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品质量模型将一个软件产品需要满足的质量要求总结为8个属性,每个属性又可细分出很多子属性。 产品质量根据IEEE 24765-2010的定义是指“在特定的使用条件下,产品满足明示和隐含的需求的固有特性”,简而言之,质量就是满足需求。 此处介绍的软件产品质量模型参考的是GB/T 2500.10-2016。该国标对应的国际标准为ISO/IEC 25010-2011。旧版标准是ISO/IEC 9126,俗称软件产品质量模型六属性模型。 与ISO/IEC 9126相比,ISO/IEC 25010-2011将质量模型从原来的6个属性增加到了8个属性,新增加的内容是“安全性”和“兼容性”,另外还对功能性、易用性和可维护性进行了修改。 软件产品质量模型将一个软件产品需要满足的质量要求总结为8个属性,每个属性又可细分出很多子属性。 功能性:完备性、准确性、适合性 兼容性:共存性、互操作性 安全性:保密性、完整性、抗抵抗性、可核查性、真实性 可靠性:成熟性、可用性、容错性、易恢复性 易用性:可辨识性、易学性、易操作性、用户差错防御性、用户界面舒适性、易访问性 效率性:时间特性、资源利用率、容量 可维护性:模块化、可复用性、易分析性、易修改性、易测试性 可移植性:适应性、易安装性、易替换性
|