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们不再烧钱玩垄断,开始过起了朴素的日子。
最近,有小道消息说,一些知名公司想出了一个新招,把员工变成外包,让他们重新签合同,不干的就给点钱打发走,这叫“新式裁员”。
外包这种让求职者闻风丧胆的岗位,却成了大厂们的心头好。
大厂正在外包化
近日,网传截图显示,“腾讯正在全面od化,包括csig、pcg、teg在内”。
腾讯这个互联网老大哥,过去20年一直在扩充大家庭,但最近一年,却开始缩减人口,比去年一季度少了一万多人。薪酬开支同比降低了6%。
不仅如此,管理费、销售费也都削减了。管理费降了8%,销售及市场费降了13%。
与此同时,字节跳动在武汉也悄悄裁掉了几百人,把运营等活儿都交给了外包。
据调查记者Lee Fang的一份报告称,包括谷歌、Meta、亚马逊、微软和Salesforce在内的一些科技巨头,在裁员数千名员工仅几周后,又大量雇佣了低薪外国工人来美国工作。他援引了2017年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
“如果没有移民,2001年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的工资水平将高出2.6%至5.1%,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的就业水平将高出6.1%至10.8%。”
“大厂到底有多少外包岗?”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发问。
此前据经济观察报,2018年以后,雇主们都开始把员工从劳务派遣变成劳务外包,劳务派遣的占比从80-90%掉到了50%,劳务外包却涨到了60%-70%。
商务部的数据也显示,到2021年底,我国服务外包行业的人数达到了1395万,大部分都是高学历,很多都去了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光是中软国际、软通动力、文思海辉这三家软件外包巨头的员工,就有20万人。
大厂外包并没有明确的数字统计,却让许多求职者产生了“大厂外包无处不在”的感受,“怎么这么多大厂外包”,“随便找一个公司就是腾讯、阿里、华为的外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