本地或远程)落地支持。
在用户终端方面,开源报道称马斯克送达乌克兰基辅终端套件约为150台,可为当地民众或军方提供“星链”互联网服务。从卫星覆盖来看,“星链”现有星座规模与组网结构几乎可无差别覆盖除两极之外的所有地区。从下图可以看出,过顶乌克兰上空的“星链”卫星密度具备为乌提供接入的可行性。
图2 “星链”网络运行状态
从SpaceX已公布地面站来看,“星链”当前尚未在乌克兰地区布设地面站,距离乌克兰附近邻国设有5个地面站,如图3-1所示;其周边在法国、西班牙等国家布设有10个远程地面站,如图3-2所示。理论上具备为过境乌克兰卫星提供直接落地和星间路由远程落地的可行性。
图3-1 乌克兰附近“星链”地面站分布
图3-2 乌克兰周边“星链”地面站分布
二、应用效能分析
(一)“星链”对乌全境连续覆盖能力受限
基于开源数据测算分析,距离乌克兰较近的地面站,包括立陶宛KAUNAS地面站、波兰WOLA KROBOWSKA地面站、土耳其MUALLIM地面站等,可为其过境卫星提供全面覆盖支持。由于具备星间互联的“星链”卫星较少,其他周边地面站能够提供的数据落地支持非常有限。同时限于战争形势、相关国家政治主张以及卫星互联网业务的主权色彩,上述地面站对乌的支持效能将受到一定牵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网上发布的“星链”在乌应用测速(持续下行速率为136Mbps,最高可达200Mbps),是俄乌战争之前乌克兰某通信技术人员,个人购入“星链”终端对其认证系统进行破解后的试用测速。伴随多套终端应援到位,“星链”在乌的实际规模化应用数传速率与之相比,将存在较大差异。
(二)“星链”在乌军事应用效能有待观察
从乌克兰“星链”终端外装来看,多为一代碟形终端。目前星链已公布两代终端,其设计均主要针对民用用户,终端天线安装对稳定性的要求较高,难以适应战时高机动性需求,短时间内进行指控、情侦等军事应用移植的难度较大。尽管美军自2019年起与SpaceX公司开展多项“星链”使用合作,包括委托研制军用“星链”便携式终端、与机载平台等进行了演示试验,但尚未有信息证实该类终端在乌的应用。
从载荷性能来看,已公布信息多聚焦“星链”高速通信与定位服务,国内外对其军事应用潜力的分析大多为基于平台功能负载的技术性推测,缺乏实际应用场景与数据佐证。
(三)当前各方借“星链”引导舆论、应援与象征意义居多
自直接要求美方军援被拒后,乌克兰高官频繁喊话“谷歌”“苹果”“油管”“脸书”等科技与新媒体巨头求援,以借助相关方影响力引导控制媒体宣传走向、孤立俄方鼓舞己方士气,持续对美盟和北约集团进行隐性借力和战略试探。就SpaceX而言,在俄乌冲突之际,“星链”驰援乌克兰、马斯克与罗戈津互怼,将进一步扩大其国际影响力。“星链”从一开始就与美军进行利益绑定,其中的军事象征意义亦不言而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