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消息,国内领先的射频芯片制造商“好达电子”日前在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正式启动A股上市进程,标志着其向资本市场迈出了关键一步,有望加速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的步伐。这家成立于1999年的“隐形冠军”,凭借在声表面波(SAW)射频芯片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已成为“国产替代”浪潮中的重要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华为旗下“哈勃投资”早在2020年便参与其战略融资,目前持股5.87412%;中兴通讯作为大股东的中和春生三号投资中心在2018年参与其战略融资,目前持股2.23867%。
深耕射频芯片数十年,实力获巨头认可
“好达电子”是国内少数同时掌握芯片设计、制造及封测全链条能力的厂商,其核心产品包括通信设备30KHz-3.6GHz频段不可或缺的部分——滤波器、双工器和谐振器,广泛应用于手机、通信基站、物联网等领域。
以手机为例,每部智能手机需搭载数十颗滤波器来实现信号筛选与隔离,而全球市场长期被日本村田、美国Qorvo等企业垄断。“好达电子”通过自主研发的CSP(芯片级封装)和WLP(晶圆级封装)技术,将滤波器尺寸缩小至0.8mm×0.6mm,性能基本能够对标国际一线品牌。
“好达电子”称其SAW、双工器和谐振器产品已通过小米、OPPO、华勤、龙旗、中兴、广和通等的验证并实现量产销售。这表明“好达电子”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已经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推动了我国SAW射频芯片产业的发展。
华为、中兴通讯的投资更凸显其技术价值,是对“好达电子”技术实力和发展前景的认可。比如“哈勃投资”作为华为核心战略投资平台,近年来密集布局半导体产业链,其投资标的多为具备“卡脖子”技术的企业。“好达电子”在SAW芯片领域的突破,恰好契合5G/5G-A终端和通信设备中的供应链安全需求。
国产替代正当时,市场需求驱动增长
随着5G/5G-A、物联网等快速普及,射频芯片尤其是滤波器的市场需求正在快速上升。据QYResearch数据,2024年全球手机SAW滤波器市场规模达42.84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增至57.9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1%。
然而,当前国产化率仅10-15%,高频领域仍高度依赖进口。“好达电子”凭借在中低端市场的快速渗透,已占据国产SAW滤波器市场较大的份额,本次IPO募资,将重点投SAW扩产项目、提升研发能力等以期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半导体“原产地”认定规则改为“流片地”,美系厂商产品成本大幅上升,“好达电子”等本土企业凭借成熟制程和性价比优势,有望承接更多订单。
此次“好达电子”启动上市被业界视为国产射频芯片产业链的潜在重要里程碑。若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其不仅能获得资金支持,更将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加速技术迭代,在全球射频芯片竞争格局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正如其招股书所述,公司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射频芯片解决方案提供商”,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或许就从此次IPO开始。(5G与6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