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大元帅

注册:2007-12-10203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4-17 09:52: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问:提个近期的热点,最近关于ChatGPT我有试用过,跟以前的聊天机器人工智障完全不一样,很多问题的回答相当不错,会有错误,但是也让人十分惊讶了,真的是一次科技进步,还是只是一场资本的虚假概念的狂欢呢?// 因为AI技术的出现,我们集团公司现在已经暂停新的技术人员的招聘了。堂主能不能谈一下AI技术渗透现在的生活工作模式需要多长时间,个人感觉很多行业在今年年底之前就会出现大幅度的改变。这次AI兴起是从图像处理领域开始的,这点其实早有征兆,人脸识别、步态识别这些广泛应用了好几年的技术,就是基于电脑对图像的处理能力。AI直接绘画是一次升级,与大语言模型结合后适用于非专业用户是再一次,技术脉络很清晰。

对没有严格限制的开放性图像,目前AI可以根据用户描述,或者根据有限的物体图像,自动生成二维或三维模型和图像,熟练使用不同的绘画风格;人只要简单画几笔,AI就可以据此形成画面构图,提高了符合用户意愿的程度。对有严格限制的各种设计图,AI处理的更快更熟练,规则越是严密明确,它的表现就越好。

经过几个月的实际使用,目前大家已经承认AI对美术、图像相关工作的用处极大,可以将以往以周计算的素材搜集、方案堆砌工作缩短到几分钟,人只需要挑选出合适的草稿进行修改即可,整个过程甚至不需要动笔,全靠语言描述就能解决问题。

640.png

图:AI生成的马斯克在异世界当工人,人眼无法分辨真假。

AI的另一个特点是进步速度极快。人和传统行业的进步大致以3到5年为单位,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区别,比如从高中毕业到本科毕业,或者从新入行到可以独当一面。但是当前AI的进步以月为单位,只要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解决过去的问题,产生新的功能,这个速度和过去的社会经验完全不同,很多人对AI的低估就来源于此。

例如AI绘画刚出现时一个明显缺陷是手指问题,因为AI只考虑色素分布,不考虑背后的物体结构,所以面对手指这种复杂的细节问题,经常出现5根之外的手指,或者不可能的手指结构。但也就是过了一个月,已经有多种方法解决掉这个问题,简单的是直接限制色素分布,复杂些的是与人体骨架模型结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又过了一个月,根据物体图像自动生成三维模型的AI出现,手指问题彻底解决。

现在图像处理AI可以根据手绘简笔画生成对应的精美三维模型,人可以通过修改简笔画来修改模型,再根据模型生成各种图像和视频,并更换不同的风格。简而言之,会画简笔画的3岁小孩就可以用AI创作出一段精美视频,图像水平比我国各种神剧还要高。


640 (1).png

图:一言以蔽之,可以自己做一部圣斗士动画片的现实版,各路主角相貌随心定。

目前各个公司和设计院已经开始用AI辅助制图,对效率有很大提升,有个消息说目前是25%,但可以提高到70%。考虑到AI以月为单位的进步速度,效率值一定会持续提高,达到几倍、几十倍都不奇怪。

人的工作效率提高后,市场需求并不会随之增加,因为工作岗位一定会减少,裁员是必然的事情。首先被裁掉的可能是各路助手,他们最容易被AI替代;然后是工资较高但可替代性强的老手,他们是降低成本的主要目标。只有那些经验最丰富、最难被替代的人才能留下来,并不断给AI提供新的训练素材,为AI替代自己做贡献。这一进程已经开始,美术设计这个行业正在裁员。

虽然有人说目前的AI能力还很弱,无法替代高手的灵感创造和情感涌现,但大多数工作任务并不需要做的这么好,80分就能使人获得满足,不值得为了提高到90分而为高昂的人工成本付费。并且以AI的进步速度,做到可以替代大多数高手的85、90分也不需要几年。

chatGPT这种大语言模型AI比图像处理AI的通用性更强,而且可以通过增加功能性插件快速扩展新能力,例如搜索比对想买的东西,甚至直接付款结账。在工作上,涉及到文字搜集、处理的工作它都可以承担,比如写材料文案、查法律条文、数据汇总等等,这正是各路助理、秘书的主要工作。

虽然现在说体力劳动无法被取代,但这其实也不对。在实验室里,机器手臂已经具备人类的大部分功能,搬运物体、使用针线缝衣服、拿豆腐鸡蛋、写字等都可以做到。随着机电技术的进步,人形机器人一定会持续降低成本、增加功能。机器人只要具备应用可能,就给人类规定了工资上限,劳动者的收入永远不可能跨越这个限制。随着机器成本的持续下降,工资上限也会越来越低,直至无法维持生计。

640 (2).png
图:象鼻结构的机械手,可以拿起针线。

以当前AI的能力和进步速度,预计在未来1、2年内就会引发裁员潮,3、5年内就会导致永久性的大规模失业,人数可能达到劳动力市场的1到2成,而且未来失业比例还会持续提高。这种规模的失业不可能平稳渡过,这些人又属于传统的中产、白领,闹出的动静会很大。

从10年的长期影响看,人类技能必须经过长期锻炼才能获得,从简单到复杂的工作正是锻炼技能的必经途径。AI取代了简单工作,也就切断了人类锻炼提高的路径,在现有社会模式下,毕业后的新人会因此失去成长的机会,没有办法提升到AI无法替代的程度。这就像过去40年美国的去工业化进程,丢掉了简单的工业生产,高端产业也会因为失去基础而成本高涨、后继乏力。

很多人坚持一个观点,新技术进步总会导致失业,但也总会创造更多工作岗位。但是AI有一点和过去完全不同,过去的技术进步只是用一个产品替代另一个产品,例如用电灯取代蜡烛和煤气灯,因此总会创造新的劳动需求。点灯人的岗位没了,但是灯泡工厂建立起来,电工需求也随之大增。

AI取代的是人类工作,它甚至不创造什么新产品,只创造替代人工使用已有产品的能力。例如图像处理软件早就有了,图像处理AI替代的是美术指导而不是图像处理软件,所以它创造的岗位低于消灭的。考虑到AI有很强的自我训练能力,预期今年底发布chat GPT 5就可以自己编写程序创造新AI,它甚至能做到完全不创造新岗位。

640 (3).png
图:AI产业化项目很多,但这些都是消灭而非创造更多岗位,所以大规模失业不可避免。

不止打工人会被AI替代,公司老板也不会例外。很多公司之所以能存活,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工作有多好,而是占据了一个细分市场,这可能是某个地区,也可能是某些老用户,或者是某个小众领域。他们能占据这个市场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根本的一条是缺乏竞争,没有足够强大的公司前来抢夺。

那些优秀而强大的公司之所以不与之竞争,根本原因是管理成本的膨胀速度比公司营业额的增速更快,也就是俗称的大企业病,所以公司达到一定规模后就会停止快速扩张,逐渐进入衰退周期。这样的公司要想进入细分市场很困难,成本、反应速度都难以满足要求,打不过那些小公司,因此总有大量小公司可以生存下去。

AI的特点是交易成本极低,目前还看不到成本增速超过规模增速的可能,所以AI普及后细分市场会逐渐消失,大公司一统江湖,绝大多数小公司都会倒闭。举例来说,客户向AI描述自己的需求,AI与其它AI沟通后找到合适的商品并下单,这是已经诞生的商业模式,chatGPT安装插件后已经具备这一能力。

在这种模式里,用户浏览全网数万种商品的成本从极高降到几乎为零,于是依靠分类广告、老客户等手段占据细分市场的商家立刻丧失优势。AI使工厂可以直接对接终端消费者,于是各个经销商占据的渠道优势变得毫无意义。AI可以取代众多快递和分拣员,于是超级电商对实体零售店的优势进一步加大,使后者趋向破产。

中小老板或者说企业家,他们组织社会生产的劳动也是劳动,而且他们组织社会生产的劳动主要是对接各种需求,这恰恰很容易被基于大语言模型的AI替代。只有自给自足的大资本才能超脱需求对接,但这个的门槛至少是千亿级的身家,才有几个人呢?

640 (4).png
图:无人快递车已经开始使用,它的进步速度也很快。

640 (5).png
图:《规模·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一书总结的美国上市公司相对总体市场的增长情况,可见各大公司都会停止扩张。这书不错,值得看。

AI之所以会导致普遍的破产和失业,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是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下一切都以财富来衡量,只有具备支付能力的需求才是有效需求,没有支付能力的则是无效需求,而无效需求可视为不存在。正因为此,所以市场需求的总规模由支付能力决定,而不是供给能力决定。人的支付能力来自劳动报酬,以往的社会生产完全依靠人工劳动,所以供给能力和支付能力总是一起增长,但这次二者脱钩了。

AI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后,满足原有需求所需的人力减少,于是导致大规模裁员。裁员导致支付能力进一步下降,于是需要的人力再度减少……这样的恶性循环永不停止,直到AI替代人类劳动的能力边界,并且这一边界在不断扩张。

我认为当前世界正在大萧条的开始阶段,这是1929年经济危机级别的大萧条,是2008年金融危机持续被压制、无法解决的爆发阶段。如果AI快速普及与这次危机重合,那么失业潮会非常恐怖。我国因为两方面进度都晚一些,会有更多调整时间。

感到焦虑了吧,没有办法,问题就是这么严峻。不要信那些埋头当鸵鸟的专家,多看看大公司的动作,他们真的已经在裁掉文案、创意和设计了。贫道一直在努力,运动论用来解释社会如何运行,当前是在构建可以让所有人过得更好、持续实现自我优化的社会结构模型,如果成功,我国就不必担忧了。

640 (6).png
就在贫道回答的时候,AutoGPT又实现了一次进化,可以人工设定目标和阶段要求,然后自行迭代完成任务。另外,上个月还在想靠研究AI提示词获得优势的人也失败了,AI已经自行完成了这份工作。高速进化就是这么恐怖,你想到问题并且刚开始行动的时候,它已经解决了。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1 11:39 , Processed in 0.67585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