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大校

注册:2016-7-121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4-2 10:12: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近日,澎湃新闻报道,联通用户李先生在去年7月办业务时,被联通工作人员告知有购机优惠,拿证件办理了相关业务。半年后,李先生打印征信时才发现“购机优惠”实为招联金融的“消费贷”。

李先生认为,中国联通办理该业务时,并未告知自己是消费贷,认为中国联通这种营销手段涉嫌诱导消费。
对此,中国联通工作人员回应称,此操作李先生是知情的,而且李先生签署了业务单据。同时,对于李先生要求解约恢复征信,联通方面称无法满足。

顶风作案的联通“消费贷”

公开资料显示,招联金融(上述案例提到的消费贷主体)由招商银行和中国联通共同组建,注册资本100亿元,注册用户超1.2亿,客户总量巨大。

在监管部门大力整治网络金融的背景下,虽然招联金融拥有招商银行和中国联通的光环,但并未因为其实特殊身份让用户称赞,反而投诉和负面舆论特别多。

今年2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对招联金融作出29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其案由多达八项,包括: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收取平台服务费质价不符;产品定价管理不审慎;对合作商户风险管理不到位;未报告联合贷款表外风险敞口;催收行为不当;消费者权益保护审计工作不规范;消费投诉管理工作不到位。

实际上,这并非招联金融首次被监管部门处理了。2020年,招联金融就曾因夸大及误导宣传、未向客户提供实质性服务而不当收取费用、对合作商管控不力、催收管理不到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等权益的多项违规行为,被中国银保监会点名通报。虽然招联金融对外宣称已经进行了整改,但事实并非如此。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笔者通过搜索发现关于招联金融的投诉就高达有18396条结果,其中有不少关于诱导消费、恶意催收,高利贷催收等话题的留言。

那么,对于监管部门的点名处罚以及网络舆论的指责投诉,招联金融为何还是我行我素呢?

联通或在撑腰

根据招联金融股权结构显示,中国联通占股50%,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也就是说招联金融是中国联通说了算!

而近几年招联金融的净利润几乎每年都是十多亿,按照股权分红中国联通的投资可以说早已回本了。而回本以后的利润则是纯利润了,对于中国联通来说,如果剔除招联金融的利润,中国联通的净利润数据将会下滑。

特别是在5G时代下,运营商5G建设资金投入大,本就现金流紧张,在招联金融的利润注入下必然会减轻不少压力。不得不说,招联金融为中国联通做出了巨大贡献。

对此,有舆论戏称原来放贷比卖流量、手机利润高太多了,就算是房地产行业也要甘拜下风。的确,招联金融尽管成立时间只有短短的7年时间,但其能迅速跃居成为我国消费金融行业的老大,这与中国联通的大力扶持是离不开的。毕竟招联金融现在每赚一分钱对中国联通来说都是纯利润!

举报本楼

本帖有 3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 17:21 , Processed in 0.09353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