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少将

注册:2015-11-267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8-16 09:28: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目  录

政策动态

一、国家政策

二、地方政策

产业热点

一、运营商战略动态

二、5G技术进展

三、5G行业融合标准进展汇总

四、《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解读

政策动态

一、国家政策

近期,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丰富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发展远程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智慧出行、智慧街区、智慧社区、智慧楼宇、智慧商圈、智慧安防和智慧应急,推进智慧化改造。工信部、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强调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围绕健康、医疗、养老、育幼、家居等民生需求大力发展“互联网+消费品”,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

【《“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大力发展数字乡村建设,推进智慧化改造,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7月12日,国家发改委印发

1、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推进智慧化改造。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规模化部署和基站建设,确保覆盖所有城市及县城,显著提高用户普及率,扩大千兆光网覆盖范围。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因地制宜部署“城市数据大脑”建设,促进行业部门间数据共享、构建数据资源体系,增强城市运行管理、决策辅助和应急处置能力。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及建筑等物联网应用、智能化改造,部署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务等感知终端。丰富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发展远程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智慧出行、智慧街区、智慧社区、智慧楼宇、智慧商圈、智慧安防和智慧应急。

2、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建设数字乡村,以需求为导向逐步推进5G网络和千兆光网向乡村延伸。

二、地方政策

【广东|《深圳市加快推进5G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7月18日,深圳市政府印发

文件指出,为加速5G模组和终端成熟,将在推动5G模组大规模行业应用、推进5G行业终端创新与普及和培育5G解决方案供应商方面“三箭齐发”出台多项资助政策,最高补贴可达1000万元。

1、推动5G模组大规模行业应用。支持厂商针对不同场景的特定需求开展定制化生产,支撑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可穿戴设备等泛终端规模应用,按项目投资额的30%给予资助、最高1000万元。鼓励5G应用终端企业大规模应用5G模组,对年度5G模组采购金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采购成本的20%给予补贴、最高500万元。

2、推进5G行业终端创新与普及。鼓励企业推进融合AI(人工智能)、AR/V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超高清等新技术的多形态、多功能5G行业终端研发,加快提升5G终端设备性能和应用成熟度,加速推进5G行业级终端在工业互联网、医疗、教育、超高清制播、车联网等领域落地实施,每年遴选一批5G创新终端,按采购额的20%、对采购方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丰富5G应用产品,对获得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并进行了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的5G产品,单个型号产品给予1万元资助,单个企业不超过20万元。

3、培育5G解决方案供应商。支持电信运营商、信息软件服务商、装备制造商、行业龙头企业加大对本行业、本领域5G应用的深度开发,推动5G解决方案的原子化、轻量化、模块化,形成标准化、可组合、可复制的5G模块,为广大企业提供5G系统集成服务或专业服务。每年遴选一批被大规模应用的5G模块,单个模块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

【广东|《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指引1.0》】7月5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系统地提出了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总体框架

1、在数字产业化方面,统筹规划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和应用创新,加快手机及新型智能终端、广播电视及超高清视频显示、个人计算机、虚拟现实、智慧健康养老产品等消费电子产业发展及消费类终端的应用创新,加快虚拟现实与5G、超高清视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

2、在工业数字化方面,推动工业互联网网络改造升级与关键技术突破,组建“5G+工业互联网”产业联合体,面向垂直行业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工业数字化产业生态建设,培育工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推动发展智能制造,加强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结合本地实际,推进产业集群数字化改造。

3、在农业数字化方面,推动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等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支持建设智慧农业云平台和农业大数据平台,探索智慧农业技术集成应用解决方案;提升乡村信息网络水平。

4、在服务业数字化方面,重点发展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数字金融、数字商贸、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等。

5、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方面,包括5G、千兆光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通用数据中心、智算中心、超算中心、数据基础设施等数据与算力设施以及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水利等融合基础设施。

【上海|《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7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

1、拓展数字新产业。数字健康方面,重点聚焦制药、精准治疗、智慧康养等领域;智能制造方面,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探索推进“平台+生态”的开发协作模式,建设“一站式”智能制造服务平台;低碳能源方面,推动数字技术与绿色技术融合发展,打造低碳能源产业新生态,探索“能源云”新模式;数字金融方面,提升资产交易、支付清算、登记托管、交易监管等关键环节智能化水平,推动金融服务高水平转型。

2、打造智能新终端。智能穿戴产品方面,面向运动追踪、教育娱乐、医疗保健等细分需求,加快智能穿戴产品研发和应用推广,深化重点领域融合应用,推进智能穿戴市场向细分化、垂直化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智能服务机器人方面,加强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发展手术机器人、陪伴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智能型公共服务机器人等,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场景率先开展服务机器人试点,在银行、商场、酒店、展馆等垂直行业拓展应用;智能家居设备方面,发展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智能家居终端,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家居产品深度融合应用,大力发展智能门锁、智能家具、智能家电、智能音响、智能安防等新型智慧产品,推进智能家居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3、新型网络基础设施能级提升。超前布局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网络基础设施。加快5G网络商用规模化部署,深入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试点应用。全面推进IPv6商用部署,布局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

【上海|《上海市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7月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

1、在智能机器人方面,提升工业智能化水平,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拓展服务应用场景,聚焦清洁、医疗、配送、生活等重点方向,加速服务机器人规模化应用。

2、在虚拟现实交互终端方面,推进产业应用生态创新,积极推进虚拟现实交互终端在游戏娱乐、互动社交、教育培训、工业检测、远程医疗等场景的应用,鼓励企业强化“虚拟现实+”赋能能力。

3、在软硬件基础支撑体系方面,提升关键部件技术能力,发展5G通信模组、光学模组等部件技术研发应用,推进生物体征、环境感知、图像获取等智能传感器发展。加快布局行业软件,发展面向汽车、工控领域的实时操作系统,强化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形成面向场景化、数字化、智能化三层架构的行业软件新供给。

【海南|《海南省政府数字化转型总体方案(2022—2025)》】7月15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

1、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政务服务平台标准化,显著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优化智慧均等的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应用,积极打造多元参与、功能完备的数字化生活网络。

2、深化政府监管“一网监管”。提高重点领域监管水平,围绕贸易、投资、金融、数据流动、生态和公共卫生等领域,深化数字化应用。

3、强化大数据能力底座支撑。推进安全稳健网络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省电子政务外网IPv6改造。强化5G等现代通信技术应用,按需部署各领域物联感知设施。

4、完善数字化转型工作体系。统一制定与政府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政策,加快数字政府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和落地应用。

5、全面推进智慧海南建设。壮大数据服务产业,推动数字技术在数据汇聚、流通、交易中的应用;赋能重点产业数字化,发展“互联网+文化”,开发数字化产品,依托数据服务支撑国际化远程医疗、远程教育、智慧康养等高端服务业发展;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和传统公共服务融合,着力普及数字设施、优化数字资源供给,推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探索城市信息模型、数字孪生等新技术运用,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未来社区和智慧小区建设;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化支撑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产业热点

一、运营商战略动态

中国移动(雄安)智慧城市科创中心举行开工动员活动,该项目突出“产品研发、行业洞察、市场拓展”三大核心能力,致力于服务新区信息化和智慧城市融合发展。中国联通与中远海运线上“云签约”,双方将进一步聚焦数字航运领域,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联通召开以“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的科技创新大会,与8家产业链合作伙伴签署科技创新合作协议,聘任16名院士及数名行业专家;中国联通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大会上发布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合作战略六大行动计划,即行业军团聚能力、科技创新齐攻关、安全塑链大护航、城市产业提能级、市场共创开新局、资本赋能创价值。

二、5G技术进展

【5G融合应用】

5G应用“扬帆”一周年,产业数字化成为数字经济发展主引擎,5G应用案例累计超2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6518个。

中国信通院联合华为发布《5G/5G-A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工业场景需求白皮书》,分行业分场景挖掘5G场景、提出工业现场5G网络部署新方案、精算5G网络工业控制场景指标要求。

中国移动研究院发布面向矿山行业的5G专用定制网络(DCCN)解决方案、联合内蒙古公司完成5G应急专网方案展示。
中国联通发布5G·V视-5G确定性视频服务成果,同时发布《5G+WiFi6融合技术白皮书》。
中国电信研究院发布《5G融媒体应用研究报告(2021)》;中国电信、华为和ABB携手推进5G智慧配电解决方案,支持故障的精准定位、隔离、自知自愈,实现150ms内故障隔离和300ms内恢复供电,确保配网供电可靠性。
华为首家完成5G-Advanced无人机通感一体技术测试验证,探测距离超过1200米,感知精度达到分米级;中兴通讯在上海完成业界首个单AAU通感算控一体化技术验证,实现了亚米级的感知精度和超过1公里的探测距离。

【网络】

华为联合福建移动打造海域立体覆盖新一代5G站点,以700M为基础,通过700M+2.6G+4.9G多频协同及MetaAAU、SUL、超远覆盖等创新技术,完善福建50km+海洋5G连续覆盖。
德电与谷歌云扩展合作关系,在谷歌分布式云边缘上试运行德电奥地利公司Magenta Telekom的一些5G SA核心网功能。

【设备】

东方国信正式发布业界首款基于国产SoC芯片的5G一体化皮基站。

【频谱】

韩国LG U+赢得了3.4-3.42GHz频段20 MHz的5G频谱拍卖;巴西发布三项法案,批准对专用网络无线电频段使用技术条件的技术和运营要求。

三、5G行业标准组织动态

1、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在2022年7月召开的第四届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上将原工业互联网特设任务组(ST8组)调整为工业互联网技术工作委员会(TC13),加速推进包括工业互联网在内的5G细分行业领域标准化工作。截至7月,CCSA工业互联网研究组(TC13)、物联网研究组(TC10)、无线通信研究组(TC5)共推进在研行业标准47项、协会标准2项、研究课题4项,内容聚焦工业互联网、医疗、汽车、物流、云游戏、安防、无人机等领域,其中,工业互联网标准22项(细分行业涉及电力、港口、石油、水泥、航空、矿山、钢铁、船舶等),汽车标准15项,医疗标准12项,物流、云游戏、安防、无人机领域标准各1项。

2、5G应用产业方阵(5G AIA)近期聚焦5G行业终端和行业虚拟专网制定相关要求及规范,并开展测试工作。在5G行业虚拟专网方面,制定5G行业虚拟专网总体网络架构及关键能力、专网服务能力需求及服务能力平台的相关技术要求,制定面向行业封装5G网络服务能力平台接口技术要求并开展相关测试工作;在5G行业终端方面,重点围绕5G工业网关、5G视频监控摄像机模组以及5G机器视觉模组等开展功能、性能、安全性以及整机要求的规范测试工作,推进5G行业专用模组的分级和分类工作。

3、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提出2022年新版本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框架,该体系包括基础共性、网络、边缘计算、平台、安全、应用等六大部分。截至7月,联盟的标准工作计划主要聚焦5G全连接工厂(网络、平台、应用)、设备互联互通(网络)、标识解析(网络)、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边缘计算、工业APP(平台)、数字孪生(平台)、行业融合应用(应用)等热点领域。近期,联盟对工业园区、工业AI算法模型、工业区块链双碳应用、工业数据中心、智能物联模型、数字孪生、数智化供应链、工业安全领域进行相关编标讨论,推动立项,并系统性地开展了5G全连接工厂和工业边缘的测试床征集工作。

4、运营商近期大力推进5G行业标准化工作,联通7项、移动18项、电信4项,布局各有侧重。中国联通主牵头项目7项,包括航空领域2项以及汽车、印刷、医疗、船舶、矿山等领域各1项;中国移动主牵头18个项目,表现突出,包括汽车领域3项、钢铁领域3项、矿山领域2项、园区领域2项、医疗领域2项以及石油、电力、离散制造、港口、云游戏、无人机等领域各1项;中国电信主牵头较少,共有4项,包括水泥领域的2项以及物流、垂直行业等领域的各1项。

总的来看,中国移动主导“5G+工业互联网”系列标准研制,覆盖港口、电网、钢铁、高端装备制造、工业园区领域;中国电信覆盖边缘计算、设备互联、标识解析、工业平台及5G+工业互联网水泥领域;中国联通则着力布局网络标准、工业AI机器视觉、5G+工业互联网航空领域及行业融合应用领域。

四、《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解读

2022年7月24日,数字中国峰会“5G应用及6G愿景”分论坛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IMT-2030 (6G)推进组组长、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发布《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白皮书聚焦6G总体愿景需求,研判6G发展驱动力,预测6G市场趋势,凝练6G五大典型场景,设计6G关键能力指标,充分展现我国6G阶段性研究成果。(备注:IMT-2030 (6G)推进组于2019年6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指导下成立)

1、从6G市场趋势看,面向2030年商用的6G网络中将涌现出智能体交互、通信感知、普惠智能等新业务新服务。预计到2040年,物联网终端将呈现千亿级爆发式增长、连接数占比超过90%,基于XR设备、全息设备等新型终端设备的沉浸式业务有望贡献超过一半的月均流量,最终为6G带来“千亿级终端连接数,万亿级GB月均流量”的广阔市场。

2、从6G典型场景看,6G将在5G原有的三大典型场景基础上拓展深化,全面支持以人为中心的沉浸式交互体验和高效可靠的物联网场景,有效融合通信、计算、感知等能力支持各类智能化服务,创新构建“超级无线宽带、极其可靠通信、超大规模连接、普惠智能服务、通信感知融合”五大典型场景。

640?wx_fmt=jpeg

3、从6G关键能力看,6G的主要无线性能指标将在原有5G的基础上实现十至百倍提升,引入智能服务效率、感知精度、全域覆盖能力等全新性能指标,融合通信、计算、感知等能力支持各类智能化服务。6G将满足Gbps体验速率、千万级连接、亚毫秒级时延、7个9高可靠、厘米级感知精度、超90%智能精度等关键性能需求。同时,6G将构建内生安全机制来提升网络安全水平,在系统设计等环节融入节能理念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并将网络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支出控制在合理水平。

640?wx_fmt=jpeg
转自中国联通研究院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4 00:11 , Processed in 0.20454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