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少将

注册:2007-3-153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1-2 11:18: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东北地区自10月28日起发生PM2.5重污染过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专家分析,秸秆焚烧是东北地区此轮重污染的主要原因。

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显示:截至10月31日16时,大庆、朝阳2个城市出现PM2.5重度污染天,哈尔滨、绥化2个城市出现中度污染天;11个城市PM2.5小时浓度超过150微克/立方米,其中哈尔滨、绥化PM2.5小时浓度超过500微克/立方米,绥化在10月31日8时PM2.5小时浓度峰值甚至达到735微克/立方米。

10月28-30日,多源卫星监测到东北地区出现大量秸秆露天焚烧火点,主要分布在吉林中部、辽宁中部和黑龙江南部地区,其中哈尔滨、长春、吉林、辽源、绥化、抚顺等城市火点较为密集。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专家在分析成因时表示,区域内露天秸秆焚烧强度较高。秸秆焚烧排放的污染物在夜间累积,加重PM2.5污染。

1.jpeg
10月28–30日东北地区秸秆焚烧火点分布图

专家表示,东北地区秸秆焚烧高峰期集中在每天12-18时,其中10月30日15时火点个数达到峰值。每次秸秆密集焚烧后3-4小时,污染物排放快速累积叠加区域传输影响,导致城市空气质量出现不同程度恶化。例如,28日21时大量秸秆焚烧逐渐结束后,大庆市PM2.5浓度于29日3时开始连续出现10小时超标现象,3-10时甚至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29日和30日下午秸秆集中焚烧结束后,哈尔滨和绥化市夜间PM2.5浓度由轻度污染骤升至严重污染。

2.png

10月28日0时-31日8时,哈尔滨及周边城市PM2.5浓度以及东北40城市秸秆焚烧小时火点个数变化情况。

“不利地形和气象条件易于污染积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专家还提到,10月27–28日,哈尔滨-长春-沈阳城市群一带地面风速小于2米/秒;29日区域转南风,30日白天西北风短时过境,入夜后区域再次转为均压场控制,风速显著降低。另一方面,区域内清晨时段在地面至500米高空范围内存在较强逆温。污染物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扩散均受到抑制,容易导致污染物累积。

松嫩平原地区呈“簸箕”地形,污染物容易在大兴安岭山前城市滞留聚集。以哈尔滨为例,后向轨迹分析表明,10月29日PM2.5浓度峰值时段存在本地和西南方向(火点密集地区)气团的共同影响。

据预报,11月1–2日,区域扩散条件一般,预计黑龙江西南部、吉林大部、辽宁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黑龙江西南部、辽宁西部局地可能达到中度污染,其他地区以优良为主。2日午后受西南大风影响,区域中南部局地可能出现短时PM 中度污染。3–7日,受冷空气过程影响,扩散条件较好,预计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优良。

(图片均来自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举报本楼

本帖有 3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0 23:59 , Processed in 0.11199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