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少尉

注册:2006-2-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3-11 15:53: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高通暗渡陈仓 挥舞大棒继续盘剥中国公司  

时间:2006年03月10日13:30   我来说两句(0)      

【来源:《IT时代周刊》】 【作者:李琳】  

  在应付中国官方谈判的同时,老油条一般的高通丝毫没有让步的迹象,反而继续在3G专利方面盘剥中国公司。

  为搬走压在中国公司身上的3G专利这块大石头,信息产业部一直在与高通进行谈判,但可惜的是,这种官方谈判好像没有多大的用处,老油条似的高通丝毫没有让步的迹象,反而继续在3G专利方面盘剥中国公司。

  2006年1月底,高通与3家通讯厂商签署了一系列技术转让协议,其中包括2家中国企业:晨讯科技和深圳宇龙公司。协议的签订使这2家中国公司得以采用“高通的方式”迅速进入全球3G俱乐部,但也因此而烙上被高通盘剥的印记。

  据了解,晨讯科技是第2家获得高通授权的国内手机设计企业,而深圳宇龙则是国内CDMA手机厂商的代表,不久前入围了联通2006年采购计划。

  在经过漫漫的3G专利谈判后,高通依然盘踞在3G专利的顶峰,这种日子什么时候能结束?又有什么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为止,这依然是个难解的问题。

  高通暗度陈仓

  2006年1月26日,高通向外公布,按照签署的协议,晨讯科技将在世界范围内使用高通公司的CDMA专利组合,开发、生产和销售某些3G(包括WCDMA)调制解调器卡产品。宇龙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使用高通公司的CDMA专利组合,开发、生产和销售使用所有3G CDMA标准(如CDMA2000 1X/1xEV-DO, WCDMA/UMTS)的用户单元。所谓用户单元包括手机和无线上网卡。

  除了这2家新加入的中国企业,高通在全球签订的3大3G标准方面的授权厂商已将近200家。其中包括中国最主流的一些电信厂商如华为、中兴、UT斯达康、TCL、明基、夏新、海信等。

  而华为、中兴的成功则鼓舞了更多迫切加入者的热情。据公开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厂商生产的CDMA系统和终端已经出口到世界上50多个国家,总金额超过了16亿美元。高通新任CEO保罗·雅各布访华时提到,仅出口CDMA设备和手机,2005年中国厂商就获得了20亿美元的收入。

  据了解,高通新签的这份协议价值数百万美元。宇龙公司品牌总监古勇说,高通收取的专利费用依据授权级别分为多种档次,并且与未来的生产规模有关——协议中包含这样的内容,即随着规模的上升,收费比例将会适度下降。

  但细心的记者发现,在这份协议中高通规定,两家公司需要支付的专利权使用费要按高通公司的标准费率计算,无论用户单元所使用的是何种CDMA标准,费率均相同——这意味着这两家企业承认高通在CDMA的衍生标准WCDMA上也拥有相当多的核心专利(高通中国公司总裁孟璞已对记者确认,所谓“所有3G CDMA标准”中也包括中国提出的3G标准TD-SCDMA)。而这一点,正是中国3G官方谈判陷入僵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启动3G,一直存在两个专利谈判。其一是官方谈判,2004年2月起,一批国内电信企业委托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同高通、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外企业开始3G标准的知识产权谈判,目的在于降低授权费。另外一种相对低调的则是高通与各中国厂商一对一的商务谈判。从高通现在对这两家公司的授权,已经宣告由政府主导的团体谈判陷入了僵局,而单独的商务谈判却因为相对简单而屡屡开花结果。

  在漫长官方谈判的同时,高通却暗度陈仓,相继与国内的夏新、UT斯达康、中兴和华为等迫切进入3G的厂商分别签署了技术授权的相关协议。其中已知的是,至少在CDMA2000方面,采用高通芯片并在中国销售CDMA产品的中国厂商还受到了高通特殊的优待,这种较为优惠的价格在全球任何其他国家都未曾出现过。日本京瓷曾经透露,高通在国际上通常收取的CDMA授权费为8%,而在中国为2.5%。此外,有消息说,华为在CDMA2000和WCDMA上已与高通达成协议,其国内销售的产品向高通缴纳1%的专利费,出口产品缴纳6%至7%。

  “说中国3G谈判陷入僵局并不准确,”2005年5月,CDMA之父,高通前任CEO艾文·雅各布曾在北京表示,“我们并不是在跟某个团体谈判,而是跟每一个厂商都在谈,每一个都有进展。”或许情况就是如此——在这家崇尚“Business is business”的美国公司眼中,除了商业谈判,从来就不曾有另一个谈判。

  而这,也导致了官方谈判失败而回的局面。

  本土厂商的策略

  悬而不决的3G专利谈判,已经让中国本土厂商失去了耐心。而这次,晨讯科技和深圳宇龙公司的动作,更加明显地透露出了本土厂商的心态:既然官方谈判不成,那就自己来搞定!

  在相当程度上,高通已经成为全球3G的“门票提供者”。所有有志于3G的厂商都可以借助高通的打包方案而加入游戏,哪怕他们从前在移动通信领域并非专家。“正是由于高通的许多基础技术研究,降低了行业门槛,引入了新的竞争者,”保罗·雅各布此前公开对媒体说,“在CDMA作为2G时代的技术时,我们主要和韩国厂商(三星、LG等)合作,大家可以看到他们今天的发展。现在3G的机会到了中国厂商面前。”

  “我不能告诉你,现在(3G冲刺阶段)我们在具体做什么,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我最关心的问题是知识产权。”中兴通讯移动事业部WCDMA产品总经理方晖对媒体说,实际上,在3G预热的这几年里,中兴在未来3G网络供货能力、工程能力、物流、研发等方面都已经准备好了,“这不是我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我关心的是,销售收入有多少要切给人家。”他认为这涉及到十几个厂商利益格局的争夺,竞争会很惨烈。

  实际上,在专利费的谈判上,华为某人士透露,本土设备商也并非一味等待。作为国内两家主要设备商,中兴和华为在知识产权的谈判上皆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派出专利小组联合各厂商统一组团与跨国巨头谈判;另一方面,自己与海外各厂商也都在尝试私底下进行一对一的谈判,“包括相互授权的允许范围,授权的比例”。

  个体谈判的力量是弱小的,但是中国市场整体的谈判能力却很强大。华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绍说,中国在3G的知识产权谈判上有两张重要的牌:一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二是具有在未来可达上万亿的3G市场。TD-SCDMA作为一颗棋子,可以决定另外两个国际标准在中国市场上能分割到多大的市场。

  “我们已呼吁,国家要给国内厂商自主创新一个良好的环境,保证运营商采购时有相当比例的国产设备,同时降低本土厂商的采购成本,使技术创新不断得以循环,尤其是我们已经在3G上和国外厂商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中兴通讯移动事业部副总经理刘鹏认为,要打破中国在2G时代被动的局势,政府在3G上的作为至关重要。

  在本土厂商的努力下,这种愿望能实现吗?至少目前,还存在疑问。

  被盘剥的日子还要熬多久

  “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被剥削的日子?”这是本土厂商内心的呼唤!在茫茫的黑暗中,本土厂商依然活在高通的阴影下。

  “家具都布置好了,其它东西再安排进去就很难了。”业内人士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移动通信设备市场就如同一个已经装修齐备的房子——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内移动通信市场刚启动,跨国设备商的跑马圈地在两三年内就完成了。中兴、华为等国内设备商皆是1995、1996年前后进军移动业务,10年过去,其在2G的份额依旧不足10%。

  造成这种局面的发生,还是因为中国本土厂商在专利上的欠缺。而今天的3G专利谈判,也是此前中国联通上马CDMA项目时的一个翻版。

  2000年11月,在CDMA专利主要持有者高通做出各种承诺的前提下,联通上马CDMA项目。在彼时双方签署的备忘录中,高通承诺“将积极在中国寻找合适的企业为高通生产CDMA芯片,并将积极考虑投资中国的芯片生产行业,”以及“高通公司将继续承诺向中国制造商提供世界最优惠价格的CDMA芯片”。然而,高通至今没有兑现其“CDMA芯片在中国生产”的诺言,并且“世界最优惠价格的CDMA芯片”也因为中国厂商根本无法获知高通以何种价格出售芯片给国外厂商,而无从兑现。

  而据本刊记者了解到。在CDMA上胜出的本土厂商中兴通讯,至今拿下联通CDMA网20%左右的份额,但是,“我们卖一部手机和卖一线产品都在给高通等公司缴纳专利费”。中兴方面没有透露专利费的比例,但这已经表明中国厂商在高通的授权方面并没有获得特权。

  “知识产权的谈判一天谈不下来,企业就一天要盘算成本与利润的问题,这是决定企业能不能赚钱,要交多少‘保护费’的问题。”这位业内人士的这一句话将本土厂商的苦楚表达得淋漓尽致。

  但是,这种苦日子还将继续。信产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介绍说,如果不能解决高通的问题,本土厂商还将继续在夹缝中生存。但事实是残酷的,此前诺基亚、爱立信等6家公司起诉高通垄断的事件,最后无疾而终,也从侧面说明了要解决这一事情的艰难。

  解不开这盘棋局,本土厂商还将在暗无天日的专利大棒下生存!



举报本楼

本帖有 3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8 18:03 , Processed in 0.16571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