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中将

注册:2016-11-173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9-15 10:02: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近日,网传一公司厕所隔间装监控。

9月13日,中航锂电(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回应记者称:今年才安装,为监控员工吸烟。
此事件曝光后,立刻引发网友们关注。

厕所隔间装监控
严重侵犯员工隐私权

对此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付建律师认为,公司在厕所非公共区域安装摄像头,无论是出于安全考虑,还是方便管理,都严重侵犯了员工的隐私权。员工可以要求公司拆除监控设备,还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和投诉。
640?wx_fmt=jpeg

对于此事,网友评论也炸了:
640?wx_fmt=png
640?wx_fmt=png 640?wx_fmt=png 640?wx_fmt=png
厦门市翔安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表示,已实地介入调查。


人民网评:任何管理都需要有公序良俗作为底线
9月14日,人民网评对此发表评论:
厕所属于极度严格意义上的私人空间,在这种场所安装监控,无论初衷如何,都涉嫌侵犯个人隐私,从法律角度来说这种做法不可取,万一监控泄露将造成对个人隐私严重侵害。虽然公司从管理角度出发,创造无烟环境是为了维护不吸烟人群的健康。

在厕所这样一个公共使用场所里吸烟会让不吸烟的员工吸入大量有害的“二手烟”,这对他们而言是极不公平的。但任何管理都需要有公序良俗作为底线。能有员工借助厕所这个“监控死角”吸烟,然而,监控吸烟,可以安装烟雾报警器,也可以采取举报等措施,但个人隐私和法律的底线是不能突破的,一旦突破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

站在员工的角度上,当公司出具“只能在吸烟区吸烟”这样的规定时,可能需要一些适应规则的时间,但适应的过程不能成为逃避规则的理由。因此,吸烟员工也不能想方设法钻制度的空子,应该提高意识,懂得尊重他人,主动维护健康的公共环境。

过度监控员工
只会导致优秀人才流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福建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技防产品或者系统侵犯他人隐私及其他合法权益。所以,该公司行为是毋庸置疑的违法行为,任何理由都不好使。

极目锐评对此评论,现在有不少公司,的确是连基本的法律常识都没搞清楚,就开始对员工动用各种奇葩的管理手段,还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权力。

此前,深圳一家公司在每个工位一对一地安装监控,既拍人也拍电脑屏幕,被网友调侃为“上班如坐牢”;有公司给员工发高科技智能坐垫,美其名曰检测员工的心跳、呼吸、坐姿,其实就是监视员工有没有离开过座位;更有公司直接当起了“黑客”,在员工手机里安装监控软件,扫描获取他们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照片、聊天记录等等。而这些所谓的管理措施,全部、统统都涉嫌侵犯员工的隐私权。公司根本没有权力这样过度地“监视”员工,各种“侵权式”管理的背后,其实是公司的管理无能和心术不正。真正优秀的企业,不会靠着给员工戴上各种“枷锁”来提高效益。

种种案例证明,过度监控员工,不尊重他人,效用很差,最终只会导致优秀人才流失,大家消极怠工,毕竟,稍微有点本事,谁愿意做这种如厕都被人偷窥的耻辱工作,打工人也是有尊严,有底线的。奇葩的新闻实在是看腻了,衷心希望各家公司领导都能多学学管理学,不要总是做出一些让人笑话的事,当然,在此之前更重要的,是要多学学法。
来源:中国经营报综合自红星新闻、人民网评、新闻晨报、极目新闻等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5 14:48 , Processed in 0.18858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