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节前,一位老朋友感慨地对我说:“华为的竞争很残酷,”这大过年的,华为地市一把手换人了!‘’
其实,2022年,华为各地,地市主官人员的调动与互换非常频繁。
在我们实际的工作接触中,尤其在咨询服务中,很多朋友表达了他们对于当地华为地市主官的不满。
这种不满表面上看形式各异,本质上,都是来自于对其“不合理”压货的不满。
但是,合理还是不合理,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的评判。
你觉得不合理,我倒是觉得很合理!
大家站的利益角度不同,很难说谁对谁错。
华为芯片被制裁了三年多,三年来,华为手机业务首当其冲,受到的打击最大。
在销量大幅下滑的大环境下,产业链的上下游都真切的感受到这种压力,并彼此传导着这样的压力。
对于零售侧而言,部分经销商感觉到现在的压货越来越让人窒息,对于厂家侧而言,现在的经销商配合度,忠诚度远不及前几年。
这样的矛盾,随着华为整体销量的大幅下滑,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这体现在咨询侧,之前,读者咨询的问题,大多是:
融合搭载怎么能做好?
专卖店怎么能做到不还价?不受旁边对手价格战的影响?
一个位置不太好的门店,想接过来开华为体验店,行不行?
有没有安全的渠道,想空激点机器出去。。。。。。。
现在的问题大多是:
亏损的华为店拿不定主意该不该关闭?
解决芯片问题是不是在画饼?
大环境如此惨淡,就是解决了芯片,14纳米,7纳米又能做什么?
华为扩店的要求是机会还是大坑?
华为压货让自己喘不过气,可又不敢得罪,该如何和正编相处?
车店一两年内还有没有盈利的可能?
这样的变化虽然强烈,但是也很容易理解。
产业链的上下游,本就是“因利而聚,利尽则散”
之前做华为很挣钱,大家自然唯华为马首是瞻,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说的就是命令,你说的都是对的。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校招生,站在华为的平台上,把一些行业前辈训斥的如同小学生。
而这样的“训斥”是建立在能带给对方巨大而清晰的财富“预期”的前提下的。
现在做华为不挣钱,再想象以前那样,让经销商唯命是从,已不再可能。
好在于还有一个“王者归来”的可能性作为“压舱石”在镇守,所以,我们每隔三四个月,就能听到一些关于华为芯片的故事。 虽然内心一百二十个不满意,但是华为之前的表现实在过于耀眼夺目。
这让大部分经销商不管是认为华为王者归来的可能性大还是小,不到万不得已,都舍不得放弃和华为合作的机会。
所以,在2022年,经销商和华为合作就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经销商没有以前那么“听话”,华为也没有以前那么强势。
而到了2023年,随着华为新部分解决芯片问题的可能性在增大,以及能源汽车出现了一些“小波折”,华为把更多精力回归手机侧,近期,手机侧的销量有所回暖。
而一些读者反馈,近期,华为“巅峰期”的强势似乎有所回归。
这让部分朋友心里很苦恼,也很郁闷。
因此,有些朋友在和我沟通时,把这种不满聚集到地市主官身上。
认为其不懂市场,除了会压货,会画饼,业务能力和行业知识很弱。
所以,他们寄希望于能换一个地市主官,情况或许能有所改善。
对于这部分读者朋友,我们通常都会建议他:不要抱有这样的期望,因为它是非理性的。
把很多读者的信息汇总,梳理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么一个幽默的事情:
以前,华为的地市主官三年一换,后来调动的频率逐步加快,很多区域一年就换了,也有个别地区一年换了两个。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几乎每个新到任的地市主官都会告诉你:我只管现在和未来,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你如果相信我,相信华为,那就表达你的态度,而我也一定会支持你的工作。而所谓态度,就是提货。
结果大半年以后,又来了一个新的地市主官,再重复一遍类似口吻。
而调到其他区域的地市主官,很可能到了一个新的区域,把类似的口径在不同的区域,再次重复一遍。
人和城市或许都不同,但是口径可能如钻石般一颗永流传。
如果这些读者反馈的问题是真实的,那么再换一个地市主官,不就是典型的换汤不换药吗?
它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商业的经营合作中,我们和上下游的关系是合作和博弈的混合体。
当行业上行发展时,合作的元素大于博弈;
当行业下行萎靡时,博弈的元素大于合作。
当大家都吃不饱肚子时,每个人首先想到的是保护自己,然后才是其他。
所以,把生存与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并不现实。
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行业寒冬要走,而陪我们熬过这漫漫寒夜的不是愤怒与埋怨,不是焦虑与无奈,更不是躺平与绝望,而是冷静,理性与坚强的斗志!
我们相信2029年之后,行业会再次进入第二个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