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晚间,瑞斯康达突发重磅公告,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月杰与董事朱春城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中朱春城已办理取保候审。
而当日瑞斯康达下跌2.45%报9.55元,总市值为40.58亿元。核心高管突遭调查的消息,无疑给本就承压的股价再添一层变数。
董事长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瑞斯康达周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7月5日接到相关人员家属通知,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已就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对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月杰及董事朱春城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中朱春城已被取保候审。
据公司说明,此次涉案事项与2023年9月中国证监会对公司作出的行政处罚属同一事件。
为保障经营管理稳定,瑞斯康达已于7月7日以现场结合通讯表决的方式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相关议案:鉴于李月杰因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无法正常履职,在其离岗期间,指定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韩猛代行董事长及总经理职责。
瑞斯康达表示,目前案件具体情况仍有待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公司将持续关注后续进展,并按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涉案“A股史上最大骗局”
资料显示,瑞斯康达主营通信接入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产品线涵盖综合接入终端、集中式局端、工业网络等六大类,广泛应用于通信运营商、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领域。
回溯来看,2023年9月15日,瑞斯康达曾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而这一处罚正与其卷入的“A股史上最大骗局”相关。该骗局的核心操控者是隋田力,他通过虚构的“专网通信业务”构建了一个隐蔽的融资性贸易网络,涉及多家上市公司,累计涉案金额高达900亿元。
经查,自2018年起,瑞斯康达以全资子公司深蓝迅通为平台,对接隋某力控制或指定企业,开展专网通信业务。但该业务实为无实质的虚假自循环业务。
具体而言,深蓝迅通名义上是生产型企业,实际作为垫资方,通过“向上游支付大额预付款、向下游收取少量预付款,交货后再收剩余货款”的模式为隋某力方面垫付资金;业务流程上采用“以销定产”,先签销售合同,再按预设毛利率倒算采购价并签订等额采购合同。
上述行为直接导致瑞斯康达2019年、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3.51亿元、利润总额6378.67万元,分别占当年披露数据的13.21%、32.82%;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2.81亿元、利润总额5345.29万元,分别占当年披露数据的14.41%、37.31%。
而李月杰在这一过程中牵头参与并实施了上述专网通信业务,朱春城也积极参与其中。基于此,中国证监会最终对瑞斯康达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200万元罚款;对李月杰、朱春城分别给予警告,各处以100万元罚款。
该案件对瑞斯康达业绩的冲击显著:2021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10亿元;2022年业绩短暂回暖后,受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公司2023年、2024年营收又接连下滑24.57%、14.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亏损2.02亿元、1.22亿元。
进入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颓势未改,营收仅2.5亿元,同比大跌34.89%;归母净利润亏损1936.71万元,同比跌幅高达195.18%。
如今这起本该尘埃落定的案件又掀起波澜,后市瑞斯康达能否扭转业绩颓势、重燃投资者信心,还有待观察。
家园延伸阅读:
追问900亿骗局:“专网通信”大网,隋田力如何织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